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流程還差不多,允熥是繼續騷擾齊泰,允炆是下班與好基友私會。 WwWCOM第三,八月十九日,他倆終於都有差事了。戶部尚書趙勉不知道朱元璋到底要考驗允炆什麼,本著不讓允炆出京的原則,決定把允炆派到巴蜀司管上林苑和京城附近各個鈔關(相當於現在高收費站)的工作人員的工資統計、放工作。允炆自己第一次獨自工作,什麼都好奇,也不挑工作。黃子澄覺得這個工作不好,但是既然已經分配了,也隻能這樣,他可沒有能影響戶部尚書的能力。
兵部尚書沈溍就好多了,允熥的母親娘家軍方背景太明顯了。所以沈溍比較輕鬆的就決定把允熥派到司馬部(武選司)負責世襲的官員的襲職工作,隻不過特意等到允炆的工作分配下來了才給允熥分配工作。
當年朱元璋打下的時候,有很多人立下了大大的功勞。功勞大的,授予了公、候、伯三等爵位;這些公侯伯的爵位的世襲不由兵部負責,由吏部總部(文選司)負責,不過現在吏部負責此項工作的人沒多少工作,因為過6%的有爵位的人已經被朱元璋附贈的堂飛機票,全家送去國報道了,等明年藍玉案一,估計吏部負責此項工作的人會更清閑。
功勞的授予了世襲指揮使等官位,有的是實職,比如著名的抗倭名將戚繼光就是祖上被任命為登州衛指揮僉事;有的是虛職,這就很多了不舉例子了。這種立功的反而大多數都能活到自然死亡。現在是洪武二十五年,早期的功臣也老死的不少,戰死的也有,所以來辦理襲職的人很多,並且不管是實職還是虛職,都需要考核。所以現在司馬部(武選司)很忙,也適合考驗允熥,因為允熥的姥爺(常遇春)和舅姥爺(藍玉)和舅舅們的舊部很多。
允熥來幹活的第一就被這個比菜市場還亂的的地方給驚呆了。現在文武官員的地位還一樣,武將們也不怕文官,特別是襲職的,量他文官也不敢弄虛作假,自認為憑借本事能過考核的人才不怕呢!所以話聲音特別大。不過大家看到允熥進來不自覺的就放低了音量。但是一會兒就又音量回來了。下午允熥來到場地看考核,媽蛋,這不就是耍雜技的、賣藝的嘛,武將襲職考核就考這個!百戶、千戶考這個也就算了,那個榆林衛的實職指揮僉事,這是正四品官吧,相當於現代副師級別的軍官,也就考這個?太兒戲了吧。
允熥又了解到武舉考的也是這個,頓時崩潰了,怪不得靖難的時候,考核還嚴格,結果中原的衛所兵打不過數量遠少於他們的朱棣的邊軍,不光是主帥的差距,更是廣大中高層軍官的差距啊。
晚上回到文華殿冬暖閣,允熥還是覺得不可思議。王進和王喜以及新指派過來的王恭和王步看允熥在思考問題,也不敢話。允熥驚訝完了,讓王進拿過來紙筆,開始思考自己有沒有好的改進意見。想了一會兒好像有了一點想法,但是寫不出來,上好的狼毫筆在紙上瞎畫著。
第二允熥繼續去上班。允熥現在負責給要參加考核的人員排考核的順序。平時這些要襲職的人都是在屋裏擠作一團,爭相先把自己的資料給負責人。今大家都老老實實的在屋外排好隊一個個進去,也沒人大聲喧嘩,有人跟允熥話,允熥也是不任何與工作無關的話。所有司馬部(武選司)的人都在心裏默默的感激尚書沈溍把允熥派到了這裏,大家都感謝著沈溍的十八輩祖宗。
不過一點聲音沒有,大家都覺得不適應。這時,突然又出現了吵架聲,眾人既覺得親切,又好奇哪個二B敢吵架,不知道三皇孫在這裏嗎?
過會兒進來一個人,來到允熥麵前,道:“臣花榮(真實人物)見過殿下。臣是原粵東都指揮使,廣州左衛世襲指揮使花茂之子,來請襲實職。臣父曾隨開平王(常遇春)北伐,多立戰功,今年不幸病逝。粵東沿海多事,還請殿下早日安排我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