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3(1 / 3)

自古以來,人們就把學習作為修身養性、立身做人、指導實踐、引領行為之道,並留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名言。如:“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學如不及,猶恐失之”,“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等等,這些精彩名言,既體現出古人的智慧,更映襯著學習的價值。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伴隨著無數人走過學生時代,走過青年時代,走過工作時代,一直到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激勵著無數的黨員和青年努力學習,提高知識水平,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培養了合格的接班人。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不僅是小朋友們應當堅持的優良品質,同時也是我們每一個共產黨員應當培養的品質。

對每個人而言,學習無疑是一生相隨相伴的事情,可謂良師益友,更是實現自我理想和胸中抱負的必經之路。無論是工作上還是生活中,人總要通過持之以恒的學習來充實完善自己,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而對於組織、政黨來說,學習更是關係到發展前途的大事。那些被社會所淘汰的組織,無一不是隻顧眼前利益、盲目自大的,在歲月長河的磨洗中慢慢地腐朽;而那些發展下去的組織,必然是一個重視學習、善於學習、堅持學習、有著良好的學習傳統,能及時把握時代脈搏的先進組織。中國共產黨90年的輝煌曆史就是一個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過程。

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今天,每一個黨員仍需堅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學習精神。隻有不斷學習充實自己,在時代的潮流中做一個有著高水平的人,才能更好地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而努力奮鬥!

“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國無論大小,都各有長處和短處,即使我們的工作得到了極其偉大的成績,也沒有任何驕傲自大的理由。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我們應當永遠記住這個真理。

—毛澤東

務必使同誌們繼續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誌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

—毛澤東

毛主席在八大會議上講,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我們要永遠記住這個教導。

—鄧小平

“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這是毛澤東在中共八大開幕詞中的一句精彩語錄,它一經發表,便被後人反複引用,成為“毛澤東格言”。的確,古語曰:“滿招損,謙受益。”“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不僅是我們做人處事的座右銘,更是一條受益終身的準則。

(一)

黨的七大以後,中國社會發生了一係列深刻的變化。全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到1956年上半年,全國絕大部分地區基本上完成了對生產資料私有製的社會主義改造,一個嶄新的社會主義製度從此在中國建立起來。與此同時,第一個五年計劃的許多重要指標已確實有把握提前完成。在這種形勢下,為了加強執政黨的建設, 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製定黨在新形勢下的路線、方針、政策,中共中央決定召開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

1956年9月15日,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

毛澤東的開幕詞很短,不過兩千多字。根據當時記錄,毛澤東致開幕詞時,曾被三十四次熱烈的掌聲所打斷。在他的開幕詞中,有一精彩段落:“國無論大小,都各有長處和短處,即使我們的工作得到了極其偉大的成績,也沒有任何驕傲自大的理由。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我們應當永遠記住這個真理。”毛澤東說到這裏,出現了“長時間的熱烈鼓掌”,在代表心中引起極其強烈的反響。

誰都以為,這篇充滿“毛澤東風格”的開幕詞,當然出自毛澤東手筆。可是,當代表們讚許這篇開幕詞時,毛澤東卻坦誠地說道:“這不是我寫的,是一個少壯派,叫田家英,是我的秘書。”如果不是毛澤東說出“底細”,那開幕詞完全是“毛派”筆調,誰也想不到是別人代筆。

在籌備中共“八大”的過程中,毛澤東因為事忙,把寫開幕詞的事委托給陳伯達。陳伯達洋洋灑灑寫了一大篇,毛澤東看後覺得不合適。於是把田家英叫來說到“田家英,你來寫吧。寫得短些,有力些。”便把起草開幕詞的任務,交給了田家英。田家英寫了一個通宵,寫出來了。毛澤東一看,覺得很滿意。開幕詞經中共中央政治局討論,個別處作了一些修改。毛澤東把改定的開幕詞裝進衣袋裏,然後拍了拍衣袋說道:“開幕詞落實了,我放心了!”田家英是什麼人呢?是跟了毛澤東18年的秘書,是中共的才子和黨內的大筆杆子。

謙虛無論是對於一個人還是於一國一家的事業,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弊。所以,毛澤東才在《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詞》中發出“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的號召。

(二)

“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的確是一句至理名言,它具有極為豐富的內涵。虛心是一種品德。虛心的人自處時超然、處人時藹然、無事時澄然、得意時淡然。虛心是內心的和諧,是心胸開闊的表現。虛心更深的涵義是知己無知後奮發圖強,知己不足後精益求精。真誠的虛心能獲得他人的友誼,增加自己學習、上進的機會,也能練就更多的才能,陶冶更好的品性。

與虛心相反的是驕傲,驕傲是一種自以為了不起,看不起他人的自滿情緒和傲慢作風。驕傲自滿的人,往往不求學習上進,聽不得別人的意見,滿足於一時的成績,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睡大覺,自以為是和固執己見。這種不良的情緒和作風,既會毀掉個人的前途,還會貽誤黨的事業。

對於中國共產黨人來說,“虛心”已成為一種傳統。無論革命事業取得了什麼成就,也從不居功自傲。鄧小平在抗戰時期曾召開一次“不握手”會議,原因就是針對當時打了勝仗的一些將領的“自滿”情緒。他告誡那些戰功赫赫的八路軍將領,共產黨人決不能因為成績而沾沾自喜,更不能因為成績而驕傲。

黨的七屆二中全會,要求全黨一定要“虛心”、“謹慎”而不能驕傲自滿的。三年解放戰爭的順利完成,中國共產黨人即將獲得全國性的勝利,並建立新中國,在這種情況下,有一些黨員和幹部就產生了驕傲情緒。針對這一情緒,毛澤東同誌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向全黨同誌提出“兩個務必”,他說:“務必使同誌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誌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

對於每一個共產黨員來說,在新的曆史時期,仍然需要做到“兩個務必”。要自覺抵製安於現狀、浮躁浮誇、急功近利的不良思想和作風,自覺抵製貪圖享樂、鋪張浪費、大手大腳的不良思想和作風。時刻牢記我國的基本國情和黨的莊嚴使命,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牢記人民的重托和自己肩負的曆史責任。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傾聽群眾呼聲,關心群眾疾苦,時刻把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掛在心上,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係,利為民所謀。要以艱苦奮鬥的精神做好各項工作,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在團結和帶領人民群眾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中,不斷為人民建立新的功績,為黨增添新的光彩。隻有這樣,才能把毛澤東所告誡的“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做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