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黑作坊(1 / 2)

忙碌的時間總是過得很快,等到張可再次輕鬆下來的時候,cd區的房子已經建好了大半,東街的老人在街道上種了一些小樹,就開始憧憬起來以後在樹下乘涼的樣子,臨時避災區已經沒有多少人了,都已經歡歡喜喜的住進了自己的新房子裏。

cd區的人早就已經習慣了張可的存在,並且對張可抱有極大的敬意,甚至在東街的一處風景最好的地方,居民自發的為張可建了一所庭院,和自己的房子一般,盡管張可並沒有住進去,可是那所房子仍然為張可留著。

張可仍然住在避難所的帳篷裏,倒不是說帳篷裏比自己的新房子還要舒服,隻是張可覺得如果自己住進房子,還有災民住在帳篷裏的話,那麼就顯得自己很不稱職,很不利於自己接下來的工作。

縣令大人對於張可的高風亮節很是欣賞,也要向張可一樣搬出衙門,被孫思邈說了一頓這才作罷,畢竟兩個人的職責不一樣,張可負責的是災後重建,和災民住在一起無可厚非,縣令除了災後重建,現在至於已經恢複了好多,所以好多事情都要在縣衙坐鎮才行。之與孫思邈,一開始的幾天老道士非常的忙碌,不過現在已經輕鬆下來的,每天除了研究張可說過的關於醫學的事,剩下的就是教育吳迪了,這孩子底子太薄,需得好好管教才行。

由於災後反應有力,應對方式得體,白s縣算得上是最早從地震中恢複過來的地區,這梯田縣令天天笑嗬嗬的,即使是看到作奸犯科的人都擺出一張笑臉,之後照罰不誤,刺史的嘉獎令已經在路上了,升官就在眼前的事。

張可每天除了查看自己的重建計劃之外,其他的時候都在讀書,雖然張可自認為自己賬務的隻是在唐朝生存下去並不是很難,可是真的要徹底融入大唐,首先應該做的就是熟悉唐朝的文化,作為一個穿越者,氣勢最為理想的朝代應該是宋朝,那是個飲食文化發達,理學發達的時代,出了民族自信上可能會有損失(宋朝時候最大的國家應該是北方的遼),其他的條件都適合穿越者的風流傲世。

至於唐朝自然也就差了好多,且不說生活上要差上好多。單單是製度上的限製,還有唐人特有的傲慢,如果不好好的了解一下,弄不好就是一個很悲慘的下場。如果張可不看書,不聽孫思邈說都不知道,唐朝的皇帝應該是有胡人的血脈,也不知道這個時候的大族是如何的強勢,就算是李世民這個千古一帝,麵對這些大族都要小心應對,隋煬帝到想過削弱這些大族,然後就是天下大亂,皇帝讓別人家來做了。

一本禮記就夠張可細細讀上好幾天的,至於裏麵的意思,倒也能知道一知半解的,要是再具體一點的話就不行了,跟孫思邈聊天的時候發現孫思邈各種引經據典,讓張可羨慕了好久,不過一想到老道士衝小時候一直看書看到現在,也就釋然了,反正讓張可花那麼長時間讀書他是做不到的,也就羨慕一下罷了。不過再參照一下吳迪的學習進度,張可就覺得自己還能搶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