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3章 機會(1 / 2)

自認為做好了所有的準備,但是離開還是這樣沒有真實感。因為即便是這個時代,我們不論走了多遠,也還是會有一個被我們認作是家的方向。

父母相繼離開後,我曾擔心過很多事,但是這世界上仍然有我從來無所畏懼的事,比如在一個陌生的城市裏開展新的生活。

我時常想起母親,我很想知道她是怎樣熬過失去愛人的痛,拋下女兒的苦以及在異國他鄉生活的艱辛。我沒有遺憾,雖然沒有能夠親口問她,隻是因為我覺得自己跟母親越來越像,她的一切我好想都可以感同身受。

因為思念母親,我開始讀上個世紀中國詩人的作品,從戴望舒、汪靜之,再到北島和顧城,那個動蕩的時代,我在他們的詩歌中找尋消失的那個時代的精神,我想知道父親母親甚至外公外婆那一代人的所思所想,內心深處,我寄望著能夠通過這種方式讓自己化解憂傷和思念,讓自己能夠得到真正的平靜。

我租住學院附近的學生公寓,這裏沒有亞洲人。大家偶爾聚會,我沒話可說,卻時常把笑容掛在臉上。裝束和長相並沒有我的年齡,集體生活讓我的視野開闊了很多。然後有一天,我收到了同一學院博物館學專業一個羅馬尼亞男生寫來的求愛信。

我把信拿給艾比看。艾比是個地道的英國女孩,她家中世代在倫敦郊外經營馬場,如今在我名下的那兩匹純種馬便養在她家族的馬場中。她的父母與LJ是多年的老朋友。艾比為人落落大方,我們很快成了朋友。

很長時間,我們拿這封信中的隻言片語當成笑話來講,沒有惡意。因為那個法國帥小夥的狂熱很快就退去,在他知道我不是人而是中國人之後。

“別理他!”艾比對我說,“現實中的愛往往不堪一擊,還是幻想中的愛來得更加堅固。”艾比的祖母在上海出生,艾比能說十分流利的漢語。

她告訴我同學議論我的話題。大家說我身世複雜,年齡和過去都是一團迷霧,美麗富有,不可方物,卻甘願獨守寂寞。

“他們沒猜我身上可能背幾條人命什麼的?”我問艾比。彼時我們在海德公園騎馬散步。

她哈哈大笑。

時間轉瞬即逝。兩年後我在倫敦藝術學院的學業即將結束。這期間,LJ在倫敦的時間變得很多,玫紅卻寧願和孩子生活在陽光明媚的佛羅裏達。他們始終沒有結婚。LJ曾經帶新女朋友與艾比的父母一起吃飯。

“那女孩從背影看過去幾乎跟你一模一樣,正麵看,感覺也有七分相似。”艾比事後跟我描述。

安宇在夏天露過一次麵,大部分時間他仍然到處旅行,然後按照老式的方法寄一張明信片給我。明信片是空白的。

典典和秦鳴一直留在苗寨,他們融入了那裏樸實的生活,當地人按照本地風俗為他們舉行了婚禮。隻是典典一直不肯承認自己就這麼嫁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