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心中無事一床寬(1 / 3)

大智慧與小聰明

2007年初夏,一居士在法源寺發心,來拜見和尚。和尚問:“你在做什麼?”居士回答:“在掃地。”和尚於是對他說:“掃除心意地,名為淨土因;無論福與智,悉且離貪癡。掃地好,掃地能開智慧,要把心裏打掃幹淨。心淨了,就能成佛。”釋迦牟尼的弟子注荼半托迦尊者就是通過掃地開悟成佛的,可見掃地的功德之大。

在佛的眼裏,掃地一事,包含著很大的寓意。它不僅僅是拿一把掃帚,把地掃幹淨,同時,它也喻示著清心、淨心,是在掃除心上的塵埃。佛說人人皆有佛性,每個人的心都像一麵明鏡,隻是為各種是非分別、妄想成見的塵埃所遮蔽,照不出這個世界和自我的本性。若能將這些塵埃掃淨,就能明心見性,覺悟成佛。

我們的心原本很簡單,並沒有那麼多負累與機巧,隻因為在社會裏浸染太久,染上了不屬於自己的色彩。明心,就是要抖落這些不純的色彩,洗淨鉛華,尋回最本真的自己;見性,就是要在無明的迷惘中,收回向外求索的目光,轉回自身,徹悟內心最深處未被汙染的本性。

道光禪師有一次問大珠慧海禪師:“禪師,您平常用功,是用什麼心來修道?”大珠禪師回答:“老僧無心可用,無道可修。”道光禪師就問:“既然如此,那為什麼每天聚眾勸人參禪修道?”大珠禪師說:“老僧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哪裏有什麼地方可以聚眾?”道光禪師覺得很奇怪:“可是你每天確實在聚眾論道啊。”大珠禪師說:“我連話都不會說,如何論道?我連一個人也沒有看到,你怎麼說我度眾呢?”道光禪師這時就說:“您這可是在打妄語了。”誰知大珠禪師繼續道:“老僧連舌頭都沒有,如何妄語?”

道光禪師聽到這裏,若有所思:“難道在這世上,你和我的存在,還有參禪說法的事實,都是假的嗎?”大珠禪師說:“都是真的。”道光禪師問:“既是真的,你為什麼都要否定呢?”大珠禪師說:“假的,要否定;真的也要否定。”這下子,道光禪師就明白了。

禪的機鋒就在這裏。我們認識這個世界時,既要肯定它是真實的存在,又要看到一切事物無常、虛幻的本質。

例如,人是真實的存在,人的存在方式即是身體,而身體是由各種各樣的物質構成,但是若深入觀照人的這具色身,它又是虛幻的。首先,它的存在是暫時的,在時空的長河裏,不過刹那,轉眼間就會消亡;再者,追溯它的物質構成,腦、皮毛,五髒六腑,血肉骨骼由許多化合物和元素構成,再追溯至原子,中子,質子,這個時候大家會發現,身體其實是各種因緣聚合的結果,它的本質仍然是虛幻的。

可見,有些道理,要從肯定的角度去理解,也要從否定的角度去理解。很多人以為我們來到這個世上,是為了盡可能多地獲得知識,得到經驗,然後運用這些知識和經驗去實現自己人生的價值,這當然也沒錯,但隻是人生的一個方麵。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們所獲得的知識和經驗有時也會成為負累,必得放下、清空這些負累,才能繼續前行。

有大智慧的人身心內外都未曾堆砌垃圾,因此能透過現象看到事物的本質,並覺知到所有現象和事物的虛妄本質,讓自己遠離煩惱痛苦。小聰明的人向外求索,因此欲望不息,貪求不盡,心裏住進太多的“魔”,內心世界顯得狹窄擁擠,沒有多餘的空間來容納幸福自在。

為什麼佛這麼強調淨心,把心裏打掃幹淨,正如古德所言:“心中無事一床寬。”若是心中無事,心胸廣闊,對任何事都沒有掛礙,即使屋子簡陋,隻有一張床,他也會覺得世界遼闊,天地寬廣。

大智慧和小聰明兩種境界相比,高下立現。前者內心簡單和豐盈,尋找到了生命的自在之境;後者終生汲汲營營,活得疲累不堪。人人都可以在大智慧小聰敏之間做出選擇,時時清理生活中多餘的內容,掃除內心裏不必要的欲求、不滿和抱怨,讓自己活在感恩和富足裏。

無雜慮掛心頭

很多人不了解佛教,以為佛教講“四大皆空”,就是教人什麼都不做,實際上並不是這樣。釋迦牟尼佛告訴世人,這世間的事物,其本質是空,是無,但他不是讓大家因此而消極厭世,而是希望人們在洞穿這個世界的本質之後,在做事、生活、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心不會被束縛住,不會迷失在事物的複雜表象之中。

為什麼說這個世界的本質是空、是無,因為這世上一切事物都無法永恒,而且最終都會成空,真正認清了這一點,大家在麵對生活中的得失起伏、人際上的是非對錯時,就能多一些豁達,少一些執著。試想,明知道所有事業上的成果,所有名利上的收獲,所有過去或者現在的因緣,最終都會變成泡影,明知所有的執著都毫無用處,為什麼不能更加平心靜氣地去麵對和處理世事呢?

有一個比喻是這樣說的,做事的時候,你的行為要像劍刺過水麵一樣,當你把劍提出水麵後,就再也沒有任何痕跡。這個比喻說的便是心無染汙的境界。心無染汙,意味著事過不留,心不會黏附在任何一件事情、任何一樣東西上。

白天你有一件工作上的事情,很棘手,不好解決,當你盡了全力之後,不論結果如何,都不應該再將這件事放在心上。如果在事後還總是想著“當初我要是這樣做就好了”,或者“這次實在是丟盡了臉,讓我在領導和同事麵前抬不起頭來”,那就等於讓自己蒙受了雙重的苦惱。

在佛教裏邊,現實的痛苦加諸於身,這叫做“身受”,而心裏頭因這現實的痛苦而生起煩惱怨歎,這就是“心受”。假如我們事事讓心被外物染著,那麼我們的心就會時時被牽絆,難以獲得解脫。

有一次,佛陀在王舍城北郊的迦蘭陀竹園,向比丘們問道:“一般人有樂的感受、苦的感受、不苦不樂的感受,有證果的修行者也有樂的感受、苦的感受、不苦不樂的感受,兩者有什麼差別呢?”比丘們於是請求佛陀開示。

佛陀開示道:“一般人遇到生理上的各種苦痛,以及性命上的危機時,心裏生起悲傷憂愁、痛苦怨歎,繼而憤怒迷亂而失去理智。這時,有兩種感受會交相增長蔓延,那就是‘身受’與‘心受’。這種情形,就像中了一支毒箭,接著馬上又中了第二支,成了苦上加苦的雙重痛苦。

“讓他們歡樂,就縱情享樂,成了欲貪煩惱的奴隸而不自知;痛苦時,則生氣不悅,成了瞋恚煩惱的奴隸而不自知;在不苦不樂時,則渾沌不明,成了愚癡煩惱的奴隸而不自知。這樣,當他快樂時,就被快樂所牽絆;痛苦時,就被痛苦所牽絆;連不苦不樂時,也被不苦不樂牽絆著。”

有證果的修行者之所以解脫了苦樂的牽絆,並非因為他們比一般人少了這些遭遇,而是因為他們在麵對任何遭遇時,心都不會被染著。世事人生的苦樂自來糾纏他,他卻不與之相應,不去理會這種糾纏,他的心裏空無一物,毫無掛慮,所以隨順自然,不與生死、得失、起伏對抗,這樣一來,他就不會成為欲望、嗔心、愚癡煩惱的奴隸。

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都充滿了苦樂糾纏,生理上的病痛,心理上的傷害,來自生活、工作、家庭、團體等各個領域的矛盾、問題,感情、人際關係、事業上的種種煩惱捆縛,一刻不息,即使最順遂的人生,也一樣擺脫不了生死之苦。這世間的苦,可以說是避無可避。但是我們至少可以在“身受”苦痛的時候,免去“心受”之苦。

問題來了,煩惱來了,生死來了,該怎麼做就怎麼做,不要把情緒、心情、感受全部賠進去,讓自己得不償失。我們的心不要作繭自縛,即使被外界的遭遇困住了,無路可走,也不必再為自己增添一道心靈的枷鎖。一切都隨順因緣,不與因果敵對,心中了無雜慮,不受鎖縛,遇事則不慌不亂,不急不躁。

想多了,身體就不會健康

出家許多年來,我接待過無數信眾,傾聽過他們諸多工作、生活、情感上的煩惱。聽來聽去,總結出一個規律,很多煩惱,本來並不存在,都是人們自己尋來的。原本生活得很好,吃得飽穿得暖,家人平安,身體也沒什麼毛病,偏要無事生非,尋來許多由頭供自己煩惱憂愁。

我看這世上很多人都活得不快樂。這些不快樂的人,不見得生活得很悲慘,恰恰相反,他們當中的大部分,都衣食無憂,日子過得很平順,那麼不快樂的原因在哪裏呢?想的太多,想要的太多,沒有足夠的智慧去應對欲望,也沒有足夠的能力去滿足這些欲望。所以一方麵看不透欲望的本質,拚了命去追求,另一方麵卻求而不得,這樣一來,生活當然就處處都是煩惱苦悶。

有人問:“人怎樣才能沒有煩惱?”和尚告訴他:“別想太多,活得簡單。”活得簡單,不是說讓你每頓飯隻吃一個菜,衣櫃裏隻掛兩件衣服,而是說,我們可以有一種簡單的生活態度,看清自己,不好高騖遠,不追求能力不及的目標,清減多餘的欲望,淡然麵對得失。

簡單,其實就是不執著,不苛求。如果事事要爭得頭籌,時時要高人一等,任何東西都攥在手心,不肯丟舍,就會活得很苦很累。和尚就曾遇見這樣的人,第一次來見和尚時,說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不能發揮自己的能力特長,心裏十分鬱悶煩惱;第二次來見和尚,理想的工作倒是找到了,卻忽然多了很多人事上的壓力,又訴說職場環境的各種不盡人意,總之仍然很煩惱。如此心態,恐怕不管什麼樣的遭遇和環境都無法讓他滿意。

不滿意有時也是好事,它能催人奮進,努力去改變現狀,可是,倘若無論何時都不能滿意,無論何時都隻肯盯著事物的缺陷看,不曾擁有的時候,很煩惱,等到擁有了之後,同樣很煩惱。那麼,被煩惱壓身也就是咎由自取了。

那些時時愁容滿麵的人,一心隻想著自身的煩惱,很可能就忽略了身內和身外的因緣大體。身外的因緣,包括人我關係,事業上的助緣,生活中的各種起伏等等,身內的因緣,則包括生理上的健康,心理上的健康。

講得明白一點,一個人隻顧自己的好壞得失,心頭掛滿煩惱,麵上愁苦不堪,他的人際關係就會受影響,這樣事業上的發展也會受阻,誰願意總與一個充滿煩惱的人共處、共事呢?生活中,他也會招來許多不好的事發生,比方說,同家人之間發生矛盾,與陌生人容易發生摩擦,也容易招惹來很多小人、惡人,日子就這樣過得一團糟。

一個細處不順,就會處處不順,生活中多的是這樣如鎖鏈一般的因果。把身外的因緣大體斬斷、敗壞了,身內的因緣也會跟著出問題。心理上的負擔太重,堆積的念想太多,人就很難開懷。久而久之,心病了,身體也會跟著生病。你們看那些時時麵帶笑容的人,精氣神都與常人不同,顯得格外活潑健康。反之,若把煩惱堆在心裏,消化不好,呼吸不順,精神萎靡,病痛也就跟著來了。

所以古人養生,最強調養心。心裏頭沒有毛病,身體上的毛病也就來得有限。佛家修行,總說要修一顆清淨心,清淨心也是心中無事,沒有煩惱執著。心裏清淨了,智慧才會跟著生起。有了智慧,你才能夠去應對生老病死,人世無常。

古人養生,還強調一個“少”字,少怒以養情,少欲以養神,少臥以養氣,少色以養性,少食以養胃,少言以養精,都是以“少”養生。要養心,也是同樣的道理,心裏頭放的東西要少,最好什麼也不留存,這樣子就沒有滯礙。

人一旦心裏想的事情多了,就會有煩惱,煩惱纏身,身體就不會健康,病魔就會纏繞著他。這是很直接、很現實的道理。大凡我們去探病,總是勸慰病人要把心放寬,安心養病,這說的就是心的力量。病來了,越是去在乎它,為它所苦,就越難治愈,可見身體在很大程度上為心的力量所左右。反過來看也是如此,把心裏的環境理順了,身體自然健康。

知道太多,會放不下

人來到這世上,要學習的事情很多,學走路,學說話,學知識,學人情世故,學特長,還得學習處理自己與世界的關係,處理自己與自己的關係。年齡越增長,知道的越多。可是,知道的越多,不見得生活得越好。有時候,你知道的越多,可能過得越不快活。

打個比方,兒時,不知世間繁雜,人情凶險,得以無憂無慮;待長大後,知曉這塵世紛擾,世態炎涼,反而多了煩惱憂愁。可見知道的多,不一定是好事。這個世間的一切太過複雜,好的,壞的,善的,惡的,全都混在一起,難以辨個分明。倘若你知道的事情太多,見過的世麵太大,又時時陷入這些識見當中,心裏搞不定它們,不知如何處理,事事都堆積在你的腦中,既放不下,又無法在其中辯明重點和方向,不能用智慧去處理、消化,那麼,這些知識見聞,就會變成你的負擔、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