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橫流英雄本色(2 / 2)

到底是天下人負了他,還是他負了天下?

我負了天下。

我提曹公回答。

負在他命短,沒有一統天下。

—寫與文前

曆史沉澱,星空轉換,曆史的大海中多沉浮,而每一個曆史的英雄,就成為了這段曆史的弄潮兒。三國中才俊百出,從蜀汗的劉關張,諸葛先生,常山趙子龍,到曹魏的夏侯世家,司馬懿,再到東吳的孫權,周郎等。如此之多的才智之士同時湧現在一個時代,讓這一個時代的曆史光彩璿目。

在這場英雄叢生的時代裏,曹操便成了占據人們口水最多的人物。人們對他都褒貶不一,議論紛紜。羅貫中對他是討厭到了極點,在《三國演義》中,將他寫成醜角與小人的形象。而有的人卻對他崇拜不已,認為他的文才,他的政治能力,都是可圈可點。在官場,人們甚至將他與曾國藩看做標準,有官者雲:學遍曹藩,一路升官。可見曹操也並非一無是處的。

成王敗寇,三國最後魏最後還是變身晉,一統天下。雖此天下非彼天下,但是沒有曹家的治國基礎,司馬頤很難最終一統天下。曹操也算最後的勝著,但是可惜歲月總是弄人,在快要一統天下時,他含鬱而終。自古英雄多薄命,曹操也算其中之一把。那句歌詞:我真的還想再活500年。我想正時他當時所要說的把。

煮酒論英雄,平心而論。曹公,英雄也。刺殺董卓的鎮定,揮師北伐的氣魄,官渡大戰的勇武,都是一個英雄所具備的。他當英雄,無愧。三國中,強國首選便是魏,蜀吳隻能靠合作來與之抗衡,無論當時人們怎麼唾棄他,後來人們怎麼鄙夷他,但是在當時,他就是霸主,他就是強者,他就是跺跺腳中國也要震一震的要人。無論他用了什麼手段,無論他殘殺了多少人,但是他在當時就是最大的國家裏麵最大的人。我喜歡一句話,用實力說話,他也正是這樣的人。他不象沛公,用義氣來鞏固統治,他不象吳王,隻講貴族利益,他不講門第,不做表麵工夫,以著他的強大,用實力招攬了一批能人力士,為在三國中稱雄打下基礎,用實力去讓人信服。“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禦之,無所不可。”

——《三國誌·武帝紀》

曹操在三國中,正是最不同與他人的一個。他可謂之真英雄。他的霸氣,他的政治才能,他的文謀武略,都是三國中其他兩個君王所沒有的,這才是帝王之相。他發展生展,廣攬人才,宏觀主持,這都是一個明君所具備的。他未能統一全國,乃他的不幸,也是我們的不幸。

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曹操卻也有著失誤的一麵,但是他也是凡人,都會有錯誤,我們不能因為他的錯誤就抹殺了他的功績,不因他的處世方法就否定他的為人,他對部下,對大局都是看的很清的,他並非奸詐,而是很理性的看到事情的發展態勢,而做出以小犧牲博取大勝利的原則處世。

“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作為一世之雄,曹操也並非一介武夫,除了有武略能氣勢豪邁的馳騁於戰場外,他還有著不俗的文學才能。他的許多詩詞還留傳至今為許多人所共賞。在魏晉乃至整個中國文學史裏,誰人不知“三曹”?隻是,在《三國演義》裏曹操的文學才能似乎常被讀者忽視,也許是因為他在戰場上更顯得光輝四射一點吧?可橫槊之餘以賦詩,曹操,曹孟德,何其瀟灑!在文武兼得方麵,孫劉恐怕也是不及的吧?其他人也是不及的。毛澤東在《沁圓春。雪》中寫到,惜秦王漢武略輸文才,唐宗宋祖捎遜風騷,成吉思汗,隻識彎攻射大雕。然後對對曹操,他都具備了毛主席所概括的條件,論英雄人物,還數曹操。

曹操此生都不順流,他用自己的個性卻挑戰了世俗的眼光,他用個人的霸氣,成就了當時的輝煌。他此生唯一的遺憾,想必都是未能一統全國吧。但是在曆史中行走過,他的英雄形象就留在我們心中,他雖未能一統天下,但是他的治世之道,用人之則,都是人們所見習的。煮酒輪英雄,曆史裏的英雄,非得有曹公。這個橫著走過曆史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