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現代女帝番外(2)(2 / 2)

“楚君,出生不詳,何地人士也不詳,史書對他的記載非常少,倒是後世的八卦不斷,那部《戰國演義》裏給了個身份,說是楚地西鄉,不過這是沒有根據的,作者之所以會把楚君的出生地安排在是因為楚君在西鄉活動過,準確來說,是在西鄉營。”

“有野史寫到,楚君與女帝同伍於王起部下數年,日久生情。前半句可以勉強同意,後半句就是胡扯,日久生情,在我看來,女帝與楚君的感情在稷下學宮就有一腿。”

“提到稷下學宮就不得不不提女帝的丈夫,公子晩,齊國最後一任國君,孫尹的徒弟,他這一生完美注釋了什麼叫不作死就不會死,以及得罪女人的後果。在座恐怕都讀過曆史上有名的笑談,公子晩於牗戶見公孫宿,曰:晩赤心相待,君何棄?公孫宿曰:吾騙汝的。”

“公子晩早年見過女帝,傳言是孫尹的原因,兩人針鋒相對,後女帝離開稷下學宮,兩人在見麵是在渭北會盟,此時女帝已為楚王,公子晩還隻是齊國的世子,當時的局勢楚國連吞兩國,國力大增,女帝接受公孫宿的提議,迎公子晩為夫,齊國迫於無奈,隻能答應。有人猜測,女帝早有□□公子晩的心,接受公孫宿的提議隻是一個借口,果不其然,公子晩進入楚國後,被囚於深宮,不見天日。”

“在這裏順便提一提兵家的集大成者,孫尹,這個人雖然打仗很有名,兵書寫的也很好,但他這一生犯了一個大錯,沒有收女帝為徒。戰國最有名的百家上鳳凰台,留下了無數墨寶,唯獨沒有孫尹的,問原因,當時女帝沒有邀請他,再深究,中行卿曾言:孫尹與女帝相約,女帝於稷下學宮講學成功,孫尹則收女帝為徒。不過誰都知道,孫尹的徒弟是女帝的丈夫,公子晩。”

“講遠了,楚君,字若,善操琴,一個標準的藍顏禍水,女帝為了他親手殺了公子羽,同父異母的弟弟,公子晩因為對他出言不遜,女帝發兵滅了齊國,這裏我非常懷疑,因為女帝滅齊國是在294年,而公子晩策劃謀反,誤殺楚君是在298年,中間相差了整整四年,我更加相信,女帝滅齊國早有打算,楚君隻是一個名頭。”

“滅齊國中,公孫宿出了不少力,他以三寸不爛之舌說動了其餘幾國,對齊國袖手旁觀,最傻的像吳國,竟然相信了公孫宿的話,借道給楚兵,結果被班師回朝的楚兵給收拾了。”

“公孫宿這個人很值得一說,傳言得公孫宿者,可統一天下。公孫宿確實輔佐了女帝,統一了整個國家,不過這個人脾氣太差,按照現在的話就是嘴賤,還有就是做事不顧情麵。公子晩謀反一事可以說是公孫宿一手策劃推動,隻為了殺掉楚君,順便給女帝找齊國麻煩正當的理由。不過女帝非常記仇,單從她沒有迎孫尹上鳳凰台一事就能看出,她不但記仇,還很能忍,公孫宿施計殺害楚君,女帝很早就查清了,但是她一直就是忍到了天下統一,萬事安定之後,還找了個別人給她搭的台子上。項家獻了一個琴師給女帝,據說和楚君長得一模一樣,會彈琴,白了頭。不過他們肯定沒找齊資料,楚君不但會彈琴,劍術也是極佳。楚朝大將軍的王起,他曾經說過,不比楚君也,女帝也表示過,她的劍術是楚君教的。抱歉,扯遠了,就因為這個琴師一句話,女帝將公孫宿投入了天牢,沒過幾天公孫宿就被腰斬於市,這其中無人敢出聲,唯一一個能說話的昭皙,在天牢裏見過公孫宿以後就臥床不起,公孫宿去世一個月後,他也病逝了。”

“王朝連失兩位重臣,朝野上下動蕩不已,這個時候女帝就把琴師推了出來,以這個理由滅了項家。曆史界一直有爭議,項家被滅恐怕是在公孫宿計劃之中。開朝重臣被滅了一半,餘下幾位均以莫須有的罪名被殺害,此後女帝才是真正的高枕無憂。”

“這裏八卦一下公孫宿和昭皙的關係,這兩人被稱為楚國雙智。但史書公孫宿和昭皙一直看不對眼,標準的冤家。公孫宿有言:天下之智,吾得半分,皙四也。這句話夠狂也夠傲,而昭皙聽後,並無反對。這樣看來,昭皙是同意了公孫宿的說法。野史記載:公孫宿經常宿在昭皙家中,徹夜相談,到底是不是談人生,我們也無從考證。對了,昭大夫墓的最新消息出來了,確定2號墓墓主為令尹,公孫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