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鑒賞紫砂壺(1 / 2)

唐心知道自己現在什麼都不可以說,對敵方的底細不明了,說什麼都會暴露自己。反正,一句話,敵不動,我不動。敵動,我才會動,以不變應萬變。這可是我那個警察老爸教我的好辦法。

淩虛子走到唐心麵前站定,“你這個丫頭,什麼時候學會調皮了?走,到爺爺那裏坐坐。”

“哦。”找不到反駁的理由,唐心隻好應承著。原來他是我的爺爺。奇怪,傻妞怎麼會把這麼重要的人物給漏掉了呢?不對,如果他真的是自己的爺爺,傻妞一定會說,她還笨到那個程度。那,他到底是誰呢?望著前麵帶路的淩虛子的背影,唐心頓感疑惑不解,這人?到底是誰呢?

不知不覺間,唐心跟著淩虛子來到了他的住處。那是三間簡單的竹寮。幹淨明亮。竹寮外麵有著一棵古樹,粗的兩個人合抱都抱不過來。張開的枝杈猶如大傘,撐下一片陰涼。樹低下擺放著一張躺椅,躺椅邊有著一張茶幾,茶幾上麵擺放著一套精美的茶具。

一看到那一組茶具,唐心的眼睛便發起了光,哇,好東西耶。唐心跑上前,抓起紫砂壺把玩著,以自己評鑒古物的能力來看,這可是上品耶。沒想到這個看起來一副窮酸樣的老頭居然會有這麼好的寶貝。

“咦?心兒丫頭?你看得出這個紫砂壺不是凡品?嗬嗬,你這丫頭,不是不喜歡茶藝嗎?怎麼會看得出來?”

“誰說我不喜歡茶藝?”唐心反問。“‘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華。’這是北宋梅堯臣的《依韻和杜相公謝蔡君謨寄茶》中描述紫砂茶具在北宋剛開始興起的情景。”唐心簡單的說了點關於紫砂壺的信息。

淩虛子詫異的摸摸胡子,這丫頭居然知道這些?她不是隻喜歡畫畫彈琴嗎?怎麼也會看這些書了?“丫頭?真沒想到,你居然也知道這些?好,你來說說我這個紫砂壺如何?”

唐心抬頭看了淩虛子一眼,考我?嗬嗬,也不看看我唐心是誰?我可是從九歲開始就跟著爺爺到古墓尋寶,爺爺還教了我不知道多少古物鑒賞知識。紫砂壺?小菜一碟!我十歲的時候就知道了。我鑒賞過的紫砂壺沒有一百也有九十了。一個小小的紫砂壺也想難到我?

唐心在躺椅上坐下來,開始說道:“鑒定紫砂壺優劣的標準歸納起來,可以用五個字來概括:‘泥、形、工、款、功’。”唐心用甜膩的童音說了起來。

淩虛子點點頭,示意唐心繼續說下去。自己則搬了個凳子在唐心身邊坐了下去。

“摸紫砂物件就如摸豆沙--細而不膩,十分舒服。所以評價一把紫砂壺,壺質表的手感是十分重要的內容。其次,就是紫砂壺之形,紫砂壺的形狀是存世各類器皿中最豐富的了,素有‘方非一式,圓不一相’之讚譽。如何評價這些造型,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再次,就是”工“了。點、線、麵,是構成紫砂壺形體的基本元素,在紫砂壺成型過程中,必須交待的清清楚楚,猶如工筆繪畫一樣,起筆落筆、轉彎曲折、抑揚頓挫,都必須交待清楚。麵須光則光,須毛則毛;線,須直則直,須曲則曲;點,須方則方,須圓則圓,都不能有半點含糊。否則,就不能算是一把好壺。按照紫砂壺成型工藝的特殊要求來說,壺嘴與壺把要絕對在一直線上,並且分量要均衡;壺口與壺蓋結合要嚴緊。這也是”工“的要求。還有就是”款“了,款即壺的款識。鑒賞紫砂壺款的意思有兩層:一層意思是鑒別壺的作者是誰,或題詩鐫銘的作者是誰。另一層意思是欣賞題詞的內容、鐫刻的書畫、還有印款(金石篆刻)。最後,就是”功“了,所謂”功“是指壺的功能美,紫砂壺的功能美主要有四點,一是,容量適度,二是,高矮得當,三是,蓋嚴緊,四是,出水流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