第五章 齊海寇老潘(1 / 3)

老潘,七國通緝七大寇之海寇,原名潘淩沄,天生命格缺水,所以姓名多水,隻是不知道是不是托這姓名多水的福氣,老潘成了海寇,還是一名光榮的海寇頭子,終日與水為伴。

要說老潘原是齊國東萊一個小有名氣的富商,主要通過海路在齊燕楚三國倒賣物資賺取差價,隻是後來齊國政變,田代呂齊,這原本與老潘也沒啥關係,隻是先前得罪了一個與田氏深有淵源的地方貴族,老潘就被汙了個擁呂反田的帽子,也幸好是提早得了消息,變賣了所有身家,帶著手下海員和所有船隻躲到了海上。

這時恰是田和所廢齊康公被放逐於海上,老潘想想自己莫名其妙的“罪名”,索性投向了此時在海上無依無靠的齊國廢君,意欲報被汙之仇;這帶著深厚身家的老潘的到來,自是讓走投無路,正無以果腹的齊康公歡迎不已,慷慨的賜予了個“護國海守”稱號,隻是這被驅逐之君實在是個爛人,得了幫助完全沒有任何找田氏報仇複國的想法,於是控製著大部分海員和船隻的老潘幹脆就把齊康公架成了一個傀儡,好吃好喝的供養起來。再後來這老潘做起了“挾齊公以令齊屬”的勾當,誘得東萊海備部隊打起“匡扶正齊,推翻田逆”的旗號,匡走了齊國最精銳的一部分海備船隊。

實力的壯大沒有讓老潘得意忘形,他自知隻是這些許力量與齊國正規力量對抗,無異於以卵擊石;但勝在當時諸國海上力量薄弱,靠著這隻隊伍,老潘安心的做起了一名海寇頭子,專門劫掠與齊國和田氏有關係的海船,當然有時吃緊,順帶便的會“問候”下燕、楚兩國的過往商船。

老潘的暴行自然引得三國多次圍剿,隻是老潘依舊是老潘,還是黃渤兩海上獨一無二的海寇頭子。

當然在這裏我們也需要提到一件事,在三國“第四次聯合靖海圍剿”行動中,齊康公和他帶來的遺老遺少所在的孤島不幸被發現,寧死不屈的齊康公率眾人應戰,激戰之下,不幸遇難,無一生還。齊楚燕三國為了這一階段性的勝利大肆慶祝了一番;隻是他們很快發現自己犯了多大的錯。對於喜歡搞豎旗的老潘而言,立馬將“匡扶正齊,推翻田逆”換成了另外一麵旗幟——“為君報仇,誓掠三國”,這下老潘的團隊更加的猖獗和理智氣壯了。他也光榮的晉升到七大寇的行列。

成山,齊國東萊極東之地,薑太公助周武王平定天下後,在此修日主祠,拜日神,迎日出,因此此處也是呂姓薑氏最為根深蒂固之處,田氏自代呂氏以來,對成山一地也最為不放心,派了族內嫡親子弟田光駐守此地;這田光也是個人物,到任後大肆搜刮民脂民膏,搞的地方苦不堪言,肚子都吃不飽,也就沒了力氣去關心齊國誰家當家作主了。另外田光在成山角修建船塢,大興造船,蓄養水卒,於沿海諸國間倒賣貨物。

這一日,一支船隊從成山船塢駛出,船隊計有旗艦大型樓船“田候號”一艘、大翼兩艘、中翼四艘、小翼16艘、突冒8艘、橋舡20艘,此外還有各式貨船百餘艘。

此時江海之上艦船分為樓船、三翼、突冒、橋舡等各種戰艦。樓船,具有多層建築和攻防設施的大型戰船,外觀似樓,可載人數百;其中作為主力指揮旗艦的大型樓船又稱“餘皇”、或作“王舟”,“田候號”就屬此列。三翼包括大翼、中翼、小翼,是主要的戰艦。其中大翼長23米、寬3.5米,可以載官兵和槳手90多人。船中兵器有弩32張、箭3300支、盔甲各32副。而中翼、小翼依大翼減小船體和所載人員、武備。這是一種快速攻擊的戰船,船體修長,順水而下,疾行如飛,作戰的威力很大。“突冒”,船體結實,多用於衝撞,中者非沉既裂,不負戰力。“橋舡”則是最小的戰船,輕巧如飛。

由此可見這隻船隊的規模在海上還是很具有威懾力的,但是此時旗艦上的艦隊指揮田童卻是皺緊了眉頭,神情凝重的注意著周邊情況,臉上是掩不住的疲勞;身邊副手見主官勞累,便上前勸道,“將軍,您這已經站了兩個多時辰了,各艦長官也俱按先前計劃戒備著,料是不會有意外的,您回艙休息一會吧,您這樣下去身體會受不了的,真要有點啥事,反而不利。”

“我知道你說的道理,可是我就是放心不下啊,楚國最近在邊境蠢蠢欲動,陸路無法通行,不得已走海上,但是此次運送的乃是數以十萬計的靈石、數以萬計的靈玉和整整十份靈精,是為了與越國交換我國所需之利器堅甲等一應器物,以抗楚國。眼看就要進入楚國海域了,這要是出了什麼意外,我們百死無以贖罪啊。傳令下去,都給我打起精神,莫要讓楚國鑽了空子,到了越國隨他們放縱三天。”

“得令”,副手聽田童如此說也奈何不得,他也知道此次出海的重要性,隻能吩咐下去給田童搬了把椅子,好歹休息下。

“東呂鄉、東呂裏,太公望所出也”;此時的田童帶領的齊國艦隊行已至東呂外海,這裏是齊楚兩國交界之處,同時,時有海寇出沒,艦隊諸長官知道其中利害,得令之後不敢懈怠,命手下水卒俱都披甲持器,隨時準備應對突發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