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遊客剛登上碼頭,早已經做好準備的毛利族人,男男女女站在碼頭盡頭。
正式開始跳起歡迎舞蹈,也就是最具有毛利人民族文化的“哈卡戰舞”。
參加“哈卡”的壯漢們赤裸著上身,僅在腰間圍上亞麻織成的短裙。
而姑娘們也是如此,但與男人們不同的是,她們上身還穿兩件用亞麻織成的吊帶。
參考圖
可千萬不要想歪了。
有的壯漢們好握著有一支木質長矛,據傑裏·邁特帕裏介紹,這種長矛是毛利族人在古時候所用的武器,名叫“塔雅哈”。
參考圖
而姑娘們則是手持不同的毛利人樂器進行著演奏。
有響板、笛子和號角。
其中笛子有口笛與鼻笛兩種,號角有木製、骨製和貝殼製的三種。
最特殊的要數他們麵部或多或少的刺青。
男人們的刺青麵積較大,有的甚至覆蓋了整個麵部,而女人們則是在下巴上刺有刺青。
參考圖
刺青在古時候也是毛利人等級和地位的象征。
每一幅刺青圖案都是獨一無二的,在古代它記載了毛利人的職業、地位、家庭、功績等等。
隻見他們表情猙獰的集體起舞,氣勢越來越盛。
壯漢們赤膊露出健碩的肌肉,做出弓步下蹲、雙手叉腰、展開雙臂。
不斷用手拍打對側身體的不同部位等動作,臉上還作出瞪眼、吐舌等等誇張的表情。
同時嘴裏發出短促而有節奏的的大聲呐喊著奇怪的語言。
好在在來到新西蘭前,係統曾獎勵過陳天良毛利人語音,所以他大概能聽懂其喊得是什麼。
Ka mate! Ka mate! Ka ora! Ka ora!
I die! I die! I live! I live!
說詞大意:“我死!我死!我活!我活!”
Ka mate! Ka mate! Ka ora! Ka ora!
I die! I die! I live! I live!
我死!我死!我活!我活!
雖說是聽得懂,但具體意思卻不理解了,什麼死不死活不活的。
搞不懂,是真的搞不懂。
不過在看到華夏來的遊客們,在看到毛利人這獨特的歡迎儀式。
拍照的拍照、鼓掌的鼓掌,顯得興致勃勃的時候,陳天良也就沒有多想。
在表演完“哈卡戰舞”以後,兩名毛利族姑娘,為遊客們端來桃子親手製作的清涼解暑的果汁。
而陳天良這時知道該輪到自己出場了,從容的走到遊客麵前。
不過當他在看到站在麵前的遊客們,齊刷刷注視著自己的時候,心裏還是有些小緊張。
於是他輕咳一聲,緩解下緊張的心情,微笑著說道:“大家好,我叫陳天良,是這座拖鞋島的主人,歡迎大家來到我們美麗的拖鞋島。”
話音剛落“啪啪啪...”一片掌聲頓時響起。
陳天良輕點下頭,繼續道:“這座拖鞋島,因為是我在不久前才剛剛接手,島上的各項設施還沒有完善。”
“在條件上或許不比其他民宿,但我們拖鞋島的卻有著美麗的海灘、天然的溫泉與純淨的牧場,當然還有各種萌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