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花帽軍撤退,寶貴經驗(2 / 2)

盡管郭仲元還沒有接到具體的情報,但他認為,當前攻城的紅巾軍數量不足。原來是三路並進,抵達城下的卻隻有兩路,還有一路人馬可能正在切斷其退往濟南的歸路。

而北麵,李全的人馬雖經兩次失敗,但未傷到根本,實力猶存。或許還正在向淄州逼進,對花帽軍形成大包圍。

反敗為勝的機會完全沒有了,賭博輸了,形勢也就驟然嚴峻起來。郭仲元要考慮得不是戰鬥,而是如何把部隊安全地帶出去,保存住這寶貴的兵力。

向西是最快捷的,周村、章丘、濟南,不到百裏的路程,對騎兵來說算不上遠路。雖然多了些逃出城的步兵,但他們對郭仲元來說,是可以放棄的。

向北則要至桓台、博興兩縣,再轉向西行,兜個大圈子,距離兩倍不止。

近而危險,郭仲元對紅巾軍的戰力已經不是原先的評價,傷亡過大的攻堅破寨,已經不在他的考慮之內。

所以,他很快選擇了向北迂回,繞遠而回濟南。

李全的人馬數量可能要多一些,但戰力卻與紅巾軍不在一個檔次。即便有阻攔,郭仲元覺得殺出一條歸路,也是很有些把握的。

說撤就撤,郭仲元要抓緊時間,桓台、博興兩縣還有守軍,加起來也有一千五六百。

盡管守城軍隊的戰力弱,但趕在桓台、博興還在己軍手中,迂回撤退就會更為順利。

不管郭仲元如何布置,甚至是取遠路而退,並沒有使孟九成取得最完美的結果。但淄州城一下,戰略目的便基本達到,並不存有多少的遺憾。

此次攻城,孟九成采取的似乎是新戰術,但他自己知道,這不是創新,而是剽竊和抄襲。

拿破侖畢生對武器並沒有革新,他隻發明了一種方法——集中使用火力。自拿破侖開始,炮兵開始大規模使用,而騎兵也單令成軍,不再成為各部隊的偵查斥侯。

在攻陷土倫時,在麵對大集群會戰時,拿破侖致勝的招術便是先集中所有的火炮進行持續不斷的轟擊,而後使用騎兵突擊,步兵跟進,最後奠定勝局。

固定的戰術,從沒有改變,但就是這種簡單的三班斧策略,卻使他能橫掃整個歐洲。

到後來,他的戰術已經被別人摸清,並采用了針對性的破解戰術。但拿破侖依然不改變,最終他被趕下台去,流放一個小島。

所以,戰術不革新,也就是僵化不變,最終隻能導致失敗。

郭仲元所犯的最大錯誤,便是老套路、老經驗、老思想,失敗當然不可避免。

而這失敗是以淄州城的守軍的鮮血和生命為代價,根本沒有痛定思痛、吸取教訓的機會。

攻陷淄州,驅逐了魯西北最後一支有戰鬥力的金軍,並與李全所部連成一片,紅巾軍的地盤增加,戰略態勢也處於有利地位。

同時,這也是孟九成所進行的一次鍛煉和檢驗部隊的戰鬥。步兵對騎兵,雖然沒有取得大勝,但卻積累了難得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