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國在和吳國對戰的這幾年裏,可謂是一直在雙線作戰。
鮮卑禿發部在西北的秦州和涼州引發叛亂。鮮卑拓跋部在北方不停的襲擾。
晉國那邊先後有四個邊郡刺史戰死了。
秦州刺史胡烈戰死於秦州。
涼州刺史牽弘戰死於青山。
涼州刺史蘇愉戰死於金山。
涼州刺史楊欣戰死於武威。
這個時期,中國的東北部主要有兩個部族在活躍。
一個是老牌勢力烏桓部落,一個是後來建立北魏帝國的鮮卑拓跋部。
說起烏桓,其實早些年的時候,烏桓就已被曹操擊敗了。當時遼東的公孫氏也歸順了曹魏政權。
然而,時間推移至曹魏中期,遼東的公孫淵卻作死挑釁曹魏政權的權威,最終導致了司馬懿率領大軍東征。公孫淵又怎可能是司馬懿的對手呢?結果自然是一戰即敗。而司馬懿這個狠人,為了威震遼東各族,竟然在當地屠城並築起京觀。
此外,司馬懿還將當地的三十多萬漢人遷徙回內地。正是他的這一操作,使漢人徹底失去了遼東。
自那以後,遼東成了遊牧民族崛起的溫床,中原政權就再也沒有安寧過。
這時候的烏桓經過幾十年的休養生息,又開始慢慢恢複實力了。隻不過伴隨著他們的是更強大的鮮卑拓跋部,鮮卑人都成長速度更快。
要是任由這兩部繼續發展,要不了多久,這兩個部族就能縱橫漠北,甚至侵吞中原。
但是好在衛瓘及時的出現了。他不光瓦解了烏桓,更是打斷了鮮卑成長的進程,讓鮮卑的崛起推遲了一百多年。
衛瓘在擔任征北大將軍期間利用鮮卑人打壓烏桓人,迫使烏桓人投降內遷,不斷的漢化瓦解,最終烏桓這個種族徹底的從中國的曆史記錄中消失了。
搞定了烏桓人之後,又設計分解了這支正在快速崛起的鮮卑拓跋部。
鮮卑人的首領拓跋力微是一個非常崇拜中原文化的人,他對中原的一切都充滿了向往和渴望。據傳說,拓跋力微活到了令人驚歎的一百零四歲高齡!
拓跋力微深知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他明白隻有通過深入學習中原文明,才能讓自己的部落得到更好的發展。於是,他派遣他的兒子拓跋沙漠汗前往晉國作為人質,並借此機會學習中原的文化。
衛瓘很早就開始關注這個拓跋沙漠汗了。他覺得這個人不簡單,很可能會給未來帶來麻煩。於是,他向司馬炎進言,建議把沙漠汗長期留在中原,以便更好地控製他。然而,司馬炎並沒有完全采納這個建議。雖然他對衛瓘表示認可,但最終還是決定讓沙漠汗回到鮮卑部落。
後來衛瓘又提出采用金銀賄賂的方式離間拓跋部內部,這一次司馬炎同意了。
衛瓘就用金銀去賄賂拓跋部的高官大臣,讓他們在草原散布沙漠汗的謠言,說他將來會成為草原的禍害。那些人嫉妒沙漠汗的能力,自然很願意幹這件事。老糊塗了的拓跋力微竟然在聽了那些謠言之後,下詔把拓跋沙漠汗給殺死了。
衛瓘接著又拿此事大做文章,他又讓人散布新的謠言,說拓跋力微要殺死那些進獻讒言的部落大人為其子報仇。
這些大人們害怕,就領著自己的部族離開拓跋力微逃命去了,鮮卑拓跋部就此被瓦解了。
最後,鮮卑勢微,被衛瓘一舉擊潰了。
就這樣,鮮卑在晉國北部的邊患被衛瓘平息了。
不過,雖然鮮卑人的威脅被衛瓘暫時消除了,但是一個更大的危機卻來臨了。
沒有了強大的鮮卑,匈奴五部又悄悄崛起了。
趙盤知道,要不了多少年,曆史上著名的“五胡亂華”就開始了。
所以,趙盤一步都不敢停歇。他一直在拚命的追趕曆史的步伐,希望能阻止這個曆史悲劇的發生。
泰始八年,吳國和晉國的邊界上發生了一件大事,這件事情給了趙盤新的機會。
吳國皇帝孫皓想讓西陵督步闡前往建業(今南京)任職,這本來是一件很普通的換防安排。
但是由於這時孫皓已經變得喜怒了,步闡極度懷疑孫皓是不是想把他騙回去殺了,於是直接帶著西陵投降晉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