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他們也沒有辦法問城下的那些晉軍。
喂,你們怎麼不打了啊?
就這樣,經過半個月的努力,張山和南疆總算是把涼州城給守住了。
且不說司馬駿回防,洛陽的司馬炎也很快就收到了前線的戰報。
趙盤不光有從斜穀出兵奪取長安的意圖,而且長江方麵也有兵馬調動的跡象。
根據如今的形勢來看,晉國隨時都有丟掉長安或者荊州的可能。這種情況,讓整個晉國朝堂都頭疼起來了。
“陛下,臣以為當速速派兵支援長安!長安不容有失,長安一旦丟失,無論從士氣上,還是民心上,我們都將受到重創啊!”
“陛下,長安有龍興之相啊,若是被趙盤所占,後果不堪設想啊!”
這是群臣們看到戰報時的第一反應。有人為了引起司馬炎的注意,連傳言讖語都用上了。
“陛下,這趙盤分明是想和上次一樣,在西北佯裝調兵,實際上想要進攻的卻是江南!陛下切不可中計啊!”
“你胡說八道!你沒看那邊已經派兵攻打大散關了嗎?還說什麼佯攻?你見過這麼佯攻的嗎?”
有人主張保衛西北,也有人主張保護江南。
司馬炎麵色凝重地看著手中的戰報,心中也是憂慮萬分。他深知長安對於國家的重要性,但剛剛打下的吳地同樣不可忽視。南方富庶,而北方相對貧乏。如今好不容易統一了南北,他渴望過上幾天平靜的生活。然而,現實卻讓他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一旦決定兩線作戰,如何能夠同時兼顧長安和荊州又將成為了一個棘手的問題。
如果將能打的將領都派往西北,那麼南麵就隻剩下杜預一人了。屆時,如果趙盤從西陵出兵,沿著長江將晉國一分為二,那麼整個長江以南地區都可能會被趙國奪走,這對晉國來說也是不可接受的。
司馬炎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他需要深思熟慮,權衡利弊,做出決策。
“陛下,如今之計唯有速速往長安增兵,加強那裏的防守,才可保證西北不失。同時,長江一帶也需加強戒備,以防蜀軍趁虛而入啊。”
“嗯,愛卿所言甚是有理!”
司馬炎表示認同,可是兵從哪裏出啊?自己手裏要是有無窮無盡的兵,當然想打哪裏都好說。
“陛下,可命王渾率部往長安增兵,保衛關中。同時,可以調動鎮東將軍的軍隊往長江一帶布防,以確保長江防線的安全。另外,可將河北的軍隊往南補充一下。”
然而,這個方案剛說出來,就遭到了汝南王司馬亮的反對。
“陛下不可啊!我們當初就是因為一個偏遠的涼州,把整個西北都拉入了戰場,如今又要因為西北,讓整個晉國都陷入戰亂嗎?依臣之見,陛下需要保證各個地方的兵力部署均衡,切不可因為抽調兵力讓國家陷入更大的動蕩啊!”
河北的軍隊是用來防備草原人和匈奴五部的,豈可輕動?司馬亮擔心因為這樣的調防直接給晉國帶來滅頂之災。
“伯玉,你可有什麼要說的?”
見到衛瓘不說話,司馬炎直接點名了。
自從衛瓘被調回朝堂,就很少發表意見了。他深深的感覺到了司馬炎對他的戒備之心,所以,每次隻有司馬炎特別點出,他才會說上兩句。
“陛下,臣以為一動不如一靜。如果和趙盤全麵開戰,勢必會牽動全國的軍隊布防,那樣於朝局穩定不利。”
“鎮西將軍也是久經戰陣之人,此時想必已經回師長安了,我們要相信他能守住長安。隻要保住長安了,相信要不了多久,蜀軍就自會退去。另外,長江那裏的軍隊調動應該是趙盤故意讓我們看到的。不過,這一處乃是陽謀,不得不防。如果我們不做準備,那麼他從這裏出兵東進就會由虛招變成實招。陛下可讓王渾把軍隊往荊州稍微靠一靠就可以了,防區不用變動,隻需將長江一帶調整為備戰狀態即可。”
“好,那就依愛卿所言,先進行如此調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