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黃道吉日,大吉大利。
天還沒亮,薑母就起床親自為青安做早飯,根本不讓仆人插手,因為青安今天要上考場了!
自從青安上次從宗人府回來之後,就一直在家老老實實地呆了一個多月,一邊勤加修煉,一邊認真讀書為科舉考試做準備。
經過一個多月的時間,青安不僅有信心通過這次的科舉考試,取得秀才功名,而且修為也有了不小的進步。
凝魂境界已經由二重中期上升到了二重後期,煉體境界雖然還在二重初期停留,不過距離二重中期也隻差一線了。
所以青安現在已經到了煉體二重初期,凝魂二重後期的境界了!
科舉考試,作為華族上古末期創造的一項獨有製度,曆經萬載時光而不衰,為華族的繁榮昌盛奠定了不可磨滅的功勞。
當然,作為一項古老的選撥人才的製度,它也進行了多次演變與改進,發展到今日已經和當初已經有了很大不同。
大坤皇朝施行文武並舉的國策,既崇文氣,也尚武力。所以大坤皇朝的科舉考試共分兩項,即文科武舉。
每年三月三舉行文科考試,三天之後,三月六舉行武舉考試,兩者的考試時間皆為一天。考中者皆為秀才。
秀才一年之後可參與秋闈,考中者即為舉人,中舉之人三年便可進行殿試,入圍者皆稱進士,進士榜首就是狀元。
另外,大坤皇朝的科舉製度,較之華族之前的朝代勢力,有兩個非常顯著的不同,
其中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就是:施行男女平等,小姑娘也可以和男人一樣參加科舉,入仕,做官,甚至提出婦女能頂半邊天的口號。
另外一個則是對參與科舉的學子身份不加限製,名門正派也好,邪魔外道也罷,海外異族都可以參加大坤皇朝的科舉考試,但這些有一個重要前提,
那就是他們必須服從大坤律法,老老實實的按大坤的規矩辦事做人,所有沒做到這些的家夥,連大坤的皇朝的邊界都過不了。
所以儒生、道士、和尚、魔修、妖族、光明教徒、異人這些亂七八糟的家夥聚在一個屋裏,說著之乎者也,寫些聖人詩篇也就不稀奇了。
作為大坤皇朝科舉製度的基礎部分,秀才考試一直是大坤參與人數最多的考試,每年三月一到三月十日這十天時間內,
大坤皇朝的六部、七軍、五衛就會全部忙碌起來,所有人一刻也不敢懈怠,就為了在考試期間不出差錯。
京都作為大坤皇朝的都城,天剛破曉,城中就湧現了密密麻麻前來趕考的學子,學子之多位列大坤眾城第一。
這些學子中既有像青安一樣的俊氣青年,薑琳兒這樣的漂亮姑娘,也有像十一二歲的聰慧少年,更有腿腳不便的花甲老人,
而這些前來應試的學子中,有如同青安一樣自個背著箱籠獨身一人來到考場;有些三五成群,倆仨約好結
伴同來;更多的則是爹娘相送,姑舅作陪,一幫長輩大人帶著自家的心頭肉到此;更有甚者領著一兩個貌美小婢,帶上三四位壯實護衛,坐著名貴車馬前呼後擁地來到這裏
不管如何這些學子今天臉上都掛著極度的興奮與喜悅,畢竟寒窗苦讀十五載,能不能出成果就全看今天與三天後,這兩天在考場上的表現了。
京都眾學子的科舉考場,武舉設在金龍軍的校場之內,文科則設在京都國子監內。
每年到了這個時候,國子監的監生們都要搬書本挪桌椅,為前來考試的各位學子騰考場,除此之外,國子監還會在考試期間進行封禁,以確保安全。
現在國子監的院門外站的全是身披金甲,背負長槍,腰挎大刀威武雄壯站得筆直的金龍軍兵士,作為大坤的七軍五衛之一的金龍軍,它的主要職責就是拱衛京都,負責京都的一切安全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