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慮過度很傷肝(2 / 2)

《黃帝內經》中有“思傷脾”的說法,簡單理解就是說一個人的精神心理活動與髒腑的功能存在很大的關係。

其實,不僅是思慮太過會影響食欲,就是不良的心理因素也會造成各種各樣的身體疾病和精神疾病。中醫上認為,月經不調、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心肌梗死、胃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都是與心理因素有關。因為人一旦出現了精神問題,那麼就會導致人體的氣血出現失衡,非常容易誘發疾病。《丹溪心法•六鬱》曰:“氣血衝和,萬病不生,一有拂鬱,諸病生焉。”因此,一定要保持良好的情緒。

我在這裏為大家介紹四種緩解不良情緒的方法:

1.學會放鬆

在現如今快節奏和競爭激烈的社會當中,人們的壓力越來越大,也非常容易引起緊張、焦慮等情緒,從而導致胃內分泌酸幹擾功能失調,造成食欲下降。因此,在平常必須要注意進行自我放鬆。我們每天可以通過冥想、瑜伽放鬆功等方式來放鬆自己。而且還應該有規律地生活、學習、工作,休息時間也要盡量保持始終統一。

在這裏我再給大家介紹一種漸進式放鬆法:也就是把握好“緊張——放鬆——更緊張——更放鬆——再緊張——完全放鬆”的這一原則,對自己的身體能夠從頭到腳進行放鬆。當然,在進行漸進式放鬆法的時候,最好能夠尋找一個相對安靜、沒有騷擾的環境。

2.吃飯時心情要愉快

在吃飯的時候,我們必須要保持愉快,有一個舒暢的心情,這樣更容易促進食欲。如果是生氣,或者是心情不好,或者是大怒、哭泣等情況下,最好不要進餐,更不要勉強進餐,在等到心情平複之後進餐,這樣才不會傷害身體。

3.保持幽默

幽默感對於不良情緒具有強烈的抵製作用,因此,在平常生活當中,我們應該多注意培養自己的幽默感。可以多看看幽默的笑話,多聽聽幽默的段子,多講一些幽默的話,把原本過分認真的自己放鬆下來,能夠用一種玩笑調侃的態度去處理嚴肅的事件。隻有這樣,我們才會活得輕鬆,活的自在。

4.經常散步和曬太陽

當你感到焦躁不安的時候,可以選擇出門去散步,呼吸新鮮空氣,這樣對我們的身體是非常有好處的,特別是能夠讓我們體會到愉悅感。

而且即使是進行短短幾分鍾的散步,就可以讓我們的血液當中的複合胺濃度升高,從而達到平穩情緒,減少焦慮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