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那個舉報人,他用了變聲器,隱藏身份,還能說出案子各個細節,所以警方懷疑,這人可能是,幕後大boss身邊比較親近的人。至於他為什麼舉報,是出於良知還是如何不得而知,但對警方來說這是一個破案方向。
警方決定釣魚。
索性對外公布,是因有人舉報,警方才準確及時出動抓人,並且取得收獲。但不能說是匿名舉報,要找出一個各方麵都合適的人選作為對外公布的形象,然後透露出這個人之所以知道這麼細,是因為有內線。
這樣幕後主使必然會懷疑身邊的人,有警方的內線。
讓他們內鬥,他們就算不露出馬腳,那個真正的舉報人也必然感受到危險,會主動和警方聯係。
而這個選出來對外的舉報人身份一定要高,讓人忌憚,這樣影響力才會大,讓幕後主使害怕,這遠比直接對外公布是有人匿名舉報更有威脅。
這是一條妙計,陳立還沒有再往下說,紀莫年就明白過來了,“陳警官之所以給我打電話,是因為這個對外公布的舉報人,選中的是我吧?”
“我們開會時想來想去覺得你最合適,一是他們已經誤以為你是舉報人,不如我們順水推舟,第二,你電視台的身份,還有你家的情況。”
說到這,陳立頓了一下,其實選紀莫年做這風口浪尖,局裏開會的時候反對聲挺大的,大多數是顧及紀莫年父親這層關係,到底是領導的兒子,說實話就算警方保護的再好,也是有一定危險的。
但,也正是因為他這個身份,才會讓幕後主使忌憚,會覺得身邊有這樣人的內線,是十分危險的,才會亂。
當然局長也去了省裏詢問過紀莫年的父親,對方自然說隻要有需要,他兒子肯定是隨時配合,這是作為公民的義務。
當時副局長就拍板了,覺得就這麼定了,但陳立覺得,還是需要遵循一下紀莫年本人的意見,畢竟是他要涉險。
“總之,如果是你也能帶起一些輿論給對方施加壓力。就是這個過程應該比較危險,但我們會盡全力保護你的安全,當然這還是要詢問你的個人意願。”
紀莫年有些驚訝,“你們去問過他,那個,就是我爸同意嗎?”
陳立在電話那頭找著措辭,“肯定是同意的,但說還是要詢問你本人。”
紀莫年卻在電話這邊冷笑了一聲,“他才不會這麼說,他肯定會說我一定會全力配合,”
這麼好的為自己掙名的機會,別說危不危險,就算是懸崖,他父親也會讓他跳的,但他已經習慣,並沒什麼所謂,笑出來,“那就沒問題啊,但我能有點條件嗎?”
“什麼?”
“其實還是有危險的對吧,這東西誰都無法保證,畢竟是當誘餌,總要給點實惠的吧。”
“你想要什麼?”
“我想繼續跟拍馮嚴的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