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雙毒(2 / 3)

徐安捧了綠頭牌進來,恭恭敬敬跪下道:“恭請皇上翻牌子。”皇帝的手指在墨綠色的牌子上如流水滑過,並無絲毫停滯的痕跡,他似是隨口詢問:“從前嫻妃的牌子……”

徐安忙道:“嫻妃被廢為庶人,她的綠頭牌早就棄了。”

皇帝輕輕“嗯”一聲:“那重新做一個綠頭牌得多久?”

“很快,很快。”徐安聽出點味兒,忙賠著笑,抬起頭覷著皇帝的神色,眨巴著眼睛道,“皇上的意思,是要重新做嫻妃的綠頭牌麼?”

皇帝搖頭道:“朕不過隨口一說罷了。”他的手指停留在“慎貴人”的綠頭牌上,輕輕一翻,那“嗒”一聲餘韻嫋嫋,晃得李玉眉頭一鎖,旋即賠笑道:“皇上有日子沒見慎貴人了呢。”

皇帝重又坐下,看著外頭漸漸暗下來的水墨色天光,懶懶道:“是啊。這些日子都在舒貴人那裏,是該六宮裏雨露均沾,多去走走了。”

李玉有些不解:“皇上方才讓奴才查當年與嫻妃娘娘有關的事,那麼慎貴人……”

皇帝淡淡道:“奴才是奴才,慎貴人是慎貴人。”他想了想:“慎貴人的阿瑪桂鐸治水頗有功績,今秋的洪水又被他擋住了不少。如果南方的官員都會了治水之道,朕該省下多少心思。”

李玉笑道:“皇上不是一早吩咐了慎貴人的阿瑪將治水之法整理成書麼?今兒一早成書就已經擱在禦案上了,想是折子太多,皇上您還沒看到呢。”

皇帝眸中微微一亮,旋即微笑道:“朕得空會看的。你去吩咐慎貴人準備接駕吧。”

李玉躬身告退,皇帝從堆積如山的折子底下翻出一本《治水要折》,仔細翻了兩頁,唇角帶起一抹淺笑,無聲無息地握在了手裏。

連著數日,皇帝都歇在阿箬宮裏,一時間連得寵的舒貴人都冷淡了下去,人人都雲慎貴人寵遇深厚,長久不衰,是難得一見的福分。而另一邊,宮中卻開始隱隱有謠言傳出,說起皇帝又再提起嫻妃,恐要把她恕出冷宮也未可知。

消息傳到冷宮的時候,如懿不過置之一笑,從請脈枕上收回自己的手腕,笑道:“真的大家都這樣疑心麼?”

江與彬微笑道:“宮中本是流言聚散之地,自然會有人在意。”

“那我豈不淒慘?又卷入是非之中?”

江與彬淡然含笑道:“是非何曾離開過小主?越是淒慘之地,越是有生機可尋也未可知。”他將一包藥從藥匣中取出遞給她:“這是包治百病的良藥,小主大可一試。”

如懿含笑接過:“那便多謝了,隻當借你吉言吧。”

這一日午後,是難得的晴好天氣。時近暮秋,也難得有這般秋高氣爽的日子,天空是剔透欲流的藍色,晶瑩得如一汪上好的透藍翡翠。惢心從牆洞裏取過最後兩份菜式不同的飯菜,端過來與如懿同食。

送來的是簡單的素食,不沾葷腥,主仆倆雖然吃得習慣了,但這一日送來的菜色是如懿素來不愛吃的苦瓜與豆芽。她夾了幾筷便沒什麼胃口,惢心也吃了兩口,搖頭道:“都快入冬了,還送這麼寒涼的苦瓜和豆芽來,吃著豈不傷身麼。”說罷隻扒了幾口白飯,便要起身將盤子依舊送出牆洞去。

惢心才站起身來,隻覺得胸中一陣抽痛,呼吸也滯阻了起來,像是被一塊濕毛巾捂住了嘴臉,整個人都透不過氣來。她心裏一陣慌亂,轉回身去,卻見如懿一副欲吐而不得的樣子,麵色青黑如蒙了一層黑紗。

惢心心知不好,一急之下越發說不出話來,還是如懿警醒,雖然痛苦地捏緊了喉頭,卻借著最後一絲力氣,將盤中的碗盞揮落了下去。

淩雲徹和趙九宵酒足飯飽,正坐在暖陽底下剔著牙。趙九宵看淩雲徹靴子的邊緣磨破了一層,衣襟上也被扯破了一道絲兒,不覺笑他:“你的青梅竹馬小妹妹這麼久不來了,你也像沒人管了似的,衣裳破了沒人補,鞋子破了沒人縫,可憐巴巴的。”

淩雲徹蹭了一腳,想起鞋子裏墊著的鞋墊是如懿給的,便有些舍不得,縮了腳橫他一眼:“可憐巴巴?還不是和你一樣。”

趙九宵搖頭道:“那可不一樣。我不做夢啊。宮裏的女人哪裏是我能想的,一個個攀了高枝兒就不回頭了,比天上的烏鴉心還黑,我可招不起惹不起。”

兩人正說話,卻聽得裏頭碗盤碎裂的聲音哐啷響起,都是嚇了一跳,趕緊起身問了兩聲“什麼事”,卻無人應答。九宵亦覺得不對頭,忙打開鎖道:“你進去瞧瞧,我在這兒守著。”

雲徹聽得聲音是如懿屋裏傳出來的,一時顧不得避嫌,忙闖了進去,隻見地上杯盤狼藉,碗盤碎了一地,到處都是碎瓷碴子。主仆二人都伏在桌上,氣喘不定,臉色青黑得嚇人。如懿猶有氣息,虛弱道:“太醫……江太醫……救命!”

雲徹嚇得臉色發白,也不知她們吃壞了什麼,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給兩人各灌了一大壺溫水,用力拍著她們的後背。如懿虛弱地推著他的手,喘著氣催促道:“快去!快去!”

消息傳到養心殿的時候,皇帝正午睡沉酣。李玉得了消息,望著裏頭明黃色簾幔低垂,卻是慎貴人陪侍在側,一時也有些躊躇,不知該不該進去通報。正猶豫間,卻見兩個延禧宮的宮人也急匆匆趕了過來,道:“李公公,不好了,海貴人出事了。”

這一下李玉也著了慌,顧不得慎貴人在側,忙推門進去。慎貴人見他毛毛躁躁推門進來,已有幾分不悅之情,便冷下臉道:“李玉,你可越發會當差了,皇上睡著呢,你就敢這樣闖進來。”

李玉忙道:“回慎貴人的話,延禧宮出了點事兒,讓奴才趕緊來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