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3 難言之痛何時休,子宮頻頻觸礁怎麼辦(1 / 3)

經期異常包括很多種,如腹痛、小腹墜脹等,頭痛也是常見的經期異常之一。經期頭痛多發生於女性月經來潮前後或行經期間,這類頭痛的主要特征為:痛感由顳部一側起,迅速波及頭部兩側,可以感受到顯著的刺痛或脹痛,同時伴隨著惡心想吐。頭痛發作時每次持續半小時至兩小時不等,情緒不佳時頭痛會更加嚴重。有些患者頭痛的時候還會伴隨著經血不暢、經量減少、經色加深而有瘀塊,小腹和兩肋、乳房脹痛、喛氣等。

一般來說,女性經期發生頭痛主要為氣血虧虛、血瘀、肝火旺等所致,而氣血虧虛為誘發頭痛的主要因素。女性行經過程中,由於經血大量流失致使氣血虧虛,進而誘發人體中氣血運行不暢、血瘀不通,而不通則痛。有的女性本身體質偏虛,經期或經後氣虛會變得更虛,致使頭腦無法獲得充足的養分,因此頭痛,不過這種痛並非頭痛欲裂,是那種隱隱作痛,實在讓人煎熬。經期頭痛如果沒有被及時治療,就可能從普通經期轉化成周期性或其他類型的嚴重頭痛。治療經期頭痛時,應當考慮到致病因素,進而從根本上治愈經期頭痛。而治療頭痛應當從補氣血著手。

艾灸法是補氣血的佳法。人體上的足三裏穴為後天之本,並且,人的前額、眉棱骨屬陽明經,足三裏穴為陽明胃經之合穴,所以要每天按揉或艾灸,可緩解頭痛,同時起到最佳的保健之功,輔助人體各項功能之正常運行。

如果出現的是前額痛症狀,可采用分推法,也就是將大拇指分別抵住兩側太陽穴,其餘四指由額頭正中推向兩旁,之後逐漸向上移至發根,按揉推移動作結束之後,手指在太陽穴、印堂穴上用力點按。

除了采用上述方法治療經期頭痛,還可以選擇每天早上七八點鍾,胃經經氣最旺之時,按揉或艾灸雙側足三裏穴3分鍾,在經前1個星期進行。

安排日常飲食的過程中,經期頭痛的女性要注意避免吃冰激淩、醃製肉類、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含量較多的食物,咖啡、巧克力等有刺激性的食物也應當慎重食用,因為這些食物均可能誘發經期頭痛。

經期飲食應當盡量清淡、新鮮一些,日常生活中,應當學會控製自身情緒,確保每天的睡眠充足,防止太過勞累,這些均有助於防治頭痛。

多數女性治病的時候都想要速戰速決,選擇止痛類藥物緩解頭痛,不過此類藥物大都隻能暫時緩解頭痛,至下次月經來臨的時候,頭痛會再一次發作。若通過上述方法改善自己的日常生活習慣,即可有效防治經期頭痛。

很多女性朋友都經曆過一次,甚至多次子宮不正常出血,出現這一症狀難免會緊張,以為自己患上了什麼嚴重的病症。

不正常出血指的是月經周期以外的陰道出血,導致不正常出血的原因很多,應當先放輕鬆,不能太過擔憂,找出原因後對症治療。

女性從步入更年期開始就會出現不正常出血,醫師常常會根據患者的年齡、出血形式、出血部位,以及和原來月經周期關係呈現出的不同差異進行診斷,一般情況下,處在生殖期兩端的女性容易發生不正常出血。

青春期的女性經常由於卵巢功能尚未成熟,不排卵引發不正常出血。更年期前後的不正常出血和卵巢萎縮、排卵功能衰退有關,所以,不正常出血大都為不排卵導致的。不過即使是這樣,醫生們仍然會先排除腫瘤、懷孕、感染的可能性,進而確認女性子宮健康狀況。

壓力、驟然上升的體重、服藥、宮外孕等均可能導致不正常出血,此外,還可能和子宮病變有關,如子宮內膜異位、子宮肌瘤、卵巢癌等。因此,一旦發生異常情況而出血,則應當及時到醫院找出原因。

中醫認為,子宮不正常出血是一種“崩漏症”,為衝脈、任脈損傷,掌控經血機能失常而致。經漏指的是“經行之後,淋漓不止”;經崩指“經血忽然大下不止”。導致經漏和經崩的原因包括:衝脈、任脈損傷,憂思傷脾,暴怒傷肝,脾虛的時候,則無法統攝血液;肝熱的時候,無法收藏血液,進而妄行。

如果不正常出血是排卵性出血,則無須治療,能自然痊愈,但是年紀越大,惡性腫瘤的概率就會增加,因此,女人停經之後如果出現不正常陰道出血,應當小心惡性腫瘤的可能性。

存在出血現象時,可進行子宮頸抹片、陰道鏡切片檢查、超聲波檢查、血液腫瘤指標監測診斷,有時需要通過計算機斷層或核磁共振等儀器來檢查。

下麵介紹一些可能會導致不正常出血的幾種子宮疾病。

1.子宮內膜異位

大概有10%~20%的子宮內膜異位的女性會由於激素不平衡、囊腫腺體增生而異常出血,特別是月經來臨前點狀出血或經血量增多。

2.子宮肌瘤

大概有30%的子宮肌瘤患者存在不正常子宮出血情況,如月經延長、經量突然增多、月經前點狀出血等,所以,出現這種情況的女性應當立即到醫院就診。

3.子宮頸癌

子宮頸癌早期大都沒有症狀,變成侵犯性時才有症狀,常見症狀包括陰道不正常出血,如不規則出血、性交後出血、兩次經期間出血、停經後出血、劇烈運動後出血等,這些均為警示信號,必須要注意。

功能性子宮出血,即功血,為常見的婦科疾病,指的是異常子宮出血,經過診斷之後沒有發現全身、生殖器官器質性病變,為神經內分泌係統功能失調引發的。主要表現包括:月經周期不規律、經量增多、經期延長或不規律出血。

首先介紹一下功能性子宮出血的臨床分型。

1.無排卵型功血

此類型功血可以根據年齡劃分成2組。

(1)青春期功血:多發生在初潮後的少女身上,因HPOU軸(下丘腦—垂體—卵巢—子宮軸)不成熟,無法建立規則排卵引發的,主要表現為:初潮後月經稀發,短暫停經之後表現出不規則性經量增多,經期延長,淋漓不盡,誘發嚴重貧血。

(2)更年期功血:多出現在40歲以上到絕經前後的女性身上,無排卵功血的發生概率正在逐漸增大。主要表現為:月經頻發,周期無規則,經量增多,經期延長,大概有10%~15%的患者表現出嚴重不規則的經量增多、崩漏、嚴重貧血。內膜活檢呈不同程度內膜增長過長,所以診刮非常必要,特別要注意排除婦科腫瘤引發的非功血性子宮出血。

2.排卵型功血

此類功血多表現在育齡女性身上,部分出現在少女、更年期的女性身上,臨床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1)排卵型月經失調

排卵型月經稀發:此類多發生在青春期的女性身上,初潮之後卵泡期延長,黃體期正常,周期為40及40天以上,月經稀發,而且經量過少,為多囊卵巢的先兆,很少發生在更年期即近絕經的女性身上,經常進展成自然絕經。

排卵型月經稀發:青春期少女的卵巢對促性腺激素敏感性上升,會加速卵泡發育,縮短卵泡期,導致月經頻頻出現,不過排卵、黃體期仍然正常。若患者是更年期女性,就會表現出卵泡期、黃體期縮短,以及早絕經。

(2)黃體功能障礙

黃體不健:就是指黃體過早退化,黃體期縮短到10天以內,臨床表現包括:月經頻發、周期縮短、經前出血、經量增多,合並不孕、早期流產。內膜病理是不規則成熟或分泌化不完全。

黃體萎縮不全:也叫黃體功能延長,也就是黃體無法在3~5天完全退化,或者延長退化時間,或者月經期仍然持續分泌黃體酮,進而誘發子宮內膜不規則形脫卸。經期時間久,淋漓不盡,合並黃體太早退化的時候會表現出月經頻發、經量增多。主要發生在人工流產、引產之後,以及並發子宮肌瘤、內膜息肉、子宮腺肌瘤的女性身上。

3.月經中期出血

月經中期出血又名排卵期出血,經常會伴隨著排卵痛,係排卵刺激、雌激素搏動導致的少量出血、腹痛,個別出血較多,而且持續至月經期,表現出假性月經頻發。

正常的月經周期為生物鍾現象,會受內外環境、神經內分泌影響,使得女性生殖生理、生殖內分泌功能遵循著嚴格的生物節律,也就是顯著的晝夜節律、月節律、季節律等。幹擾月經神經內分泌的調節因素都可能導致月經失調、異常子宮出血。

功能性子宮出血的治療方法包括:止血治療、診斷性刮宮、激素療法。下麵為女性朋友們介紹一下不同時期的功效相應的治療方法。

1.青春期功血

現今已廣泛用性激素來止血,通過性激素作用可以讓內膜生長修複或使其全部脫落後修複,進而止血。出血時間久、量多的女性,應當延長用藥時間,通常需持續用藥20天左右,效果更佳。停藥後幾天內,少數女性會表現出撤藥性出血,之後用雌-孕激素序貫療法或聯合用藥方調整月經周期。

(1)孕激素止血

孕激素止血適合患者體內已有雌激素水平,這個時候加上孕激素作用,就能夠讓子宮內膜發生分泌期變化,導致全部脫落,其止血之功發生於撤藥性出血後。

出血時間不長、失血不多的女性,每天肌注黃體酮10~20毫克,連續注射3~5天,也可試服人工合成炔諾酮5~10毫克、甲地孕酮8~12毫克或甲羥孕酮10~16毫克,連續服用5天,即可止血。停藥之後3~5天內膜脫落,有少量撤藥性出血,不過,5~7天即可排幹淨。

出血時間久、出血量大的女性,應當加大劑量、增加服藥時間,由血止或基本上止血後開始算,要繼續服藥20天。在4~6小時口服下列藥物:炔諾酮5~7.5毫克、甲地孕酮8毫克或甲羥孕酮8~10毫克。連續用藥4~6次之後,流血會顯著減少,48~72小時後即可止血。血止住以後要逐漸減少藥量,可每3天減原用量的1\/3,也就是炔諾酮每天約2.5毫克、甲地孕酮4毫克或甲羥孕酮4~6毫克,維持到血止後15~20天。服上述藥物時,要同時服己烯雌酚0.25~0.5毫克,每天晚上服1次。

若應用大劑量孕激素48~72小時內仍然無法止血,則可能為雌激素水平過低,使得孕激素不能充分發揮其作用所致,可注射苯甲酸雌二醇2~4毫克,每天2次,等到血止之後慢慢減量每天口服己烯雌酚0.5毫克左右,最後和孕激素同時停用。若仍然無法止血,要及時診刮同時送病檢,及時止血,同時排除其他病變的可能性。

(2)雌激素治療

用在出血時間久、量少、體內雌激素水平不足的女性身上,補充之後能促進內膜修複,進而止血。不過此藥用量較大,會抑製下丘腦和垂體,所以不能長時間連續服用。劑量應當按出血量而定,通常用己烯雌酚1~2毫克,每天服2~3次,大概在2~5天內止血,血止或顯著減少後,每3天大概減少至原量的1\/3。減至每天0.5毫克時,可繼續服8天後停服。停藥前5天,每天肌注黃體酮10~20毫克,連續注射5天,停藥後出現撤藥性出血,之後再按調整周期進行處理。口服上述大劑量己烯雌酚的過程中可同服維生素B6、B1,減少嘔吐等反應,有時會由於嚴重反應無法口服,應改用針劑注射,如肌注苯甲酸雌二醇2~3毫克,之後逐漸減量,口服己烯雌酚1毫克維持,等到血止之後繼續服15~20天,停藥前5天肌注黃體酮10~20毫克,停藥之後存在撤藥性出血,調整周期治療即可。

(3)雌激素、孕激素合劑治療

口服避孕藥Ⅰ號或Ⅱ號,每次服1片,每天服4次,可在2天內止血。血止住之後,逐漸減量到每天1片,連續服藥20~22天,停藥後2~3天表現出撤藥性出血。

2.更年期功血

止血原理同上。孕激素能促進子宮內膜呈分泌期改變後脫落止血。出血量少的女性,每天用黃體酮10~20毫克,大概在2~3天內即可止血。出血久、失血多的女性要延長治療時間,口服大量人工合成孕激素,止血後慢慢減少用量,方法同上。

還可選擇雄激素治療。雄激素能讓子宮內膜增生好轉;產生負反饋、抑製下丘腦功能,降低ESH、LH分泌量,進而讓卵巢雌激素分泌降低;可提升子宮肌肉和子宮血管張力;緩解盆腔充血,降低出血量。還能促進蛋白合成,進而改善患者全身狀況。不過雄激素通常不能單獨用來止血,可與雌激素或孕激素同用,進而彌補單一用藥的缺陷,還可提升藥物療效,有時還能減少撤藥性出血。月經血量多時,每天肌注丙酸睾酮25~50毫升,連續肌注3天。

也有對某些患者單獨連續使用睾酮,進而抑製其卵巢功能,促進其進入絕經期。具體操作:舌下含服甲睾酮5毫克,每天2次,或口服10毫克,每天1次,連服20天,停10天後繼續同法治療,連用3~6個月。這種方法易操作,沒有撤藥性出血,不過有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肝功損害的患者應慎用。雄激素每月量應當在300毫克以內,防止產生副作用,如痤瘡、聲音嘶啞等。

治療多時沒有效果,或者長時間治療、觀察有困難,或≥55歲的患者,可考慮切除子宮。

3.排卵型功血

通常排卵型功血的患者不會導致嚴重出血,進而影響到健康。

(1)黃體功能不全

小劑量雄激素可興奮垂體分泌促性腺激素、促卵泡發育,進而改善黃體功能。可在周期第5天起,每天晚上口服己烯雌酚0.125~0.25毫克,連續服用20天,再用孕激素補充體內不足,月經周期第20天開始,每天肌注黃體酮10~20毫克,連續注射5~7天。

也可給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療,可促進黃體發育,提升黃體分泌之功。月經周期15~17天起,或基礎體溫上升2~3天起,每天或隔天肌注hCG500~1000IU,連續注射5天。

治療的過程中服用維生素C、維生素E,可提升對治療黃體功能不全的功效。

(2)黃體萎縮不全

治療方法不盡如人意的可采用刮宮止血,每個周期第21~25天,肌注黃體酮10~20毫克,連續注射5天,或口服甲羥孕酮8~10毫克,每天1次,在月經周期第18天起,連服10天。能夠促進子宮內膜全部剝脫。也可試服避孕藥抑製排卵3個周期,停藥之後觀察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