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將軍過謙了,此次平叛多虧了你,朕才得以安心。”
孫皓上前扶起陸胤,拉陸胤上車,與陸胤同乘一車回到建業。
次日,孫皓犒賞三軍,隨即陸胤被孫皓任命為大司馬兼荊州牧,統調吳國境內一切兵馬。
有了這一支生力軍的加入,孫皓感覺自己又行了。
的確,戰場上又出現了新的變化。
司馬炎一共派出了五路大軍,但是琅琊王司馬伷帶領的那支軍隊不知道出了什麼問題,一直都趕不到戰場上。而王渾在消滅了張悌的三萬大軍之後,趴窩在江北不動了。
晉軍目前在戰場上真正打仗的隻有羊祜、胡奮以及王戎這三支隊伍,總兵力還不到十萬。
而陸胤在吳國境內能調動的兵馬也有十多萬。
雖然吳軍人數多,晉軍人數少,但還是晉軍占優勢,因為晉軍有火藥桶的加持,在攻城掠地方麵很占優勢。
“陛下,要不然我們停止伐吳吧!當前西部和北部邊境都不安定,糧食收成也不好,現在伐吳的時機恐怕不對。”
賈充一看到伐吳又出現困難了,就趕緊再次給皇帝司馬炎上奏請求撤軍。
司馬炎隻給他回複了七個字:“君不行,吾便自出。”
這幾個字相當有分量,嚇得賈充再也不敢吱聲了。
開什麼玩笑?好不容易有了這樣一個機會,現在怎麼可能放棄。
要不是北方的亂局實在離不開衛瓘,司馬炎都想把衛瓘調過來。
不光賈充這裏出幺蛾子。羊祜也出問題了,他生病了。
羊祜雖然隻有五十五歲,但這個時候已經滿頭白發了,麵容憔悴,完全不像這個年紀該有的樣子。由於長期奔波於戰場之上,他的身體也越來越差。
由於實在難以支撐長途跋涉,羊祜請求司馬炎把杜預給自己派過去。
杜預是羊祜的心腹,也隻有他能接過羊祜手中的軍隊。
於是,杜預被任命為征南大將軍。
同時,司馬炎還外放馮紞為汝南太守,讓馮紞帶著汝南郡的守軍一起跟隨杜預到荊州就任。
馮紞是賈充的死黨。
這個任命的意圖不言而喻,就是為了節製杜預的。
另外司馬炎還命賈充和楊濟移駐項城,就近指揮揚州的戰事。
且不管晉國朝廷的那些勾心鬥角。
吳國大將伍延率軍擊退了荊州晉軍的進攻,率兩萬大軍駐守江陵。進攻夏口和武昌的晉軍也退兵了。
這一次,吳國丟掉了長江以北的所有地盤,但總算是把關鍵的門戶守住了。
晉吳之戰進入到了一個相持的階段。
“陛下!大喜啊!大喜啊!江陵守住了!夏口也守住了!武昌也守住了!”
一個太監風風火火地闖入皇宮內殿,連滾帶爬地撲到皇帝麵前,滿臉喜色地稟報著這個好消息。孫皓卻皺起眉頭,眼中閃過一絲冷厲,不耐煩地揮揮手。
“拖出去斬了!”
侍衛們迅速上前,將這名太監架起來拖走。太監驚恐萬分,不明白自己為何突然就要掉腦袋了。
他努力掙紮著,嘴裏還念叨著:“陛下……陛下饒命啊!奴婢是來報喜的!”
但孫皓不為所動,冷漠地看著他被拖出了宮殿。
“不過是打退了敵人的進攻而已,這種戰績有什麼值得高興的?”
他心中充滿了對現狀的不滿和憤怒。
曾經的他是何等的心高氣傲?豈會拿這種勝利來尋求自我安慰。
不過總算是獲得了一個喘息的機會。
這次多虧有陸胤及時的帶兵回來救援,要不然此刻自己已經是亡國之君了。
孫皓不知道交州丟了嗎?他當然知道!
隻是他暫時不想去想那些事情。
唉,丟了就丟了吧!現在想那麼多還有什麼用呢?
交州九郡被南中的軍隊占領之後,趙盤並沒有閑著。
他親自去了一趟南海郡。
這一趟行程對於趙盤來說,具有非常特殊的意義,他穿越到這個時代後還從來沒有見過大海呢。
當眾人踏上南海郡的土地時,他感受到了一股清新的海風撲麵而來。遼闊的海岸線、蔚藍的天空和碧綠的海水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
遠處,可以看到漁民們忙碌地勞作著,他們駕駛著小船在海上穿梭,捕撈著各種海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