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不明如來說的意思,隻諾諾稱是,如來道:“我再傳你一篇口訣,唐僧若也有反意,不願取經,你便誦起這篇口訣,管教他一步不停向西行來。”
觀音忍不住問道:“唐僧身上也有箍兒?”
如來微笑道:“不是箍兒,你且記好了。”如來將這篇口訣傳給觀音,口訣也隻數十字,但都是稀奇古怪的文字,觀音將其默記在心。
如來道:“那些不識時務的,若要逆我,我叫天下人逆他。”
觀音心中一凜,這話是在警示自己嗎?
如來又道:“你且去吧。”
觀音強作笑顏忍住心中忐忑和不悅,拜辭了如來。如來這一番話說得匆忙,觀音當時也不及細想,現在回味起來,實在是句句深意。
如來若不說,自己還道那三個箍兒仍在黑熊精三人頭上,卻不知已被人暗中毀去,而悟空頭上的金環,倒似和這三個箍兒是同源之物。元始大天尊自然不會將那幾個箍兒當回事,必定是悟空頭頂的金環才使得他老人家出手,悟空啊悟空,這隻猴子當真不容小視,他和三清竟有如此密切的關係,或者說,三清雖居於幕後,但對造化神猿之事卻始終密切關注著。
如來說獅駝嶺妖怪絕不敢傷唐僧,那三個箍兒又都在齊天嶺被毀,這麼說來,悟空和齊天嶺中人自始至終都是站在一處的,隻是齊天嶺多次阻唐僧取經,悟空敢情都是假打,他做戲倒也真有一套。
如若是這樣,獅駝嶺之難,難保不是孫悟空出的主意,難道他真要不走了嗎?他若不走,唐僧還走不走?一個靈明神猿,一個陰陽神猿,一個當年的龍樹菩薩,一個前世的金蟬子,他們都和佛門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實則卻是刻骨銘心的仇恨……
觀音想到,如來之所以傳自己這篇口訣,定是看出唐僧取經之心將有大變,這才未雨綢繆以備不測,而真到了這時,自己該不該念出這篇口訣呢?
再想到如來的那句警示,觀音直有不寒而栗的感覺,如來和藹時如慈祥老者,但若發起脾氣,一句冷冰冰的話便能叫人如墜冰淵。罷了罷了,眼下還未翻臉,還是依照佛祖吩咐去做吧。
觀音忽然有一種異樣的感覺,自己之前讀的許多佛經玄妙法文,真到此刻,卻半點兒派不上用場,便連自己這個人,都如無根浮萍一般,稍有風浪,便不知漂向何方了。
悟空和通風在一旁靜靜坐著,隻待唐僧醒來。悟空一直在想一個問題,那便是,唐僧若醒來,他知道自己是陰陽神猿,但仍是人身,會是如何反應,他能變回原來的猴身嗎?
他將心中疑問說與通風,通風道:“今世已定形了,如何能變回來?縱使陰陽醒來,他也仍是如今模樣。”
悟空暗暗想到,唐僧生為人形,應是被如來施了秘法的緣故,但也與他自身虧了許多造化之精有關。自己前世也是龍樹菩薩,但經玄女解救,將自己置於洞天福地九竅八孔石中,今世才得轉世為猿。唐僧若不補許多造化之精,恐怕即便來世也難還本來麵目。
悟空又問通風:“他幾時能醒?”
通風搖搖頭道:“陰陽神猿體質太弱,急不得。”
悟空道:“既是如此,你在此守著吧,我去尋英招和泰逢,問些事情。”
悟空來到主洞中,牛魔王見悟空出來,嚷嚷道:“藏哪裏去了,快來喝酒!”悟空瞪他一眼,這當口許多大事等著做,還有心情喝酒?
悟空來在英招麵前,道:“二位委屈了。”
英招知道悟空是麒麟的救星,對悟空頗多尊敬,道:“無妨,左右閑著無事。”
悟空問道:“這一年有餘,觀音都做了何事?”
英招道:“都是尋人。觀音叫我倆如何辨別五行體質,叫我們在四大部洲到處找尋。”
悟空點點頭,果然還是在忙碌大五行靈血陣,於是又道:“那二十五人可都湊齊了?”
英招頗為驚異,問道:“湊齊了,隻是……你怎知道大五行靈血陣?”
悟空笑道:“我早就知道,觀音行事對你二人可有避諱?”
英招道:“觀音控製我倆,因此看管也不是甚嚴,這段日子以來,我倆逃脫機會數不勝數,但若不知觀音秘密,豈不白忙一遭。”
悟空又道:“那大陣布在何處了?”
英招露出為難神色,道:“我隻知是南海之內,陣法在海底一座宮殿之中,具體方位麼,我也從未去過,故而不知。”
泰逢插一句道:“我們兩個也有心去尋,但南海浩渺,實在找不到。”
悟空暗道,十有八九便在那座自在宮中了。他想了想,南海自在宮隻有自己和通風去過,若要去毀了那陣法,自己是絕不能拋頭露麵的。通風對陣法甚是精通,又認識路,他去再好不過,隻是唐僧未醒,不知將有何變故,此事還是暫且擱下吧。
悟空對英招道:“倒也不急——”忽然耳邊傳來通風傳音:“他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