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網絡新聞的特點
網絡的出現與發展,打開了新聞傳播的新局麵。在網絡新聞傳播領域,信息技術的傳播方式、信息接受的環境條件、傳播者與受眾之間的關係與傳統的新聞傳播相比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網絡擁有了未曾有過的種種信息傳播優勢。
一、快捷性
印刷報紙要經過文字的錄入、圖片的掃描、製版印刷到最後發行等一係列環節;廣播電視則需要前期攝錄、後期製作等環節。網絡新聞的製作環節不像傳統媒體那樣複雜,直接在電腦上製作後便可以送上網絡投入傳播。與傳統媒體相比,網絡新聞傳播是即時的,其時效性不是以天計,而是以小時計,對國內外的各種新聞即時發表言論,一般傳送出1小時左右即可上網發表。2000年7月13日22時15分,北京以56票獲得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東方網是在22時20分發出了快訊,22時40分,就發表《那一刻,我們贏了!》一文;14日零時01分,發出了《讓我們相約2008!》一文;14日13時01分,發表《為祖國喝彩》;14日13時02分,發表《楊瀾的淚水》;14日17時27分,發表《在巴黎度過曆史時刻》;14日22時14分,發表《衛星背後》。在24小時中,東方網對北京申奧成功一事連續發表了6篇新聞報道和評論,這對傳統傳媒而言,是不可想象的吳興人:論互聯網政論的勃興對傳統媒體的挑戰新聞記者,2001(9)。
二、海量性
新媒介由於沒有時間和空間的限製,所以可以向受眾提供巨大的信息資源。並且由於新媒介的網站通過超級鏈接與其他網站建立即時的鏈接,則近一步擴大了信息容量。因此,網絡新聞的容量之大,題材之廣泛,文章形式之多樣,是傳統傳媒無法企及的。互聯網是信息的海洋,某些新聞網站每天甚至可以上傳上千條新聞。一份調查報告顯示,426%的網民將獲取信息作為上網的最主要目的。新聞信息在裏麵占了很大的比例。人民網於1997年1月1日開通,已經成為國內信息量最大,更新速度最快的媒體網站之一。它囊括了《人民日報》係統的11家報刊的全部信息,並根據時事報道及時需要推出新的信息。每天從淩晨4時到21時更新15次新聞。目前存有18MB(兆)約900萬漢字的數據量,最高的一天的流量達到40GB,相當於200億個漢字的信息量。
三、交互性
傳統傳媒的信息傳播基本上是單向的,即傳播者通過一定的傳播工具,麵向廣大的受傳者進行一對多的傳播,來自受傳者的信息反饋是少量的。傳統傳媒就某一問題展開的討論,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看成傳媒信息的交互傳播,但這種交互傳播是在一段時間內完成的,在時間上是滯後的。網站轉發新聞和網站原創新聞,大大提高了網站與用戶之間的交互程度,比傳統傳媒與受眾之間的交互來得方便、及時。但網絡用戶之間以網絡為“中介”的言論交互,更能體現網絡傳播交互性的一麵。同時,由於網絡傳播的匿名性,人們可以隨心所欲地在網上發布自己認為有用的信息,這些信息可以是傳統媒體未予披露的新聞內幕,也可以是傳統媒體眾多信息的集納甚至個人的所見所聞等等,這使得過去大眾傳媒組織所特有的把關“特權”開始為廣大的公眾享有;由於網絡傳播的交互性,人們在網絡上接收信息的同時又是信息的發布者,這種傳媒與受眾的雙重身份使得廣大公眾與傳媒組織形成了一種良好的“共動”,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信息表象化、知識匱乏化現象的發生。
四、自由性
從新聞傳播的角度說,傳統傳媒的新聞傳播,受眾也有他的自由性,但這種自由是一種相對消極的自由,主要是在被動接受基礎上的選擇、獲取、使用的自由,報紙、雜誌的讀者來信、群言專欄也罷,廣播、電視的熱線電話、受眾訪談也罷,它們所提供給受眾的言論空間、傳播自由是有一定限度的,受眾主要是在這個版麵與那個版麵、這個波段與那個波段、這個頻道與那個頻道所傳播的信息裏選擇接受,如果要表達意見往往受到較嚴格的製約,時間和空間以及技術層麵的要求如版麵空間、頻道容量、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水平等,限製了受傳者的參與。相比之下,網絡傳播的自由性是一種相對積極的自由,是主動參與基礎上的傳播的自由,網絡用戶幾乎可以就任何新聞事件或社會問題發表或交流意見,作為一種意見信息一般都能進入網絡空間。另外,網上的自由對話的背景是虛擬的,與實際生活中的自由對話尚有相當的距離,這也加大了網絡傳播的自由性。
五、覆蓋廣
傳統傳媒的新聞傳播尤其是紙介質傳媒的新聞傳播,要做到跨國界是不容易的。譬如說,迄今為止中國內地不開放港台及海外報刊市場,通常采取機關、單位內部訂閱的方式,一般人很難接觸到這類出版物,但現在隻要成為互聯網用戶,就可以隨時調閱港台及海外新聞網站,也就是說,足不出戶就可以看到港台及海外大量的報刊,甚至可以收聽、收看廣播電台、電視台播出的音頻、視頻新聞節目和其他節目,包括各種分析評論等言論傳播內容。在世界的任何一個地方隻要能上網就能看到關於中國的信息,真正做到“讓中國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中國”。同時,人們在網絡上發布的信息可以更快地傳達到世界的各個角落,通過彼此之間的信息交流以尋求一種社會認同,這種認同反過來又會帶動越來越多的人投身到網絡中。
六、多媒體的表現方式
傳統媒體通常采用一種或幾種信息形式,報紙通過紙質媒介利用文字和圖片傳遞新聞,廣播以聲音發送信息,電視借助畫麵播放節目。網絡新聞融合文字、聲音、圖像為一體,打破了視覺媒介、聲音媒介、閱讀媒介之間難以逾越的鴻溝,使信息傳播更加形象化、直觀化和立體化。多媒體的信息呈現形式給網絡新聞傳播帶來了新的麵貌。多媒體的信息形態有效地發揮了信息互補的優勢,不同的信息形態有不同的展現事物的能力。各種形態的信息通過從不同側麵,調動不同的感官充分展示一個事物。
七、超時空的鏈接方式
互聯網站是通過www傳播信息和提供服務的。www是基於超級鏈接的信息服務係統,具有創建、編輯和瀏覽超文本文檔的功能。它主要由網頁組成,數以千萬計的網頁包含了彼此鏈接的指針,從而形成一個全球性的樹枝狀的信息矩陣。綜合性門戶網站構建的信息平台,同樣是以鏈接的方式來把所有的信息和知識串聯起來,基本上所有關鍵詞都能夠鏈接出更多的信息和新聞。網民能夠在瀏覽當前信息的同時,根據自己的需要尋找新聞背景、相關信息等附屬資料。這是傳統新聞媒體難以實現的一個功能,顯示出較強的優越性和進步性。
第二節網絡新聞的寫作
一、網絡新聞的類型
(一)網站轉發新聞
有些新聞是Web網站從傳統傳媒上複製過來,在內容上沒有自身的原創性,在形式上保持了傳統傳媒尤其是紙介質傳媒的新聞特點,把網站作為意見性信息發布平台,便於網絡用戶獲取接收的信息集納。其中,從事登載新聞業務的綜合性門戶網站(簡稱門戶網站)搜集各家傳統傳媒的新聞加以轉發,由新聞機構設立的新聞網站則往往還要轉發作為其“母體”的專業新聞機構的新聞。這種新聞傳播方式,充分體現了互聯網對傳統傳媒的融合,使威力強大的傳統傳媒的新聞傳播更加如虎添翼。
(二)網站原創新聞
網站的原創新聞又分為三種形式:一是指獨家的、第一手的,網站記者自己采訪寫作的新聞報道。二是指通過重組新聞資源和重新編輯改寫的新聞報道。此種意義上的原創新聞是網站記者整合其他媒體的有關新聞報道和新聞資源,而重新編輯改寫的新聞。宋春陽、孟德東、張誌攀著實用新聞寫作概論上海:複旦大學出版社,2004295所謂信息整合,是通過信息的排列次序和結構形式的組合,達到信息增值的目的。就是著眼於多信息在時間和空間上的相互關聯,通過對龐雜信息的提煉、加工再生出新的信息。三是指該新聞利用網絡傳播的優勢,製作出的適合網絡信息傳播規律,與傳統媒體的報道方式、方法在形式上有差別的新聞報道。
在這裏我們需要指出的是網絡上的原創信息是比較匱乏的。這在互聯網尤其是一些門戶網站上表現得特別明顯。我國目前不允許門戶網站擁有獨立的新聞采訪權,門戶網站上的新聞以及其他信息大多是從傳統傳媒上“舶”來的產品。如果說傳統傳媒是新聞產品的加工廠,門戶網站則是貨全量大的信息超市,隻不過是把信息產品碼放得比較整齊,更加便於用戶使用罷了,難以改變內容“空殼”的現狀。有人戲稱ICP(InternetContentProvider,網絡內容提供者)為“InternetCopy&Paste”(網絡複製和粘貼)、“InternetCopyProvider”(網絡複製提供者),反映了網絡傳播中原創信息匱乏的狀況。新聞網站在這方麵的情形稍好一些,現有體製的采訪特權,實力雄厚的采編隊伍,科學規範的采編流程,保證了新聞網站上原創信息的比例。但新聞網站也要吸引盡可能多的用戶的注意力,都朝著大型的綜合性網站的方向發展,網絡的超大容量使它不得不轉載其他傳媒的內容,從而使網站上原創信息的比例相對減少了。
二、網絡新聞寫作的主要方式
(一)標題的合理運用
與報紙相比,網絡媒體標題的作用更為顯赫。讀者讀報紙能在同一時間、同一空間看到新聞的主標題、副標題乃至主體新聞的提要等內容。因此標題製作可以調用各種文字技巧。而網絡傳播則不同,目前新聞媒體網站為了增大信息容量通常采用新聞標題集中組合的引導式版麵布局。讀者看網站首頁往往隻能看到標題。網絡新聞的標題和正文是分層的,重要新聞標題都集中在主頁麵上,以列表的形式出現。因此新聞標題已經成為受眾決定是否閱讀新聞內容的第一決定力。在脫離正文的情況下,作為導讀頁的新聞標題如果采用虛題可能使讀者看不明白,也就影響了點擊率。另外對於廣大網民而言,由於上網費用、作息時間的原因,他們上網閱讀新聞的時間一般不會很長,短時間內盡快獲知重要新聞才是他們上網瀏覽的重要目的。有學者曾經指出:“如果說當被稱為新媒體的網絡的出現,對包括報刊和廣播電視在內的傳統媒體造成較大的威脅和衝擊的話,那麼據此有一個判斷是樂觀的,這就是起源於印刷媒體且目前仍主要在印刷媒體上發揮作用的新聞標題將在互聯網上更為強大地表現出其功能。在廣泛鏈接造就了大容量的信息儲存,空前快速的信息傳播同步通達世界各地且具有可逆性的互聯網上,受眾憑什麼快速而準確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新聞信息?答案隻有一個:新聞標題。”何純20世紀新聞標題的演進與意義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6)所以在網絡新聞中標題一般為實題,即直接向讀者呈現新聞的主要內容,如實地擺出事實。標題是用來吸引讀者來點擊內容頁的文字鏈接。一般采用含有新聞六要素的實題,20個字左右。提要是用更多的文字來吸引讀者點擊內容頁。一般采用內容中最精彩的一句話。網絡新聞標題製作有以下一些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