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陛下!我們被趙盤騙了!”
晉朝皇宮大內,張華正在給司馬炎彙報工作。
“那趙盤僅僅派了一個張山帶著一萬騎兵就在秦州牽製住了我們二十多萬大軍,他們實際上是從南麵出兵十幾萬軍隊奪交州九郡去了。”
“這是給我們玩了一出聲東擊西啊?”
“嗯,這回他們占大便宜了,吳國根本就沒有派兵支援。趙盤隻派了不到十萬的軍隊,估計就能拿下交州九郡!”
“哦?那吳國怎麼會不派兵支援啊?”
“陛下,吳國的朝廷好像已經被幾個奸臣把控了!他們隻會給皇帝彙報一些好消息,那孫皓根本就了解不到外麵的實情。”
“唉,堂堂一國之君,怎麼會混到如此境地?”
司馬炎聽到這種情況,心裏有一陣警醒,為君者,最忌偏聽偏信。一旦被蒙蔽久了,確實容易喪失判斷力。
“陛下,臣以為眼下正是我們出兵攻打吳國的好機會!”
“哦?愛卿何出此言?”
“陛下,眼下吳國是沒有調動軍隊。那是因為孫皓根本就不知道趙盤在攻打交州九郡了。如果我們派人去吳國把這個消息捅破,您說那孫皓還會無動於衷嗎?”
的確,孫皓就算再昏庸,他也不可能坐視自己的領土被人侵占的。
到那時,就讓趙盤和吳國去爭奪交州吧,晉國這邊正好搞一個突襲,一舉拿下吳國。
“哈哈,愛卿此言甚是有理!”
於是,司馬炎也開始了準備伐吳了。
當這件事情擺到朝堂上的時候,司馬炎又收獲了一大波的反對意見。
“陛下,張華是奸臣啊!他想讓我們再次陷入戰亂!國家如今好不容易安定下來,不可再起戰端啊!”
賈充第一個跳出來反對,司馬炎不由得皺眉頭。
“賈太尉此言差矣,張大人無非是為國家考慮,是大忠臣!我們如今正好有機會滅掉吳國,為什麼不抓住機會呢?有朝一日,吳國一旦被趙盤拿下了,我們就將更加被動了!”
杜預是一個主戰派,是羊祜留在朝中的代表。聽到賈充反對伐吳,杜預趕緊出來反對。
“前幾年還沒有蜀中之患,單單一個吳國我們都不能打敗。如今多出來一個趙盤,占據蜀中,虎視眈眈。老臣認為,我們還是需要以嚴防西蜀為主。”
荀勖也講出了自己的理由,他的話語引起了一些大臣的共鳴,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就是因為趙盤在蜀中虎視眈眈,所以我們才更應該伐吳!我們此刻不消滅吳國,難道等趙盤拿下吳國以後再來打我們嗎?”
“那好,我且問你,如果我們剛剛打下吳國,趙盤就從蜀中出兵,沿著長江順流而下,我們該如何抵擋趙盤的軍隊?據我所知,蜀中的常備軍隊就有四五十萬,如今他們攻打吳國僅僅出動了不到十萬大軍!其他的軍隊都在幹什麼?”
“還有如今天氣漸暖,江淮低濕,屆時疾疫必起,你們是想得病嗎?”
主戰派有主戰派的道理,主和派的道理。有的人甚至連瘟疫都扯出來了。一小會兒的功夫,這些人的口水都快把朝堂淹沒了。
最後算下來,隻有張華,杜預等少數幾個人支持伐吳。其他人全部都不支持伐吳。
司馬炎坐在龍椅上,靜靜地聽著這些大臣爭論著。
他本來還熱血沸騰的,但某一刻,那種欲望也被澆滅了。
是啊,拿下吳國還好說一些,萬一拿不下吳國,勞民傷財不說,軍心大亂,搞不好到時候還會有亡國之災呢。
打吳國可以,這次一定要做好萬全的準備。
為什麼賈充作為司馬炎的鐵杆擁護者,卻那麼強烈的反對伐吳呢?
晉國的朝廷這個時候有兩股勢力,其中一股是以賈充為首的太子一黨。另外一股勢力則是齊王一黨。
齊王是誰?
齊王司馬攸,是司馬昭的次子,他是司馬昭最喜歡的一個兒子。
另外,他還有一個身份,那就是他是司馬師的嗣子。
這個晉國朝廷有很大一部分勢力是屬於司馬師的。
如果司馬師不是死的那麼早,晉國的這個天下原本應該是司馬師的。
即使司馬師死了,那這個江山也應該是司馬師的兒子的。
不過,很可惜,司馬師死的早並且無子嗣。
當年司馬昭為了權力的穩固,就把自己的兒子司馬攸過繼給了兄長司馬師。並從司馬師手中接過了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