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中那美猴王在取經路上幾次三番想要擺脫緊箍的束縛,但從頭至尾也沒能如願,直到他皈依了佛門,才將緊箍取下。這個過程很是耐人尋味啊!美猴王未有自己這般際遇,從頭至尾都是太乙金仙,又與七大聖其餘六個分道揚鑣,恐怕他十有八九不知自己是造化神猿,更是“未醒”的狀態,故此參不透緊箍的奧妙。
自己如果真將這金環取下,是不是反而證明了自己已經知道了造化神猿的秘密?如此做法,會不會打草驚蛇呢?觀音催促自己加快取經行程,會不會和這個有關?是不是自己要在未醒之前到西天,才遂了如來心願?
悟空多謀多慮,一想到此事,心中反而淡定了許多,這個金環和緊箍不同,並無那個絮絮叨叨的唐僧在身邊禦使,故此暫時也無多大影響。
他離了洞,去尋後土。後土正與嫦娥閑坐,察覺到洞外有人,便將悟空喚進洞中。後土見了悟空頭上金環,自然頗為驚訝。悟空也未細說內中詳情,自顧自尋個木椅坐了。
嫦娥見悟空進來,一雙妙目便再沒移開,隻緊緊盯著悟空,目光中似有些迷茫神色。悟空看了看嫦娥,感覺頗為奇怪,自己好歹是他們夫妻團圓的恩人,怎麼連句客氣話都沒有?
嫦娥隻看著悟空頭頂金環,一語不發,後土也微微詫異,問道:“妹妹,你怎麼了?”嫦娥一驚,似從夢中驚醒,道:“無妨,我看這金環似有奪人心魄的效用,故而有些失神。”
悟空一聽,便知嫦娥在扯謊,一定是這金環讓她想起了什麼!悟空問道:“嫦娥仙子,在齊天嶺住得可好?”
嫦娥道:“承蒙各位照顧,這裏便是家了,怎麼會不好?”
悟空道:“仙子,怎麼不見你那玉兔?”
嫦娥麵上微紅,道:“一日我帶她閑逛,她鑽入草叢便不見了,我法力低微,尋了許久也沒尋到。”
悟空見嫦娥不似作偽,道:“她若認主,遲早會回來的。”
嫦娥道:“許是住不慣了吧,玉兔也是通靈之物,若想回來,隻怕早回來了,這都過了幾年了,唉!”
悟空又問:“嫦娥仙子,可還有父母在世?”
嫦娥道:“父母?幾萬年前便已沒了。”
悟空點了點頭,後羿說過,嫦娥轉世生於一個小部落中,今世的父母若沒成仙,自然早已不在了。
後土笑道:“悟空,你是來尋我,還是來尋嫦娥妹子?”
悟空道:“隻是閑聊幾句而已。”他對後土道:“後土娘娘,通臂神猿去了哪裏?”
後土道:“他仍在九幽之淵呢。”
“他回那裏作甚?”
後土道:“你們兄弟的事,我哪裏知道?他見了通風便躲得遠遠,是不是有舊怨呢?”
悟空搖搖頭,造化神猿如同一體,怎麼會有仇怨?這時悟空突然想起靈寶道尊說過的一句話“那陰魂本在天地間遊蕩,遇土則入,遇木則逃,遇火則喜”,通風乃是五行屬木,可不正是克土!通臂見了通風便逃,會不會是這個緣故呢?
悟空歎道:“通臂何時才能恢複本來麵目呢?”
後土道:“他入了混元境界,這事便不在話下,那日通臂見了你,性情大轉,你沒發覺嗎?”
悟空道:“我之前並未與他見過幾次,他是什麼性情,我哪裏知道?”
後土道:“你五行禦土之術絲毫不通,自然難與他相知,我和他相處久了,自然能看得出來。”
悟空道:“這性情大轉,是好還是壞呢?”
後土道:“自然是好!通臂先前渾渾噩噩,許多事是自己故意忘卻,隻作懵懂模樣,而今他潛心苦修,已是生機勃勃景象了。”
悟空聞之大喜,這結果豈不正是他想要的?
悟空起身給後土施了個禮,道:“多謝後土娘娘援手。”
後土笑道:“我隻是幫襯而已,若不是見到你,通臂隻怕仍是原來模樣。你才是主心骨呢!我告訴通臂,他若能修成混元之體,我必能助他恢複本來麵目。”
悟空想了想,自懷中掏出三枚金丹來,這三枚金丹是當年出三界時自老君那裏哄來的,一直也未用。
悟空將金丹交給後土,道:“娘娘若有空暇,可將這三枚金丹給他,應能助他修行。”
後土接過金丹,嘖嘖讚歎,道:“果然好丹,我看了都忍不住要吞下去。”
悟空笑道:“娘娘什麼寶貝沒見過,還稀罕這幾枚金丹。”
嫦娥那邊見了這三枚金丹,喃喃道:“這是……太上老君的金丹。”
悟空一怔,問道:“嫦娥仙子,你怎麼認得?”
嫦娥不答悟空,一隻玉手扶住下頜,對後土道:“姐姐,今日頭有些痛了,改日再來與你敘話。”
後土道:“好啊,都隨你。”
悟空看著嫦娥絕美的背影出了洞,心中若有所思。
大鵬威
得知通臂神猿心性大轉,悟空心裏說不出的高興。他以顓頊之身離了齊天嶺,回通天河兜了一圈,見河岸一片慘綠,顏色稍淡,但仍無法過河。
悟空想起一事,便使法術在外麵畫了好大一個圈子,使人不得入內。此舉是防止凡人不知凶險,誤入此地送了性命,也算積了幾分善功。
做完此事,悟空不回陳家莊,反而往西麵飛來,大禹等人帶兵出去也有一日工夫,不知可曾遇到阻攔。
齊天嶺往西兩千餘裏,有一座祭賽國,悟空行到祭賽國以東,隻見一座荒山之中,齊天嶺眾妖兵駐紮安營。
悟空落了下去,尋到大帳之中,見牛魔王、金翅大鵬、九靈元聖三人正在帳中閑坐。一見悟空進來,牛魔王第一個嚷道:“悟空,你來評個理!”
悟空笑道:“又評什麼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