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靖北侯代陛下告之!”
話落之後,全場皆驚!
居然是晚宴,而且還是大明皇帝陛下和靖北侯爺一同宴請,這讓在場的貢士們瞬間感覺到了莫大的榮幸和興奮!
而那些沒有高中的士子們滿臉則是寫滿了哀傷。
不過他們也沒有想到,周建安也並沒有忘記他們。
在他們回到住所,打算收拾行李離開京師的時候,各會館掌櫃的立刻送來了吏部發來的名帖,讓他們願意為官,願意為大明效力者可在回京之前持名帖前往吏部,而後由吏部為他們安排官職。
這倒是讓他們有些驚奇了,畢竟沒有高中的也就是個舉人,或者是個副榜貢生,就算要入仕途為官,似乎也輪不到麻煩吏部的地步。
他們多方打聽之下才聽說,原來是靖北侯周建安出麵上了折子給陛下, 陛下這才同意從他們之中挑選大明基層府衙的官吏來。
並且這一次是由吏部直接任命。
其中的重視度不言而喻,一些原本還打算下一次再考的貢生們心裏立刻猶豫了起來。
不過還沒等他們猶豫太久,戶部又派了人過來找到了他們,不由分說的便給每人遞上了一張蓋有戶部大印的銀票。
他們隻要去吏部就職,轉身就可以到戶部憑借銀票領取一百兩銀子的路費。
別小看這一百兩銀子,要知道就算是這些學子們,百分之八十的人也基本不可能隨隨便便的掏出一百兩銀子。
所以在朝廷祭出這一招殺招之後,瞬間就有不少的貢生們直接答應就職。
而僅僅這一招,朝廷隻出了數十萬兩銀子,便解決了上上下下不少衙門的空缺問題,可以說是解決了眼下朝廷的一件大麻煩了。
至於這一招是誰出的,當然跟周建安是脫離不了關係的,畢竟他剛剛才給朝廷帶來了不少的銀子,他可要保證這些銀子花在實處才行。
貢生們找到了出路,而那些貢士們則是歡天喜地的回到了會館客棧之中,打算翻出自己最得體的衣衫去參見明日的宴會,那可是皇家宴會,就連皇帝陛下都會親自前來,所以他們必須穿的得體,不得君前失儀才是。
這本來是一件小事,卻將寧雲誌幾人給攔住了。
他們幾人的家境都不是很好,所以帶的盤纏和隨身衣物都不是很多,就更別提帶什麼像樣的衣衫長袍了,加上盤纏在路上便已經用的七七八八了,現如今囊中羞澀,實在沒有多餘的銀子去添置新的衣衫。
可畢竟是進宮赴宴,他們絕對不能穿成如此,於是思前想後之下, 幾人打算先湊一湊銀子,實在不夠的話他們打算將身上值錢的東西拿去當鋪當了,等到家裏的銀子帶過來之後再去贖回來就行了。
拿到銀子後的四人也是立刻就去置辦了一身新的行頭,靜靜地等待著夜宴的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