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2章 誰?魏藻德?怎麼忘記這貨了!(1 / 2)

考試還隻是一個開頭,而重頭戲則全在評卷之上。

這裏麵的事情就有些複雜了,看得周建安都感覺有些頭大。

首先要準備非常多的東西,例如士子們交卷之後,收卷官會根據所治經書分類,然後送到彌封官處進行彌封,並且將試卷上填有姓名的擇角蓋上並且蓋上相應的關防印記。

之後再送到眷錄官處進行眷錄,這一步原本周建安覺得有些多餘,不過當他明白其中的深意後,便直歎這裏麵的門道是真的多。

原來這是朝廷擔心有閱卷官辨認出士子們的字跡而想出的一個杜絕串通的方法,由書力們用紅筆一字不漏的進行抄寫之後,那些閱卷官也隻能看到抄寫的副本,原本則另行封存留用。

除此之外還會有專門的對讀官進行對讀,一人讀紅卷,一人讀墨卷,兩人一組,必須一字一句用心對讀而後做到萬無一失。

就這樣經過好幾道的步驟之後這試卷才會真正的落到閱卷官的手上,這種“三無”試卷,也就是無姓名,無標記,無紕漏。

雖然這裏麵經過了這麼多道手續,給人的感覺是天衣無縫,可是再周建安看來,這裏麵看似經過的人不多,可在在整個貢院之中,七七八八的人物有數百人,隻要是由人經手,隻要肯下功夫,利益熏心之下那麼總歸有一些人是會去冒險的。

而以往的會試周建安不清楚,但是這一次的會試他可是親自監督,這一次的會試他可是有把握保證沒有任何作弊行為的。

另外批卷也是一個很讓人頭疼的活。

這一次參加會試的人數足足達到了上萬人,就連京師的貢院房舍都不是很夠,不少還是威武軍將士們臨時給搭建出來的。

而十八名同考官手裏平分下來的考卷就接近了五百,這可是一個極其恐怖的數字,這放在以往,最多也就不到兩百的樣子。

就為此那十八名同考官可是不止一次的向周建安抱怨,他們閱卷的時間隻有半個月左右,再這樣算下來他們一天就需要看三十多份的試卷。

這難度可想而知,對此周建安也沒有絲毫的辦法, 因為在學子們出了貢院之後,為了再次杜絕作弊的事情發生,所以周建安又將貢院給鎖了起來,不開榜便不開門。

所以外人現如今是進不來,裏麵的人也不能出去。

就算是他想去找崇禎調人也是不可能的事了。

所以沒辦法之下周建安也隻能將侯恂,堵胤錫,黃道周三人也調入了同考官之列進行閱卷,那些考官們雖然有些不爽,不過礙於周建安的威名他們也不敢說什麼。

劉宗周當然也不遑多讓的站了出來,主動分擔了一些任務,有了四人的幫忙,他們確實也輕鬆了許多。

而這十多日,周建安就隻能在貢院之內一邊看著他們閱卷一邊無聊的鍛煉了起來。

很快,半月過去,這一日的清晨,也就到了填榜的時候。

周建安不是很懂,所以他就坐在一旁認真的聽著。

按照甲乙丙的順序進行排列,另外這些人念的也僅僅是試卷上的編號並不是名字,所以周建安聽著更是索然無味。

這裏麵也會有一些很小的插曲,例如每一位同考官都爭一爭這五經魁,畢竟每一個同考官都希望經魁出自自己那一房,所以爭奪的算是麵紅耳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