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華習俗,女子出嫁三日後要攜夫婿回娘家,稱之為”回門”。今兒個就是李靜姝回門的日子。
一大早,急不可耐的李靜姝跟著慢吞吞的肖景瑜到毓秀堂給老太君請安,說上幾句話,心不在焉地的李靜姝就轉入了正題。
“老太君,孫媳今兒個就要回娘家看看,就不叨擾老祖宗了。”
肖老太君慈眉善目,“好好好,早早地回去吧。記得幫老身問候親家。”說完,還不忘瞪了一旁的寶貝孫子一眼,“瑜哥兒,見了老泰山不可失了禮數,知道嗎?”
“知道了。放心吧,祖母”肖景瑜拍著胸脯保證道。
“多謝老祖宗,孫媳這就回去了。”少不得,靜姝也得趕緊起身道謝。
李靜姝早就等得心急了,本來以為還要毓秀堂磨蹭上個把時辰,沒成想,老祖宗如此通情達理,早早的放人了。這下好了。想必晌午就能回長幹裏了。
清月也知道今兒個是回府的日子,一晚上興奮得都沒睡好覺,天才蒙蒙亮,就起床收拾起東西。沒兩一會兒,就挎著個小包袱站在了瀟湘苑門口,就等著靜姝請安回來。
倒是一旁的肖大世子有點茫然著呢。
成婚已經三天了,這三天,他總覺得自己有點迷迷糊糊的,就像踩在棉花上一樣,腿飄飄然。還沒從單身貴族的夢中醒來呢,這麼快就到了回門的日子。李家那位老泰山他可是一點印象都沒有,翁婿兩人也就是娶親那日匆匆的見了一麵,什麼模樣都快忘記了,隻記得是個高高的壯漢,滿臉的皺紋,又久經風霜,看上去就跟每年年底來家中述職的莊頭差不多,甚至還不如那些人,一點也不像個軍中校尉,倒是握手時手上的厚繭,有點像是常年握兵器握出來的。要沒有這個,隻怕就真的是個鄉下老農。
還有李靜姝那臭丫頭也是,瀟湘苑哪點不比她家那個小院子好,說到回家,就那麼高興,臉上的笑容就沒消失過,看的他好像上去摸摸這張笑臉。
還有一旁的那個小丫頭,那副緊抱著包裹、望眼欲穿的模樣,恨得他心底陣陣發酸。
那座跑破破爛爛的小院子,哪裏比得上他家的雕梁畫棟。
哼,真是的。
該死,他這是怎麼啦,不會是這丫頭對他下了什麼蠱了吧。他可是在雜書上看到過的,西南一帶就有這樣的女子,她們善習巫蠱之術,能讓看中的男人對她們俯首帖耳,死心塌地。不好,自己的心怎麼跳得那麼厲害,就像要跳出胸腔一樣。該死,看來以後得離這丫頭遠點,他可是在那群發小夥伴們麵前放下狠話的,絕不給這丫頭好眼色瞧的。事關男子漢尊嚴,不可兒戲。
於是馬車裏等著回門的新婚夫婦就是這副樣子的。兩人隔得遠遠的,肖大世子正襟危坐在正中央,李靜姝就坐在旁邊的軟榻上,都快要靠近馬車門口了都。好在鎮國公府備的馬車足夠寬敞,不然肯怕李靜姝說不定就隻能呆到馬車外麵去了。
馬車裏的氣壓低得很,冷若冰霜的小夫妻倆之間沒有任何的交流,靜姝也不想自討沒趣,肖景瑜那拒人於三尺之外的冰冷態度說明了一切,不過,這一切都改變不了她回家的喜悅。
母親黃氏自小就離她們父女而去,她是父親一手一腳帶大的。西北苦寒之地,沒什麼才幹的父親靠著一身力氣進了西北軍,也不過是個小卒,每個月俸祿少得可憐,可再苦父親也沒有放棄她,又怕繼母欺負她,這麼多年都沒想過續弦。她自幼就在軍營中摸爬打滾長大,隨著大軍四處奔波。後來她長大了,家裏的日子才慢慢的好了起來。如今靜姝遂了父親心願嫁人生子,想必父親的酒葫蘆滿了又空了吧,也不知道他會不會像以往那樣逮著人就跟人吹噓他的女兒、女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