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世人皆有生老病死,五行衰竭之時。世界運行莫不如星辰轉換,晨更位移。如此循環之間,更迭皆有順序……
天地初開,混沌歸複於清明。盤古力竭化身為洪荒大地,名為:東勝神洲,南贍部洲,西牛賀洲,北俱蘆洲。而在盤古身化洪荒時又逸出三道清氣和十二道濁氣。三道清氣便是後世的三清與十二祖巫。盤古脊椎化成了支撐天地的不周山,而他的肚臍者成了萬頃血海……
天地之數,有十二萬九千六百歲為一元。將一元分為十二會,每會該一萬八百歲。十二會又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
邵康節曰“冬至子之半,天心無改移。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到此開始有根。
再五千四百歲,正當子會,輕清上騰,有日有月有星有辰。日月星辰,謂之四象。故曰天開於子。又經五千四百歲,子會將終,近醜之會,而逐漸堅實。《易》曰:“大哉乾元!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至此,地始凝結。
再五千四百歲,正當醜會,重濁下凝,有水有火有山有石有土。水火山石土,謂之五形。故曰地辟於醜。又經五千四百歲,醜會終而寅會之初,發生萬物。曆曰:“天氣下降,地氣上升;天地交合,群物皆生。”至此,天清地爽,陰陽交合……
而其中每一會接有一大劫,大劫運行維護天地運行之次序,理清天地間之因果。
子會之時有混沌初劫,卻是指盤古開天地。而此時醜會已終。醜會之時卻是洪荒初劫之始,乃為飛禽走獸之爭。現時卻是寅會始,天地複歸清明,萬物皆有序。
再言那血海之中卻是在醜會之時便孕育一胎盤。那胎盤在血海之中受天地戾氣的滋養,就快要破胎而出了。
血海之中有一山,山中有一洞,洞中有一小潭。小潭底部和那血海相連,互相貫穿。那潭中卻是整個血海中所有戾氣的集合之處。經過一會之後戾氣和那血海在潭底孕育出一個與幼童相似之物。此物通體血紅之色,此時已經眼兒口鼻日漸清晰,手腳之物也已經長成。
話說這一日,洪荒大地之上,三十三天外混沌之中發生劇烈的震動。那震動之處,混沌大片塌陷。而後那坍陷了的混沌處陰陽五行混亂起來。此時天地大道還未完整,因此卻是無有之始也。
混亂的坍陷處,過後飛出一物。此物恍恍惚惚,讓人無法看得分明。剛一出現於混沌之中,天地間就好像出現了巨大的吸力,將此物往那血海引了去……
隨著那物去了血海,洪荒大地之上,下起了淡紅色的血雨。也不知道這個天地是在為什麼落下哭泣的淚水。
說那血海山中那座水潭的底部紅色幼童,仿佛感應到了什麼一般。紅色的小臉是露出一絲淡淡的微笑。就在他露出這個微笑的瞬間,那恍惚之物就落入了幼童的身體裏麵。那物一和幼童融合在一起,整個血海都開始咆哮了起來,那千萬丈高的血浪無風咆哮著。那血海中的胎盤發出無聲的怒吼,開始全力撞擊起那坐大山。
大山在胎盤的撞擊下就好像一個浮萍一般,在血海中漂浮起來。那一個個浪頭更是時不時地蓋過那座大山。一聲劇烈的響聲從那山中響了起來,而後一聲童稚十足的痛叫聲傳出,一道紅光衝出了血海,往那東勝神州地界去了……
那東勝神州位於洪荒大地之東,乃是日出之所在,又於那東海相鄰。其上飛禽走獸無數,乃是洪荒第一大沃野。那紅光出了血海徑直往那東海之濱而去,落入了東勝神州之中。
又是一聲震天的巨響,驚起無數批翎帶羽之輩。一座山頭上被紅光清出了一片空地,飛散的石屑一片白蒙蒙。白蒙蒙之中露出一個幼小的身影。正是那血海之中那個全身紅色的幼童。他就是那道飛出的紅光。隻見他全身****,身上毛發全無,一雙烏黑的眼珠子轉動了下。然後見他往地上一跪,拜了天地四方。
起身看了下四周,和無著片縷的周身,笑著搖了搖頭。甩了甩了細小的胳膊,孩子露出遙遠的思緒……
在那夏天,昏黃的燈光下斜長的街道上,一人躺在地上。那人的腹部被一把彈簧刀深深地插著,猩紅的血液不值錢的流淌而下。生命從來都是最值錢的,也永遠是最低廉的。哪怕一把刀就可以要了你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