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大師,給我簽個名吧。”
……
我站在高高的舞台上,台下的人們歡呼著。人們都蜂擁而上問我要簽名,我現在可是無人不知的漫畫大師啊。
“陳大師,我想問一下,這是您最新的大作嗎?”一個人拿出了一張畫,上麵畫著一個菠蘿腦袋。
看到這張畫我慌了。“不是,不是。”我連忙說道。
“月月,你看看鄰居家的孩子,什麼都比你好。畫的這麼爛怎麼當大師呀。……”周圍的人都變成了媽媽的麵龐,手裏都拿著那張菠蘿腦袋畫
“啊!”
我從睡夢中驚醒了,原來之前的事都是夢。多好的一個夢呀,之後怎麼就變成了惡夢呢。大師、粉絲、歡呼,多麼美好哇。
夢,也有夢想的意思。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古人相信,做夢總要有原因的,王符就曾說“夫奇異之夢,多有收而少無為者矣”認為做夢總有原因可尋。
做夢的原因主要三:即物理因素,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夢屬於靈魂醫學範疇,是由內外信使的剌激,引起大腦的一小部分神經細胞活動,表現為高層次靈魂的最低水平的意識狀態,當然,它也遵循生物體靈魂三定律,隻是它不被清醒地覺察,也不能控製而已。夢是一種不自覺的虛擬意識。
夢是一種主體經驗,是人在睡眠時產生想象的影像、聲音、思考或感覺,通常是非自願的。研究夢的科學學科稱作夢學。
做夢與快速動眼睡眠有關,那是發生在睡眠後期的一種淺睡狀態,其特色為快速的眼球水平運動、橋腦的刺激、呼吸與心跳速度加快、以及暫時性的肢體麻痹。夢也有可能發生在其他睡眠時期中,不過比較少見。在進入深度睡眠時發生的入睡狀態被認為和作夢有關。
夢,是不現實的。要做就做點現實的,繼續睡覺。
眼睛一閉一睜,天就亮了,因為昨晚那個夢的關係,起床時昏昏沉沉的,就像真的一樣。我一晃一晃的走出房間,一出房間老媽就吆喝。“月月,這麼早就起床了,快來吃早飯,吃完快去上學。”
“不是我畫的,不是我畫的。”我條件反射似的喊道,喊完才意識到貌似不該還出這句話,真的是被昨晚的夢給嚇傻了。
“你說什麼?”
“沒,沒什麼,說夢話呢。”
老媽今早的的態度跟昨晚判若兩人,跟昨晚什麼事都沒發生似的。她沒印象,我可有印象,刻骨銘心的那種。還是要堅持我的理念,能早走絕不晚走,能遲到絕不準時。
離開家的我就想脫籠的鳥兒,享受著大自然的美妙。一路昏沉,一路搖擺,我跟喝醉了似的,昨晚根本沒睡好嘛。被老媽訓完後就已經精神疲憊了,又被自己“精湛的畫藝”所折服,接著是恐怖的惡夢,早上又早早的起來了。今天注定一天沒精神。
我獨自一個人慢悠悠的走在路上,周圍十分安靜,安靜的有點恐怖。一輛車都沒有,刮風的聲音都聽不見,隻有我的腳步聲,我甚至能聽見我的呼吸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