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神猿中,靈明神猿便是自己、通風神猿站在麵前、驅神聖猿王禺剛剛出去、通臂神猿據說在九幽之淵修煉、興水神猿在北海無疑、聰明神猿替自己取經去了、陰陽神猿……從始至終都沒有半點兒音信,難道通風找到他了?
“陰陽神猿?他是誰?”悟空發現自己的聲音居然有些發顫。
觀音失了蠍子精,心中稍有些鬱悶,她往東邊打了個轉,便又轉回西方來,直至靈山。見了佛祖如來,觀音將自己擒了蠍子精,又被毗藍婆菩薩索去一事講明。
如來微微頷首,道:“好!既是如此,我知道了。”
觀音道:“弟子不敢與毗藍婆菩薩相持,佛祖恕罪。”
如來道:“不幹你事。唐僧離了女兒國了吧?”
觀音道:“弟子一刻也沒耽擱,辭了毗藍婆便來稟告佛祖,唐僧此刻怕正往西走呢。”
如來凝重道:“你去助唐僧過齊天嶺,但要切記,莫入齊天嶺三千裏以內!”
觀音一怔,心中有許多不解,上次如來還說叫自己助唐僧一臂之力好過齊天嶺,現在又改做如此要求。三千裏?這一繞一回,唐僧豈不要多走上萬八千裏路?
於是觀音道:“佛祖,不若我駕朵雲,助唐僧過了齊天嶺。”
如來道:“萬萬不可,即使繞路,唐僧定要一步步走過才行,若偷奸耍滑,怎能看出取經誠心?”
觀音應下道,“弟子這便去!”
如來道:“你大可放心,我派人纏住齊天嶺中妖魔,管保叫你們安然過山!”
觀音施禮辭別如來,出了靈山別院。她心裏著急,唯恐誤了如來交代的大事,行至山門前,卻正遇見毗藍婆菩薩。
觀音無奈,隻得施禮問安,毗藍婆菩薩笑語盈盈道:“觀音來此告狀的嗎?”
觀音暗罵一句,哪有你這般說話的,但也恭敬答道:“婆婆說笑了,我是為取經之事來見佛祖。”
毗藍婆笑道:“玩笑玩笑,取經大事將成,觀音菩薩居功至偉啊!”
觀音道:“不敢不敢,都是佛祖指點,弟子哪裏敢居功?”
毗藍婆歎口氣道:“四大菩薩中,也唯有觀音菩薩能如此虔心向佛,為我空門基業奔勞了。”
觀音道:“婆婆說哪裏話,修積功德人人有之。”她心急火燎要往東麵來,偏偏毗藍婆菩薩今日話多,觀音又不敢失了禮數,於是便說了片刻閑話。
正在觀音強忍性子時,隻聽如來聲音遠遠傳來,道:“毗藍婆菩薩,可否過來一敘?”
毗藍婆菩薩聽如來說話,笑道:“觀音菩薩行色匆匆,想是有事在身吧,老身不敢耽擱了。”說罷扭身飛離了靈山,也不理如來喚她。
觀音勉強露出笑容來,與毗藍婆菩薩辭別。
靈山一日,地上數年,方才被毗藍婆菩薩這麼一耽擱,不知唐僧等人行出多遠了,觀音也顧不得儀容風度,發力向東麵疾飛而來。
唐僧四眾正往西方躑躅而行,忽見西麵一朵祥雲飄來,上麵站定的正是觀世音菩薩。觀音駕雲直至取經眾人麵前,眾人自然拜倒施禮。
觀音在空中已量好了遠近,此地早已入了齊天嶺三千裏以內,便道:“齊天嶺中妖魔厲害,佛祖叫我來護汝等西行。”
唐僧跪在地上,麵如黃土,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滴。觀音問道:“玄奘,你可是病了?”唐僧道:“弟子……弟子心如刀絞般痛。”
觀音仔細探查唐僧內外,並未看出有何異常。她忽地想起如來說的,莫入齊天嶺三千裏之內!難道齊天嶺妖魔下了什麼邪術,唐僧若再繼續向西行過去,還不將小命搭在這兒!
於是觀音道:“此刻起,暫向東退!”
假悟空道:“菩薩,東邊無經!”
觀音道:“我自然知道,但此刻唐僧中了妖魔法術,越向西行便越難捱!唯有先退,再思對策!”
眾人怎敢不聽觀音的話,又調轉馬頭,往東麵行來。
悟空心中已隱隱有了猜測,但他總覺此事太過詭異,故而不敢妄下論斷。
“哈哈!”通風笑道,“你與他朝夕相處數載,居然半點兒也看不出來!”
悟空一下子便知道了答案,唐僧!金蟬子!他是陰陽神猿!一定是他!
強自按捺住心中驚濤駭浪,悟空問道:“你,你怎知道?”
通風道:“神猿既醒,彼此便可遙相感應,你們離齊天嶺也不過兩千餘裏,我自然能感覺得到!”
悟空聲音都有些發顫,道:“唐僧他,他怎麼半點兒法術也不會?”
通風麵上現出悲痛來,黯然道:“你可知道,神猿轉世次數越多,天賦本領越弱,陰陽神猿轉世竟有十餘次之多,今世又不過二三十歲年紀,哪裏還會有什麼本領?”
悟空想起他與唐僧自相識以來種種眼見情景,忽覺七神猿中,陰陽神猿的悲苦尤勝興水神猿無支祁。
深似海
通風見悟空如癡如呆模樣,知道悟空陷入了沉思,他輕輕拍了拍悟空肩頭,便飄然出去,將悟空一人留在洞中。
唐僧,前世曾是如來的二徒弟金蟬子,今世的陳玄奘、取經人,居然會是陰陽神猿!悟空一幕幕回想這六七年光景,從五行山到齊天嶺,一路行來,唐僧種種反常表現,慢慢在頭腦中串成了一條線。
無支祁曾道:“陰陽神猿,懂人事,曉生死,辨禍福,善避死延生。”唐僧呢,十世修行的好人,吃他一塊肉能得長生!這會不會與陰陽神猿的避死延生術有關係?
天下芸芸眾生何止億萬,十世修行的好人恐怕也不止唐僧一人,若如此便可長生,那世上長生不老藥豈不又多了一種?為何取經之前天地間未有此傳言,直到唐僧出現,才有這一直指唐僧肉的謠言出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