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峰回路轉雲霽初開(1 / 2)

就給太後來一招圍魏救趙,看他們如何反應。

於是過了沒多久,皇八子衛析言也離奇遇刺了,手段和皇六子衛溯言如出一轍,都是刺客潛伏進宮中行刺,而後放火燒宮,這邊皇八子遇刺的折子遞上去,那邊朝廷裏就開始了遍地的議論。

效果比衛溯言預想的還要好,你想想看,短時間內死了一個皇子,兩個皇子都遇刺差點身亡,稍微有點腦子的人都會懷疑是上麵的人下的令,像這種兄弟自相殘殺是最為人詬病的,根據探子來反的消息,洛陽那邊的大朝廷都震動不小,馬上派了欽差前往衛析言處,而衛溯言這邊的欽差也沉不住氣了,這樣的大壓力下來,查不出案是要出事的。

當然,衛溯言要的就是這樣效果,沒有人懷疑是他串通了衛析言,因為表麵上來看,他與衛析言素日並沒有什麼交往,就是在宮裏的時候也不經常在一起玩,他跟衛析言差了兩歲,他出宮的時候衛析言才十六歲,照常理去想他倆應該互不相識的,誰能知道衛析言與他有另一層的關係。

衛析言的母妃素姬,正是他的母妃壞了事之後,外戚送來的第二個女人。

隻可惜第一個他的母妃被當時的皇後現在的太後下手毀了容,第二個素姬進宮後又不得寵,沒有幫上多大的忙。

他母妃與衛析言的母妃頗有些惺惺相惜的意味,礙於後來太子之爭後宮鬥得凶,兩個人怕被懷疑調查身份,一直告誡自己的兒子不要露出痕跡,其實他們兩個自己都是知道的。

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兩個也不過是棋子罷了。

衛析言很崇拜他會製造機械,也比較聽他的,當他寫信給衛析言,告訴他太後不會容人,不如我們先發製人,讓朝廷裏的人以為咱們受了迫害,這樣太後也不敢貿然下手了。

衛析言那邊活兒做的漂亮,衛溯言很是滿意,他想起很久沒有見自己這個弟弟了,突然萌發了前去拜訪的念頭。

這拜訪比較講究,要是明訪呢,他要向大朝廷上折子,免不得他們又會多想,要是暗訪呢,又需要找一個能夠長久不上朝的借口,要消失上十幾天又避人耳目,需要費上一番功夫。

於是衛溯言便打消了自己這個念頭,改為專心調查冀奉的事,衛溯言在大朝廷上沒什麼眼線,所以從正麵了解不到消息,他隻能不停的派探子從民間打聽,希望能打聽到什麼,因為衛析言那個事情,這兩天朝廷上都是關於皇子遇刺的議論,冀奉那事更不好找了。

但冀奉肯定是出了事情,不然不會回他的信。

衛溯言想來想去,想到了一個辦法,他自己寫了一道折子遞給皇帝,說是他與八弟接連遇害,請求朝廷派軍隊前來保護。

想知道他在吳國幹什麼不是麼?他自己請人來駐紮,給上麵一個問心無愧的印象。

但,不管上麵再派誰來,隻要是掌兵的,一定知道冀奉的近況,這個方法雖然笨了些,可是是現下他能想到最好的辦法。

於是憂心如焚的衛溯言又等了八天,等來了一道駁了他折子的奏章,朝廷不打算派人來。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誒。”衛溯言瞧著坐在對麵的劉梓陽,“劉大人,你看,皇上看來是執意不問我死活了。”

“殿下不要這麼沮喪,洛陽乃都城所在,城中守備本就緊張,邊關又正需要人,沒有兵力前來吳國也無可厚非,根據微臣連日來所查,殿下的吳宮很安全。”

當然安全,這點用不到你來說。衛溯言在心裏回了劉梓陽一句,然後又歎了一口氣,默然不語。

“殿下實在不要太過擔心遇刺之事,現在天下太平,雞鳴狗盜之人必定無所遁形。”劉梓陽很熱切的勸著衛溯言。

衛溯言閉目不答,其實他也很不想每天都對著劉梓陽演戲,可是劉梓陽這個人實在很煩,每天掐好了點等他下朝,等他下朝之後就坐在他對麵對著他瞧,他不說話劉梓陽就不說話,他說話了劉梓陽就附和著說,像是看著他一樣,最煩的是劉梓陽是欽差,和之前的賈予斐等小輩不同,他又不能趕劉梓陽走,鬧的他哭笑不得。

劉梓陽看著明顯不想搭理他的吳王殿下竟也不覺得尷尬,臉皮實在厚到一定程度,連堯樹都要自愧不如了。

堯樹站在一邊正犯困,忽然有小太監一臉慌張的跑進殿裏,附耳到堯樹身邊,跟堯樹說了幾個,堯樹聽了捂著嘴,急急的擺手讓人下去了,然後自己趴在衛溯言耳邊,跟他說了幾個字,衛溯言啪的一聲拍著桌子就站起來了,結果看見對麵的劉梓陽又無可奈何的坐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