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雖然國家滅亡了,但是蜀漢的朝堂上下,一點兒也不悲傷,反而有些歡喜。
因為大家發現除了沒有了皇帝之外,其餘的人好像並沒有受到什麼影響。至少到目前為止,他們還是該幹嘛幹嘛。
雖然有一些人被剝奪了官職,但是還有很多人在國家滅亡之後第二天,繼續到原來的衙門裏上班去了。
劉禪被軟禁了起來。
蜀中留下來的那些文武百官,都聚集到鄧艾的臨時府邸去辦公了。
“諸位,諸位!今日請你們來,是因為我們收到密報,南蠻諸族欲要入侵南中七郡,對於此事,你們可有什麼良策嗎?”
鄧艾果然派人蜀中的官員了,昨天夜裏趙統才安排人散布的流言,今天一大早,鄧艾就已經和百官討論這件事情了。
但是南中七郡有叛亂,和我們成都的人有什麼關係啊?一時之間,眾人支支吾吾的。
“哼!”
看到這些蜀中大臣們一個個的都畏畏縮縮的樣子,鄧艾很不高興。如果再沒有人答話,他可就要點將了。
好巧不巧,趙概這時出列了。
“啟稟將軍!小人曾經跟隨家父去過南中幾次,對那裏的環境還有些熟悉,如若不嫌棄,小人願意前往南中七郡,效犬馬之勞。”
“汝父何人?”
“家父乃趙統是也。”
“趙統是趙雲的長子。”
鄧艾並不知趙統為何人,旁邊一名親信之人提醒了一下。
聞得趙子龍之名,鄧艾肅然起敬。
趙雲當年在長阪坡殺得七進七出,在曹魏軍中名聲甚盛。鄧艾初聞趙統是趙雲之子的時候,心中還有些猶豫。他盯著趙概看了半天,想從這個儒弱的文人身上看出點什麼。結果,什麼也看不出來。
“原來是長阪坡英雄的後人,頗有英雄之風!好,我準你帶精兵五百,即刻前往南中平息叛亂,沿途官員如有不配合者,可先斬後奏。”
“末將領命!”
交接完令符,趙概就趕緊領了五百精兵出發了。另外一邊,趙盤也和趙府原來的一些親信悄悄的潛伏出城了。至於這些人的家眷,也都暫時轉移到周邊的鄉下去了。
時逢亂世,到處都亂糟糟的,縱然鄧艾謹慎,也沒有發現這些小的細節。
他此刻也無暇顧及這些,因為,他和鍾會的鬥爭馬上就要開始了。
幾日前,他已經將這裏的戰報發往洛陽了。同時,他還讓劉禪給遠在劍閣的薑維寫了一封勸降的密信。
而這時,他卻收到了一個消息,薑維收到信之後竟然直接投降鍾會了。
“鍾會小兒,竟敢與我搶功?!”
鄧艾大怒。於是趕緊上書朝廷,把這次滅蜀之戰的有功之臣全部褒獎了一遍,請求朝廷加官晉爵,並且還建議封劉禪為扶風王用以收攏蜀中民心。
其實遠在洛陽的司馬昭在第一時間就知道了鄧艾和鍾會的所有情況了。司馬昭並不放心鄧艾和鍾會,安排了衛瓘作為監軍節製二人。
鄧艾此番立下奇功,且遠在蜀中,實在是有些難以控製。而鍾會也不是一盞省油的燈。司馬昭安排他們兩人同時入蜀,本來就是想讓他們互相牽製呢。
現在鄧艾和鍾會不合,那是他最樂於見到的。
以防萬一,司馬昭暗地裏又安排了賈充從長安往漢中增兵。
而他本人,也帶著魏帝曹奐從洛陽趕到了長安。
對於鄧艾和鍾會陳奏的大部分內容,司馬昭都準許了。
“聖旨到!鄧艾接旨!”
“臣鄧艾接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征西將軍鄧艾曜威奮武,深入虜庭,兵不逾時,蕩定巴蜀……其以艾為太尉,增邑二萬戶,封子二人亭侯,各食邑千戶。”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鍾會的營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鎮西將軍鍾會思慮周全,戰無不勝,平定安撫西蜀,使得邊疆和平無事……封鍾會為司徒,並封縣侯,封邑萬戶。封子二人亭侯,各食邑千戶。”
這一年的十二月,鄧艾被封為太尉,鍾會被封為司徒。
兩人同時位列三公,一個是武將之首,一個是文臣之首。
這樣一來,鄧艾越發的囂張起來了,而他和鍾會的矛盾也越來越深了。
鄧艾對鍾會這樣一個跟在自己屁股後麵撿漏的人竟然也能位列三公表示非常的不滿。而鍾會則暗中聽從了薑維的建議,有了殺死鄧艾然後在蜀中自立為王的想法。
所有人的謀劃都在暗中穩步進行著。
而另一邊,趙概和趙盤父子二人已經離成都越來越遠了。
“滴!恭喜宿主簽到成功,獎勵南中七郡地圖一張,物品存放在係統空間。”
“滴!恭喜宿主簽到成功,獎勵初級水稻種植技術。”
“滴!恭喜宿主簽到成功,獎勵初級騎射術。”
“滴!恭喜宿主簽到成功,獎勵大力丸一枚,物品存放在係統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