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讚道:“這也是一隻有慧根的老龜。”
哪知烏平卻道:“我等自有法過河,不勞你操心了。”
老龜受了菩薩囑托,怎敢違命,道:“這裏水大浪急,我在河中住了許多年,沒我怕是過不去的。”
烏平現出真身來,撲通跳入通天河中,叫道:“師父,上來吧。”
那老龜見了烏平真身,竟比自己大了幾十倍有餘,怎一個震撼了得。唐僧還不住歎氣,道:“與人結善緣,也是出家人當做的。”
烏平卻是擔心出了意外,故而不叫那老龜幫忙。唐僧上了烏平脊背,行李都放在上麵。悟空與悟慧、白龍馬足不沾地,行在身旁護著唐僧。
烏平下水如履平地,飛也似的向前行去,八百裏通天河,也不過半日工夫便到了對岸。
且說眾人終於脫卻通天河之阻,踏巨龜複登彼岸。
一行四人由秋奔冬,越漠漠林光,看冰水淩淩,正行著時,忽然又遇一座大山,阻住去路。見這山,路窄崖高,石多嶺峻,人馬難行。
唐僧叫了一聲“悟空”。悟空忙上前來,道:“師父,怎麼了?”
唐僧道:“悟空,你看那山。”
悟空抬頭一望,隻見山坳中有樓台高聳,道:“師父也看見山上有人家了?”
唐僧道:“隻怕不是好人家。”
悟空道:“師父說得不錯,卻是凶雲惡氣,不過既行到此處,好歹要去看看。”
眾人冒雪行過崇山峻嶺,眼見那處樓台將近,悟空道:“師父且慢行,我先去看個究竟。”悟空提身來到樓台之前,他定睛仔細查看,這哪裏是什麼樓台,分明是一座洞府,不知被什麼人使法術變作房舍哄人。
悟空想起,昔日在齊天嶺共謀外擴之計時,通風叫赤鬆子與句芒和蓐收三人領軍來到通天河以西金皘山。自己自通天河往西,隻見這一座山,赤鬆子等人哪裏去了?
悟空喚出山神來,問道:“此山叫什麼山?”
那山神也不認得悟空,但也答道:“回上仙,此山名叫金皘山。”
“山中可有妖怪?”
山神道:“上仙,不知你問的是南山還是北山。”
悟空道:“南山如何,北山又怎樣?”
山神道:“如今所在處便是北山,北山有一個金皘洞,洞裏有一個獨角兕大王,本領十分高強。”
悟空一驚,青牛精居然仍在這裏,看來老君也插手了。如此一來,隻怕這金皘山難過了。
“那南山呢?”悟空問道。
“南山妖更多,有三個大神仙,幾月前才來此地。”山神答道。
三個大神仙,那自然是赤鬆子三人了。悟空納悶,他們怎麼與青牛精相安無事呢?於是又問:“都說一山不容二虎,這兩夥人怎麼相處得來?”
山神道:“這個……小神不知。”
悟空道:“他們沒打鬥過?”
山神搖了搖頭,道:“一次也沒見過。”
悟空驅走山神,憑著藝高膽大,徑直入了對麵這間屋子裏。青牛精曾以三件背心使豬八戒犯錯,而今呆子不在,且看看你還有什麼花樣使出來。
悟空心中已盤算好,在《西遊記》中,青牛精雖阻路,但八成是為老君博個麵子,見好就收,並未死心塌地要拆了取經的台;今日逢佛道之爭,這牛兒怕是比上次還要賣力,但歸根結底,老君總不致真叫取經一眾到此為止,若是那樣,隻怕如來便要出麵了。
悟空進了屋子,偌大一座廳堂空空如也,也沒有什麼床鋪,更沒有什麼背心,悟空也沒戳破這個障眼法,走了出來,心意一轉,便往南山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