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盡量。”姬菲迎連忙點頭。再說下去她可不知道怎麼回答了。

這個班的學生都這麼能說會道嗎?

許婷婷剛好從洗手間回來,見姬菲迎的表情跟平時很不一樣,問:“你們在說什麼?”

姬菲迎往她那邊湊了湊,低聲問:“你們班的人是不是都很能說話?”這個同桌幾乎就是她了解新班級的窗口。

許婷婷看了阮承浩一眼,文靜地笑了笑:“隻不過你剛好碰到一個活寶,也有幾個學生很不喜歡說話的。”

“誰啊?”

許婷婷坐到座位上,側頭想了想,吐出一個名字:“程釋。”

“你們在說程釋嗎?”阮承浩從後麵探過頭來。

許婷婷朝他點點頭:“嗯。她問我們班的人是不是都像你一樣很能說話,我說不是,舉了一個反麵例子。”

程釋——

姬菲迎聽過這個名字,而且次數非常多。

她在腦海中搜索著記憶,高一時就拿下全國物理競賽和數學競賽一等獎的學生,在學校大會上表彰過的。

初次聽到這個名字時她以為是“程式”,當時站在操場上想:這個人的名字也太有數學內涵了,直接叫方程式得了。

後來在公告欄上看到競賽喜報才知道他的名字的正確寫法。不過她的心裏還是覺得“程式”更容易記,聽起來更有數學內涵。

大概每所高中都會有一兩個專門為學科競賽而生的理科尖子生,而這個程釋便是z中的代表人物。

據聞他在高一過去一年參加全國或省區的各種數理化競賽,其中數學、物理都獲得一等獎,化學則得了二等獎。

其實z中作為全國重點高中,生源也是相當優秀,向來不缺各科人才,但是像程釋這種理科競賽全線開花的學生確實算得上百年難得一見,甚至可以稱得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高中學科競賽需要學生付出大量時間和精力,由於競爭太過激烈,參賽學生的獲獎概率很低,往往要到高二高三才能拿到好的名次,而像程釋這種剛上高一就拿獎的例子並不多,而且競賽所涉及的考點跨度廣難度大,學生參加一科能拿獎已屬不易,這個人則是所有參加了的比賽都拿了獎。

那時在全校的頒獎儀式上,當教導處主任接連宣讀程釋的獲獎喜報時,全校學生無不嘩然,這件事在當時的校園裏傳頌了很久。

姬菲迎之前一直以為這個牛人是8班的學生,原來他跟自己同一個班。

懷著好奇與欽仰之情,姬菲迎問:“程釋是哪一個?”雖然聽過這個牛人不少事跡,但是她還真沒見過他的樣子。

實驗班過去一年都在孤島中生存,雖然兩個班都有不少名人,但是年級很多學生都是隻聞其名未識其人。

“就是經常不用上課的那個。”阮承浩為她解答。

“經常不用上課的人的照片是不是被貼在了公告欄上?”姬菲迎差點朝他翻白眼。

阮承浩也意識到自己剛才的解答有點問題,又補充道:“就是有時跟希臘人、哦不,跟顧正宇走在一起的那個人。”

暈,說了跟沒說一樣。她又不是班長的粉絲,哪會知道跟班長走在一起的人是哪一個?

姬菲迎在心裏翻了翻白眼,“好,謝謝。改天我研究一下。”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