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8章 隕石(2 / 2)

過了幾分鍾,夏湫停下來對他們說:“我想應該是這個石人的原因,這個石人是用隕石雕刻的。”

隕石雕刻的,這個地方有隕石?不能啊,沒有聽說或者是有什麼記錄太白山地區曾經降過隕石之類的。秦蓁他們隻知道這下麵有大量的磁鐵礦,能夠幹擾指南針還有其它很多精密儀器,也能夠發出一些很奇特的聲波,讓人迷路。

“隕石,我們是不是要離遠點,不是說天上掉下來的隕石都有輻射嗎?聽說受到了輻射會全身腐爛而死的,也可能得白血病還有癌症!”胖子緊張的不得了。

“你緊張什麼,平時不是很能折騰嗎。”秦蓁譏笑他。

夏湫還在研究那塊隕石,對胖子道:“胖子先生,不用擔心,這塊隕石沒有那麼大的放射性,天上掉下來的放射性很強的隕石屈指可數,要是這塊隕石對我們有害,我們現在早就都趴在這裏了,不會好好地站在這裏討論。這塊隕石上麵還有當初進入大氣層燃燒時留下的結晶體,也就是像玻璃一樣的東西,不過我不明白的是為什麼這塊隕石能夠造成失重漂浮的狀態,隕石好像沒有這種功能。”

燕飛說道:“我猜,應該是這塊隕石和上麵的魔盒共同作用的結果。”

燕飛繼續解釋,“你們有誰記得《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的那件事嗎?”

經他這麼一提醒,秦蓁倒是想起來,是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的秦始皇三十六年的事情。

《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載:“三十六年,熒惑守心。有墜星下東郡,至地為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聞之,遣禦史驗問,莫服,盡取石旁居人誅之,因燔銷其石。”

這些話的意思是:三十六年(前211),火星侵入心宿,這種天象象征著帝王有災。有顆隕星墜落在東郡,落地後變為石塊,老百姓有人在那塊石頭上刻了“始皇帝死而土地分。”始皇聽說了,就派禦史前去挨家查問,沒有人認罪,於是把居住在那塊石頭周圍的人全部抓來殺了,焚毀了那塊隕石。

秦蓁點了點頭對燕飛道:“記得,但是《史記》上說,不是用火燒了嗎。”

夏湫在另一邊笑了笑,“你什麼時候聽說過隕石能夠燒毀的,隕石本身就在大氣層中經曆了幾千度的高溫,難道一把大火就能把它給燒毀了嗎?”

接著她說:“你應該知道《漢書》是東漢時期的班固寫的吧,這是中國第一本斷代史的史書,可是你也應該知道,《漢書》一開始是班固私自修撰的,並不是政府責令修撰,但是後來東漢政府允許班固繼續修撰《漢書》,隨著東漢王朝的加入,那麼史書中很多東西就會被刪減或者是添加。但是班固除了修撰《漢書》之外,還寫了一本《白虎通義》的書籍,隻是這本書大部分已經失傳了。”

秦蓁大體知道這本《白虎通義》,這本書是中國漢代講論五經同異,統一今文經義的一部重要著作,班固等人根據東漢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年)經學辯論的結果撰集而成,因辯論地點在白虎觀而得名。《白虎通義》繼承了董仲舒以後今文經學神秘的唯心主義思想,它以神秘化了的陰陽、五行為基礎,解釋自然、社會、倫理、人生和日常生活的種種現象,對宋明理學的人性論產生了一定影響。

《白虎通義》用陰陽五行來普遍地具體地解釋世界的一切事物,大者如“三綱五常“,小者如婚喪嫁娶、日常生活現象,都可以用陰陽五行說去說明。不管如何牽強附會,如何荒唐,說者言之鑿鑿,聽者深信不疑,使陰陽五行成了人們認識與解釋世界的萬能的“金鑰匙“,成為一種思維模式和定式,這對學術的更新、思想的解放無疑是一種致命的桎梏。廣泛解釋了封建社會一切政治製度和道德觀念,成為當時封建統治階級的神學、倫理學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