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1(1 / 2)

王少川以前的笨法子白了,就是量變產生質變,質變了,雖然王少川一直搞不清楚為什麼會產生質變,但總歸是向更高的等級,進行良性的變化,也就是氣態變液態、液態變固態了。

現在嘛,既然沒有那麼多仙石好用,自然就要研究研究,氣態是怎麼被凝煉成液態的?然後就好入手解決問題了。

退一步講,就算這個問題還是搞不清楚,王少川也無所謂,他又不是為了研究質變而修行的,更不是追求什麼長生不老而修行的。的俗氣點兒,他就是為了讓自己變的更強大更厲害,才努力修行的。

隻有自己變得很強大,才能享受到數量更多、質量更高的PP。當然,目前的短期目標,就是為了應付伽羅宗的追殺,爭取在三大門派當中謀求一個可以回轉騰挪的位置,為自己爭取最大限度的籌碼。

有了這樣的目的,王少川的修行就輕鬆了很多,他也明白自己修真菜鳥的底子,所以修行的時候目的性很強,決不刨根問底,以實用為原則。

將心神沉入紫府,王少川近距離地觀察著金丹。

類似的觀察,王少川平日裏都已經不知道做了多少次了,但他並沒有因為熟悉而放鬆下來,每次都是聚精會神、全力以赴,這次當然也不例外。遺憾的是,結果也沒有例外,他看了很久也沒明白什麼。

既然觀察金丹看不出什麼問題,那不如直接觀察丹氣了。

王少川突發奇想,也不管自己的感知隻能勉強跟上金丹丹氣速度的事實,結果是費勁巴拉了半,一點兒的收獲也沒有。

王少川忽然又想到,既然上次他能夠吧丹氣的速度降低下來,那麼這次為什麼不能照做呢?等金丹丹氣的速度降低下來,感知的相對速度不就快了嗎?那不就可以從容地觀察了嗎?

於是王少川按照上次的法子,重新把金丹丹氣的運轉速度給降低下來,同時聚精會神地凝聚感知,仔仔細細地觀察著丹氣。這下他發現了,金丹丹氣的氣態和之前內力的氣態,組成結構還真是不一樣。

以前還是內力的時候,能量的微觀構造呈現一種絮狀,就像是上的白雲,直接充斥在經脈當中,而非宏觀外表所展示的那種均勻的氣態,這明,絮狀大分子結構才是氣態內力的穩定結構。

前些時候在艾姆夫人之墓裏時,王少川在幫助柳含煙三人淬煉經脈、凝煉內息的時候,觀察他們的真元力後發現,真元力的微觀構造也是如此,和他當初的內力在微觀構造上並沒有本質區別。

如果非要兩者有區別的話,大概就是在同等的體積單位裏,內力的密度遠遠大於真元力,而且內力的每一個穩定結構的絮狀氣體,都比真元力來的大。

由氣態凝煉成液態以後,情形也是這般。

從宏觀外表上看,內力和真元力都是均勻的粘稠液體,像是水銀一般。但是微觀構造上,完全不是均勻的,而是若幹個水滴凝結成一個蜂巢似的一團,內力和真元力皆是如此。但是並非直接充斥在經脈當中,而是被奇妙地包裹在一層氣體當中,在經脈中運行移動。

和氣態時一樣,內力和真元力兩者唯一的區別,是在同等的體積單位裏,內力的密度遠遠大於真元力,而且內力的每一個穩定結構的蜂巢,都比真元力來的大。

當液態凝煉成固態以後,情形依舊如此。

從宏觀外表上看,內力和真元力仿佛都像是充滿彈性的鋼柱一般,但在微觀構造上,依舊是不均勻的,而是若幹個不規則形狀的顆粒在自由地漂浮,並沒有凝結成氣體或者液體那樣的大分子結構。這一次,包裹在這些不規則形狀的固體顆粒外部的,則是一層柔軟的能量液體。

沒有大分子結構,還能產生比氣體和液體都要強大的能量,就是因為當內力輸出時,所有的不規則的固體顆粒都同時向一個方向移動。但是,由於各個固體顆粒的大不同、初速不同、受到能量液體的摩擦阻力不同,所以在同向移動的過程中,會不斷地發生碰撞。

有碰撞就會產生動能,使得質量的固體顆粒加速移動,質量大的固體顆粒則分裂成質量的固體顆粒,這樣循環下去,使得單位體積裏內力的固體顆粒的密度,迅速地成幾何級數變大,甚至連碰撞中產生的動能,也被能量液體充分吸收,反之又作用在同向移動中。

這樣一來,固態能量的輸出傷害值就變得極其恐怖,平時看起來沒什麼特殊之處,結果一動手,密度猛增、傷害值狂漲,這讓那些能量微觀結構普遍密度極低的修真如何能擋得住?於是乎,就出現了王少川身上經常出現的狀況越級挑戰修為比他高很多的修真。

一番體味下來,王少川如癡如醉,靠,哥們兒我有這麼強悍的東西,難怪那些修為比我高級的修真在我麵前都變得不堪一擊了。

不過這樣一來,一開始王少川以為的“內力是真元力的克星”的論調,也就不能成立了,因為內力和真元力的構造無論是宏觀的還是微觀的,都是一模一樣,區別隻是密度大、大分子團的大不同而已。

隻不過一開始王少川自己胡亂起名叫做內力,以至於自以為和別人的真元力不同,所以自己給自己造成了一種錯覺而已。其實,內力就是真元力,真元力就是內力,兩者根本就是一個東西,隻是一個密度大點,一個純度點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