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家這幫人去哪兒了!”胖子繞著街道找了一圈,愣是連個人影都沒找見。
“我看啊,八成是衝著盡頭那座金殿上去了吧,丫用腳趾頭都能猜到裏麵有寶貝。”秦蓁說道。
燕飛摸了摸鼻子沒有再說話,背起包就往之前在死城盡頭看到過的金殿的方向過去。
秦蓁和胖子也一路跟著,走出了死城,發現根本就沒有什麼九百九十九天梯,全都是古棧道,山上的確隱隱約約看到有金殿的映像,但是唯一的上山路徑就是棧道。
這時三人才注意到在山後麵還有一座更高的山,眼前的山與之相比則是小巫見大巫了,所謂的金殿根本就是在後麵一座山上傳來的影子,想要過去,恐怕還得翻過一座山去。
燕飛看也沒看就直接上去,估計是在巫山那次走出經驗來了,秦蓁跟胖子也一前一後追著。三人一路上在這條古棧道小心翼翼的行走,生怕哪裏不結實一腳踩空了掉到山崖下麵去。掉下去不說是粉身碎骨,幾百米的高度足夠讓自個兒親娘都認不出來。
秦蓁跟胖子撿起樹棍小心翼翼的向前探著,像蝸牛一樣行軍。秦蓁路上仔細看了看這條古棧道,知道為什麼保存的比較完好了,這是用當地的鬆木和柏木搭建的,但是這些鬆木和柏木都是用火烤過的,外麵已經碳化了。這就讓蟲蟻沒法吃這些木頭,另外碳結構也是自然界中最穩定的結構,所以風吹日曬並沒有讓這些鬆柏腐蝕多少。除了這些,估計這些棧道上還有很多地方放置或者是塗抹了防蟲藥,也會多多少少的起一些作用。
看完了這些,秦蓁心中有數了,其實也沒有多少危險。為了謹慎起見,秦蓁提議將三個人身上綁上繩子,隻要其中一個人有危險那麼其餘的兩個人就能救起來,這樣路上就快多了,燕飛沒什麼意見,隻是看著胖子的眼神有點......緊張。
雖然爬山的直線距離看上去很短,但是俗話說望山跑死馬。秦蓁三個雖然不是望山而跑,但是這蜿蜒曲折的山道就很不給麵子了——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岩巒。
秦蓁感覺這一句詩形容現在走的古棧道最為貼切了,真是百步九折縈岩巒。這條棧道一會兒上,一會兒下,前一步感覺還踩在胖子的頭頂上,後一步已經是被胖子踩在頭頂上了。走了一上午才走了一半多一點,隻能在站到上麵休息吃了點壓縮牛肉幹。
在下午三四點鍾的時候三個人終於走下了這段棧道,到了靠近山巔的一處崖壁下麵。崖壁上立著一塊年歲挺古老的石碑,叫望鏡山。不過秦蓁往下掃了掃終於知道為什麼叫望鏡山了,這是一段高達百米的懸崖峭壁,可能這座峭壁上在以前是有瀑布長時間衝刷,所以很光滑,像一麵巨大的鏡子被放在了山間。
在崖壁的下麵有很多石刻,經過風吹日曬已經很模糊了,還有一些被很多青苔覆蓋。
秦蓁叫過燕飛幫忙看看這上麵刻的是什麼,讓胖子幫忙鏟除了石刻上麵的青苔。三個人卸下包將石刻下麵雜草和石刻上麵青苔都收拾掉,上麵的內容大體就展現在三人眼前。
“這似乎是帝王的出巡圖啊。”秦蓁張大了嘴巴,“《尚書》中說過,天子出行,八馬駕車,諸侯為六馬,卿大夫為四馬,士為兩馬。上麵這個人就是坐在八匹馬拉的馬車上,應該是一位帝王了。”
胖子不是做考古的,問秦蓁,“靠八匹馬就能知道這上麵刻的是一個皇帝?”
燕飛也看了看石刻上麵的內容,“秦蓁說的沒錯,古時隻有天子才能乘著八匹馬駕的車出行,《穆天子傳》中的周穆王就是駕駛這八匹千裏寶馬良駒去昆侖山拜訪西王母的。”
燕飛指了指這個馬車後麵的一些圖案說,“還有,你看這後麵,這些人手裏拿著儀仗,一共十八對,分別是斧鉞錘矛之類的,這些都是皇帝出行的最高禮儀。而且你看這輛馬車上麵的傘蓋,上麵的瓔珞是五重,也是象征著九五之尊。這下麵還有一行篆字,是......始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