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第一份奏折,允熥翻開第二份看了起來。才看了幾眼,他就對妙錦笑道:“妙錦,這份奏折上寫的可是好事,還與你有關。”
“與妾有關?”妙錦驚訝的叫了一聲,隨即想到了什麼,道:“可是妾的四兄做下了什麼事情?”
“你怎麼會猜到是增壽?”允熥帶著一絲驚訝問道。
“妾的長兄還在伊吾,不太可能做下什麼;三兄一向謹慎微,也不會做下什麼;景昌與欽兒雖然不大老實,但自從撞人那件事以後也心多了,不會鬧出能讓朝臣專門寫折子向夫君進諫的事情。景璜等人年紀還,更不會犯下什麼大錯。”
“這樣算下來,有可能做下什麼事情的也隻有四兄了。”
“你果然聰慧。”允熥誇讚了她一句:“你的不錯,確實是增壽在永藩做下了事情,立了功。”
允熥揮了揮手上的奏折:“自從朝廷接受阿依努人為藩屬後,雖然日本人表麵上對此無異議,但私底下仍然不時派人去南島(北海道島)劫掠,若是被發現就是武士們私底下去的,與朝廷和各地的官府無關。”
“今年夏,日本人趁著大明西征之際派出數千人北上攻打阿依努人,阿依努人沒有料到日本人出動的人手如此之多,幾之內數個部族被打垮,無數人被生擒搶回了本州島。”
“可增壽及時帶兵出現,派出水師攔在南島與本州島之間,斷了日本人的退路,隨後運送大軍上島剿滅,在消滅了許多武士後,剩下的人向大軍投降,其中就有日本在本州島北部的幾個守護大名的兒子。”
“增壽勒令日本這幾個守護大名交出掠走的阿依努人,又將一般的武士全部貶為奴仆在永明城做苦役,同時向朝廷奏報此事。禮部尚書與四輔官不敢擅專,又因此事不急,所以就轉給了為夫來處置。”
“這也罷了,更為重要的是,阿依努人經此一役,發覺自己的實力與日本人差的太遠,再這樣下去人早晚被日本人都掠走。所以向永藩稱臣。允熞與增壽商議後接受了他們稱臣,但要求他們派人為兵為工為農,南北島之後也是永藩的土地,永藩要做什麼不得阻攔。阿依努人的首領一一答應。”
“同時,增壽以永藩暫時無法安置這麼多阿依努人為由,要將數千人派到朝廷去年新設立的百夷衛為兵為將,還要派出人來到國子監與講武堂上學。本來他們不願意遠離永明城,但增壽使人散布謠言,大明的皇帝之所以傾向於日本人,就是因為有日本人在大明軍中為兵為將,積極為大明效力。阿依努人一聽這話,馬上答應派出許多人來京城為兵和讀書上學。”允熥笑著道。
徐增壽做的這件事可是開疆擴土,尤其他是在不引起開拓的疆土上的人反感的前提下開疆擴土,還為朝廷與永藩增加了數十萬忠心的子民,算得上是大功。
而且在永藩的人本來就少的情況下,徐增壽還能想著朝廷,更加不易。所以允熥才這般高興。
“若不是景昌前年出征安南為他撈了一個伯爵,為夫這次定要賞賜他一個世爵。”允熥又道。
“夫君,妾也為四兄能為朝廷出力而高興,但既然妾的四兄已經有了一個爵位,對妾的四兄稍稍誇獎幾句就好,不必賞賜太過。”妙錦當然為自己的四哥立功感到高興,但麵對皇帝還是要謙虛的。
而且她感覺自己家確實有些樹大招風了,這幾年朝廷打的仗就沒有與他們家的人無關的,再加上徐家本來就是大明第一功臣,這樣一來被推的更高,幾乎都有功高震主的嫌疑。妙錦相信允熥不會鏟除徐家,但未必不會敲打敲打,若是那樣還不如他們自己先後退。
“哎,雖然朕不賞給增壽一個世爵,但畢竟是大功,一個世襲指揮使還是要給的。上次加封伯爵,也沒有單獨賞賜府邸,這次就在魏國公府附近尋一處地方給他當府邸。”
“而且增壽在永藩也當了四年多的左相了,立下這個功勞,也可以回京了。”
“妾多謝夫君。”前麵那麼多賞賜她都不在意,可最後這一點她十分在意。他們家權勢已經到了頂點,再多添一些也感覺不出什麼,她現在最在意的就是一家人團聚。大姐與二姐的丈夫現在都被封出去了,隻剩下幾個兄長能團聚了。所以聽到徐增壽能回京,妙錦非常高興的行禮道。
“妙錦,你,起來吧,咱們夫妻之間還什麼謝不謝的。”允熥本來想調笑幾句,但想著昀芷也在,她還是個未婚少女,有些話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