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空中危機(1 / 2)

(一)

個體的死亡是敏感的,群體的死亡是麻木的。

尤其是這種戰鬥,這種生命如同草芥般隨時都可能灰飛煙滅的戰鬥,這種小範圍大死亡量等同於殺戮的戰鬥,最初的一絲緊張隨著身邊的一個個戰友死去,士兵們都變的麻木而機械,都變的嗜血而瘋狂。

對於小規模作戰,雷場的作用是殺傷,而對於大規模阻擊戰鬥,雷場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阻斷和延滯敵人的速度,這和鐵絲網、鹿砦等路障的作用近似。

在登陸作戰中,整個沙灘就是一片沒有任何掩體的開闊地,日軍現在甚至在用同伴的屍體堆放成掩體,也許這樣有些不敬,但是也至少讓第一波次的進攻部隊的死亡顯現出有些價值。

對雷場的突破主要是開辟通道,這個雷場縱深說大也不大,隻有300米不到,如果能夠開出數條十米寬度的通道,那麼日軍迅速衝上海堤,無疑將減少大量的損傷。

如果是普通的踏發雷雷場,可以采用滾雷的方式,可是這一個個突出地麵的鐵鍋,你想滾雷也滾不了啊!

跑動趟雷,那準備使用多少人?

一般的趟雷滾雷都是一個士兵用身體和生命至少開出十幾米的通道,然後再跟上一個士兵繼續開辟,但現在是陣地前的雷場,一個人往前跑的唯一結果,就是被槍法準確的老兵當成活動靶子。

集群衝鋒?

那一定是瘋了,因為雷場炸的就是集群衝鋒,日軍推測這個雷場大約有十分之一的地雷,如果組織集群衝鋒,估計現在灘頭的不到3000人沒衝到海堤已經全部被炸死完了!

用迫擊炮和擲彈筒炸出一條通道?

想法是好,而且第二波衝上來的鬼子攜帶了少量的迫擊炮和擲彈筒,但是迫擊炮和擲彈筒都是需要采用蹲姿和跪姿發射的,就是與海堤上的火力點對射,都是老兵的靶子,更何況人家用子彈殺人,我們用炮彈對著大地使勁!

使用軍艦炮火對雷場進行清理?

那也是不可能的,距離太近,對於軍艦炮火來說,200米的誤差已經夠精確的了,那講求的是火力覆蓋,估計把雷場清理幹淨,第二波登陸的日軍也因為誤差死的七七八八了。

鐵鍋上麵覆蓋著薄薄的細沙,而且是前麵幾天趁夜色布置的,日軍的偵察機根本就沒有發現異樣,對於日軍來說,他們忌憚的是金山衛哨所,誰曾想到會有人這麼瘋狂,把第一第二道防線以及雷場就設在這幾百米縱深的沒有任何工事的沙灘上!

在寶山,日軍沒有想到,所以野戰工事和巷戰體係給日軍造成了重大傷亡,在金山衛的沙灘上,日軍同樣沒有想到。

現在從沙灘向後幾百米的海水被血染的象赤潮,全都是漂浮的屍體和破碎的漁網,煙牆逐漸消散和彌漫,還有海上日軍被擊沉和擊傷的冒著黑煙的駁船,沒有任何壯觀和浪漫,有的是血,是火,是死亡,是淒慘!

(二)

半個多小時的時間,奔著死亡而來的日軍傷亡高達500多人,才推進了100多米,根本推進不上去,彭小文以及老兵不斷提醒士兵不要盲目露頭探望,給你們設計好的射擊點,瞄著小鬼子扣扳機就好了,別沒事情伸個腦袋看熱鬧!

直到現在戰士們才真正知道他們的長官槍法有多麼牛,彭小文不斷變幻著射擊點,他的目標就是鬼子指揮官,200米的距離,彭小文幾乎不用太多瞄準完全是憑感覺射擊,不管鬼子的指揮官是站著蹲著還是趴著,看到了找著了,就一槍一個,彭小文根本沒記自己到底開了多少槍,殺了多少個,沒那閑功夫,老子忙!

(三)

日軍偵察飛機飛抵達海灘盤旋,日軍準備出動飛機對守備部隊進行轟炸和掃射了!

彭小文命令,在海堤後方30米處再設置一道煙霧屏障!兩道煙霧屏障之間隻有400米左右的距離,我軍守備部隊和日軍登陸部隊隻有300米不到的距離,夠膽的話,狗日的小鬼子你就對著兩道煙霧屏障之間扔炸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