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軍參謀長吳桐崗少將、107師師長金奎壁少將、108師師長王之清少將、107師參謀長鄧玉琢少將、319旅旅長吳賽少將、321旅旅長朱之榮少將、322旅旅長劉啟文少將、324旅夏樹勳少將,67軍全部高級軍官全部到場,足以顯示規格之隆重!
前世的研究生畢業也不過是少校軍銜,何況還有半年才畢業,重生開始兩個月前還是少尉見習排長,現在這樣一個小中校麵對一個中將和一群少將的敬禮,彭小文也不禁惶恐,而且這都是曆史上的抗戰英雄!擔不起,擔不起。
“擔的起!就憑你彭小文帶著兩千死士苦戰一天,就憑你彭小文在關鍵時刻不惜身負罵名,毅然決堤阻敵的這種氣魄,你就擔的起我67軍的敬禮,君乃國士,吾等必以國士待之!”吳克仁重重地拍著彭小文的肩膀。
吳將軍15歲從軍,從排長一路憑軍功升到軍長,他的部隊33年長城抗戰時候,他的一個連士兵在撫寧城與日軍3000人鏖戰一晝夜全部陣亡,在吳克仁的心裏,死磕日本、打回東北是他的夙願和一貫主張。
各將官感同身受,幸虧彭小文潰堤阻敵爭取了時間,否則金山衛失陷,隻有30裏地的鬆江就是日軍首當其衝的攻擊要點,剛剛接到命令的67軍根本還沒來得及展開部署,不是彭小文在金山衛的戰鬥,67軍甚至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這一點的確是真的,曆史上金山衛失守之後,67軍死守鬆江,為國軍的右翼部隊保住這最後一條後路,苦戰三天,2師4個旅8個團編製的67軍,包括軍長在內的5位將軍戰死,8個團長居然全部陣亡,可見當時戰鬥之慘烈!
彭小文此時無言,隻有感動,他鄭重地向各位將官敬禮,雖然這秋日的綿綿陰雨讓他手腳冰冷,雖然金山衛的遭遇使他難免心寒,但是他內心此刻感到一絲暖意,隻要還有這樣的部隊,隻要還有這樣的爺們,中國不會亡!
(二)
從收屍大隊,到583團3營的殘兵部隊,接下來帶的是傷兵部隊、新兵部隊,甚至還有從嘉興裹脅的壯丁部隊,現在是人員混雜的散兵部隊,彭小文感覺到的是無盡的顛沛流離,然而真好,我彭小文能夠被67軍收留,隻是這隻部隊和583團姚子青的3營一樣,是一支慘烈的英雄部隊!
67軍從7月盧溝橋事變開始就連續征戰,先是北上滄縣,在子牙河、東辛莊、姚馬渡和大城防線阻擊日軍,並在9月中旬伏擊日軍,擊沉敵艇五艘,斃傷日軍官兵三百餘人,獲得軍事委員會的嘉獎。
隨著華北戰局惡化,67軍撤出華北戰場,一路轉移到獻縣、邯鄲,10月抵達河南湯陰,然後集結於商丘、徐州一線,於10月底到達凇滬戰場,編為右翼軍張發奎的總預備隊。
是的,記得那段曆史,一支從七七事變開始就沒有停止征戰的部隊,在11月5日金山衛被突破之後,奉命保衛鬆江,從11月6日到9日,兩師四旅八個團編製的67軍,軍長吳克仁中將以及軍參謀長、師參謀長、兩位旅長、八位團長全部戰死!高級將領傷亡,是整個凇滬戰場各軍之首!可謂慘烈鬆江!
是的,記得那段曆史,慘烈抵抗的67軍殘部撤至皖南之後,非但沒有得到嘉獎,這支原東北軍部隊,這支有過陝北通共行徑、西安事變曆史的東北軍部隊,被縮編成一個乙種師,67軍番號從此取消。
吳將軍,這位東北軍乃至整個淞滬戰場上犧牲的唯一中將軍長,理應受到世人的敬仰的英雄,竟被當局以缺乏確證為理由,宣布為下落不明,並私下謠傳其叛國投敵!
吳軍長的部下多人常年為吳軍長的不平遭遇奔走呼號,一直到1987年,整整50年之後,吳克仁軍長才被追認為烈士,無比痛心。(曆史事實)
在那場慘烈的鬆江之戰中,犧牲的還有:
67軍軍部參謀長吳桐崗少將;
107師參謀長鄧玉琢少將;
第321旅旅長朱之榮少將;
第322旅旅長劉啟文少將;
(三)
“小文,我108師參謀長位置暫缺,如果你不嫌棄咱67軍是東北軍舊部,不是中央軍嫡係,你先做我108師的代理參謀長!什麼他媽了巴子的暫編營營長!小文,你構築工事有一套,擅長使用炸藥,我把工兵營劃給你,再從我的警衛營裏給你一個連,編製成我67軍的軍直屬獨立團,團長你也兼著!要怎麼幹直接向我彙報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