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1 / 3)

“校園步行天堂”項目曆經一年多的坎坷,終於於2006年五一節亮相,開始營業。

學生們潮水一般湧入,發現這一座用巨型天橋式的校園廣場其實是各類商店的集合體,在這裏,你完全可以打發掉悠閑舒適的一天。閑了,有書吧錄像廳可以消磨時間;想吹牛閑聊和同學聯絡感情,有茶館咖啡廳;女孩子喜歡做做手工,有陶藝館手工穿珠館;男孩子喜歡運動想釋放一下能量,有旱冰館和電子遊戲廳的賽車籃球架跳舞機;想要打理一下個人形象,裏麵有發廊美容院和服裝店,包你換一個全新的模樣出來;肚子餓了或是想要請客,則有許多的館子可供選擇,什麼燒烤火鍋中餐館子西餐館子應有盡有,豐簡由人……

齊子恒站在廣場的上方,和周安弼一起俯瞰下麵人流如織的場景,不由得翹起了唇角,這一年來的艱辛勞作總算沒白費功夫!

什麼事情都是做了才知道完全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簡單,幸好……齊子恒覺得很幸運的是,幸好有他一路保駕護航,不然,還真堅持不下來。不僅僅是設想不能變成現實的問題,甚至會虧上一大筆錢,倒在黎明前的黑暗中。

周安弼幫齊子恒買來一個具有房地產開發資質的公司,改名為xx省恒潤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然後才開始整個浩大工程的運作。整個校園天堂的總投資規模最終達到了六千多萬,這麼一大筆巨款當然不是齊子恒能拿得出來的,他個人投入了一千六百萬,占恒潤公司百分之四十的股份,是第一大股東,其次,秦校長拿了三百萬入股,占了公司百分之三十的股份,還有周媽媽趙婉玨拿了一千二百萬入股,占了公司百分之三十的股份,餘下的資金就全靠邊運作邊向銀行貸款,而能貸到這三千多萬的巨大款目,當然也是靠大律師的斡旋。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那時候,身上背著三千多萬債務的齊子恒簡直是夜不能寐,茶不思飯不想。工期又長,中間發生了許多說不盡的小挫折小磨難,特別叫人心累,那時的齊子恒恨不能急流勇退,把這生意全部打包轉讓出去,隻要能拿回本錢就好。

幾百個日日夜夜,看著投入的幾千萬的錢流水一般“嘩嘩嘩”地花出去,卻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收回那一大筆巨款,萬一虧了怎麼辦?萬一還不上銀行的錢怎麼辦?

齊子恒愁得呀,吃不香睡不著,半夜裏醒來瞪著眼睛望著天花板發呆,或是做惡夢,夢裏被追債的人在家裏的牆壁上用大紅油漆寫滿了“欠債還錢”,最後被追到高樓頂上,生死一線,夢得太逼真,甚至在夢裏驚叫起來,弄得周安弼哭笑不得,把他抱在懷裏,像哄孩子一樣拍著脊背,寬慰地說:“做大生意就是這樣,款項投入進去是不可能馬上回收的。這點壓力都承不起,還做什麼企業家?再說了,虧了也不怕,咱們的公司是有限責任公司,申請破產就是了,大不了咱們投入的那些錢沒有了,卻追究不到個人身上,不會背上債務的。到時候,咱們大不了換個項目再戰!”

當然,大多數時候,周安弼都是鼓勵著他:“要相信自己。你想想,你光是給秦校長勾畫一個藍圖,他就敢往裏砸五百萬進來,這個項目怎麼可能沒有可取之處呢?”

好容易熬到工程做了一大半,麵臨竣工,周安弼便督促著齊子恒開始做發售商鋪的廣告,招徠客戶來這裏經營。

可是,最開始的時候大多數商戶都對大學生的消費能力持懷疑態度,怕掙不到錢,觀望者眾多。盡管投入了大量的廣告費用,肯租下或者買下鋪麵的商戶卻隻有不到四分之一,還多是周安弼的關係拉來的。形勢一下子就嚴峻了起來。幸好周安弼認識一家公司,專門幹的就是盤活商鋪的活兒,就是通過出色的經營把商鋪的人氣炒起來,然後轉手給被人氣和賺錢效應吸引來的商戶,他們賺取商鋪的高額轉讓費後急流勇退。

這一家公司吃下了剩下的一半商鋪,開了許多飯館和休閑類的茶館咖啡館之類的,生意漸漸地做了起來,同時不斷地將做起來的商鋪轉讓出去。齊子恒受了啟發,也決定效仿他們,總不能空著一半商鋪不開張吧?那會影響整個校園天堂的形象。

於是,齊子恒索性親身上陣,將剩下的那些賣不出去也租不出去的商鋪拿幾個來練練手。簡單地裝修粉刷了一下,先開了一家占地麵積一百多平米的超市和一個做西點蛋糕類的加盟店,反正鋪子是自己的,不要租金,就是費點進貨款和人員工資,投入有限。開始不咋樣,漸漸地越做越上手,生意都起來了,特別是超市,因為附近方圓幾十裏都沒有好的品牌超市,而齊子恒經營的這所超市就在大學後門口的校園步行天堂裏,又貨真價實,品類齊全,所以每天都顧客盈門,一天的銷售額就能有幾千塊,遇上周末或是節日,甚至日銷售上萬元。隨後齊子恒又再接再厲,開了一家帶書吧的咖啡館和一個手工藝館,生意也還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