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彭小文回到南京之後,感受壓力最大的並非那些師長軍長,而是總司令長官唐生智,蔣介石任命彭小文為第112師少將師長,任命彭孟鎮為新編第十五軍團軍團長,而且這父子兩個,老彭是南京城防副司令長官,小彭是南京城防作戰參謀主任,上有老蔣直接撐腰,下有三個師可以直接指揮,在南京城防司令部裏都是占據了重要職位,唐生智鬱悶地發現,老蔣已經徹底把自己當成了傀儡。
老蔣生怕彭小文年輕氣盛,不了解自己的深遠用意,特意叮囑戴笠把自己的意思傳達到,要是暗示這個小子都聽不明白,幹脆就給他挑明!讓這個小子在南京放開手腳去幹,即使有什麼紕漏,唐生智這個老家夥擺在那裏,他就是替你們爺兩個背黑鍋的!韓複渠的教訓擺在那裏,凡是存有私心的家夥,嘴上說的天花亂墜,但是保存實力永遠是他們心裏的第一位!一個韓複渠就把我的黃河天險給弄丟了,我還敢信任這些軍閥頭子啊!唐生智想通過南京保衛戰拿到軍功,然後號令舊部東山再起,繼續回湖南稱霸稱王,絕對不可能!
唐生智的想法,是要效仿項羽“破釜沉舟”,把所有船隻統統扣留,南京城裏軍民萬眾一心抗敵,避免民眾撤退造成軍心不穩,雲雲。
彭小文的“南京大撤退”計劃原本是唐生智不同意的,但是彭孟鎮希望能夠作為“備選”方案提交給蔣總司令,沒想到蔣中正力挺彭小文,當然老蔣同時也肯定了唐生智的精忠報國的決心。
能夠被蔣介石接受的最重要的一條理由,是彭小文提出,戰鬥期間最怕的事情,就是日軍派出敵探漢奸等混在難民裏在城內搗亂。吃夠了漢奸的虧的老蔣一聽,絕對有道理!
第二條理由,如果南京發生類似於崇明那樣的大屠殺,對於國民政府包括蔣總司令本人,都不好向全國人民交代,第三個就是糧食問題,十幾萬部隊還有三四十萬老百姓,那麼多張嘴要吃飯不成了搶糧食嘛,到了戰鬥末期總不能看著老百姓餓死吧!
組織南京大撤退,空城南京,規模浩大,但是跟這三條危害相比較,那肯定是盡可能地組織撤退,而且兩個方案一看就知道優劣,唐生智的方案上說“避免”撤退,通過燒船扣船的方式堵住難民渡江,以避免有士兵逃離,但是難民吃飯問題怎麼解決?難民正常的轉移和撤退難道統統堵塞,如此激發民變當如何處理?
由於南京被三麵圍困,現在唯一的一條路就是從下關等幾個碼頭撤往江北。再看彭小文的方案,代號叫做“春運”,調動船隻200艘,一半運輸物資,一半疏散民眾,貨運碼頭和客運碼頭實現分離,物資屬於搶運,20天時間,每天搶運1萬五千噸,可以從南京多運走30萬噸物資,人員方麵,南京總計現在還有40萬民眾和將近15萬軍隊,前15天,保證每天運走不少於兩萬人,最後五天如果萬不得已,放棄物資,集中力量對民眾轉移,設計的阻擊時間是23天,隻要我們守的住,大撤退就沒有問題!
經曆過後來“春運”的彭小文知道,不怕人多,就怕亂,雖然絕對的秩序是不可能的,但是卻不是沒有辦法維持。
在方案中,司令部派出一組參謀人員,組成“春運指揮領導小組”,在碼頭協助辦理疏散事宜,從憲兵團中抽調士兵一個營,全副武裝,和南京的警察共同維持秩序,憲兵司令和首都警察廳廳長都是蕭山令,而且蕭將軍還是新編第十五軍團的軍團長,這個事情由他負責,再合適不過了。
從輜重團中也派兵一個營,分散照顧老幼,幫助人民搬運物品上船。南京的幾個碼頭人山人海,扶老攜幼、肩挑手提,大人喊叫聲,小孩啼哭聲,一片混亂淒慘景象,還有孩子多,所攜之物較重者,擠不上船的,隻好等待下一班空船到來。
“春運領導小組”,副組長肯定就是彭小文的,易安夏小分隊回到南京之後已經返回憲兵部隊,這次還要借過來,熟人,用起來順手!
要想製止混亂,就要快刀斬亂麻,不管是誰,就是我們親愛的人民,咱也不能讓他蹬鼻子上臉一步一步滑到“刁民”的行列中去。
先撤退老人、孩子、婦女,45歲以下的男人統統往後麵排,誰敢在那裏鬼嚎給我拖出來扇幾個耳光!這是第一步。
別以為等著撤退就是在這裏混吃等死,10多萬男人那不都是勞動力嗎?這是命令,不允許不遵守,隻要不是殘疾不是有病,每個人必須參加勞動,每一百人編成一個勞工隊,一千多個勞工隊凡是幹滿了工作量的才允許撤退,偷奸耍滑耽誤的是大家的事,看著辦吧!
教會的牧師修女、廟裏的和尚、道觀裏的道士,統統都出來幹活,你們的工作輕,就是架幾個粥棚,開設幾個衛生站,有個小病小災你們這些人士來處理,這是積大德行大善,比在那裏燒香拜佛更直接更實際。
在學生裏征集“誌願者”,協助憲兵和警察維持秩序,按照我的要求去宣傳去演說,你們需要有組織,不是打著愛國的名義瞎折騰!
易安夏的小分隊有個特殊的任務,麻煩戴笠也給我幾個人,他們就負責在人堆裏看有沒有混進難民隊伍裏的逃兵,尤其是攜帶家財準備逃跑的軍官,發現了就給我拉出來,不用羅嗦,直接他娘的槍斃!
第一天時間,運走了一萬多噸物資,還有一萬八千多老百姓,揪出來四個逃兵和一個化妝的軍官,就在碼頭那裏,宣布罪行,立即執行!那個軍官肯定是有後台的,吵鬧著要見唐總司令,彭小文告訴易安夏,去他娘的,先殺了,誰的人屍體誰去認領!
彭小文的母親參加了“誌願者”,奶奶也幫著寺廟幹點輕活,兩位老人家宣布,我們是彭小文的媽媽和彭孟鎮的媽媽,我們一定是最後一批撤退的人員!
副總司令的太太和母親,小彭將軍的母親和奶奶,他們都如此深明大義,還有誰敢有怪話?各軍官紛紛響應,號召自己的家人與彭太太一起,組織“軍官家眷誌願者”,為了我們的親人,我們也要付諸行動!
“春運行動”,從計劃到布置,再到落實和檢查,都是彭小文負責的,張師爺對其中不少細節做了修訂,孔家大小姐和二小姐已經撤離到了武漢,聽說之後要回到南京,孔祥熙和宋美齡趕快勸阻了,有個姿態就行了,你們兩個千金大小姐,幫忙沒有添亂多!
一切有條不紊地進行,有表率有典型,還有被抓出來槍斃的反麵典型,不僅沒有造成大的混亂,反而使得士兵們也沒有了後顧之憂。
我們至少知道了,我們拚死阻擊日寇,是為了我們身後幾十萬中國老百姓,崇明大屠殺的悲劇,絕對不允許在南京上演,作為士兵,要激發他的士氣和穩定他的戰鬥意誌,讓他明白為誰而戰,為什麼而戰,比拿著槍堵住他的後路要好很多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