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娘希屁!你有什麼臉跪在這裏!黃埔的臉都被你丟盡了!”蔣介石的聲音依然有些嘶啞,南京失陷,他承受了巨大的壓力。
孫元良哭嚎著說道:“校長!校長!卑職無能,可是......可是卑職的確冤枉啊!第88師在雨花台血戰五天,卑職多次請援,彭家父子就是按兵不動啊!校長......校長!咱們第88師,死的冤枉啊!都是他們彭家父子啊!校長......”
第72軍軍長兼第88師師長孫元良、第87師師長沈發藻、教導總隊隊長桂永清、教導總隊2旅旅長胡啟儒,這都是在蔣介石要砍頭的那些名單上的人。
現在南京保衛戰結束了,《國軍退出南京告全國國民書》發布了,但是這個要處置臨陣脫逃的將領的命令,卻根本執行不下去!
不光是這個孫元良,別的人上門說情的大有人在,就連國軍的參謀總長何應欽都已經找他蔣介石求情求了幾次了!
桂永清不能殺啊,不說別的,就單說他是何應欽的侄女婿,這個也暫時要留他一條命。
胡啟儒,那也不能殺,他即是何應欽的兵,又是陳誠的老部下,這幾個東西,真是娘希匹的不爭氣!
沈發藻,黃埔二期生,從軍校出來就在國軍的第一師做下層軍官,是何應欽看好的人,再後來就一直在國軍的警衛師,一路從營長升到師長,這,這都是嫡係中的嫡係啊!這個人,也不能殺啊!
而且這幾個人一口咬定說是唐生智下的撤退口令,難道要連唐生智一起殺掉不成!太複雜了,頭疼!頭疼!
這個孫元良,黃埔一期生,但是更重要的,他的叔父是川軍將領孫震,孫震跟劉湘在川軍體係裏都是老杆子,而且孫震現在就是國軍第二十二集團軍的司令,太原戰敗後正在整編準備守徐州以北的騰縣,這個“殺頭名單”擬訂出來之後,孫震、劉湘就忙不迭的求情。
唉!馬上陪都就要搬遷的重慶去,而且還要陸續把川軍調到華北戰場和武漢戰場,這個孫元良,不能動啊!
再議吧!再議吧!至少這幾個人殺不殺,再議吧!
(二)
“校長!”戴笠好不容易等到孫元良出去,他進去找蔣介石彙報情況,對於戴笠來說,雖然他身在黃埔,但是他一不加入國民黨,二不拉幫結派,用他對蔣介石的承諾來講,那就是,無論是藍衣社還是軍統,就是為蔣介石服務的!一切忠於元首!
蔣介石看了戴笠一眼,問道:“事情了解的怎麼樣了?”
戴笠說道:“根據我們在第87師、第88師和第74軍的人員的報告,一直到巷戰階段,第十五軍團的第107師和第108師才安排進作戰序列,在第三道防線,他們沒有參加,不過這個是最初的作戰方案裏就寫進去的。”
“那說他們第十五師團私自招兵和強行整編別的部隊的士兵,是不是真的?”蔣介石問道,關於南京保衛戰,孫元良等人一致口徑說彭家父子存在保存自己的實力,想把中央軍嫡係部隊拚光的念頭,說的多了,生性多疑的老蔣也犯了嘀咕。
人家說“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是蔣介石的用人原則從來都是一邊懷疑一邊使用,就包括戴雨農他也沒有完全信任,這一點大家都心知肚明。
戴笠道:“有招兵,但是不是私自就不好講,最初是彭小文先給第十五軍團做了補充,後來才告訴唐生智,然後城防司令部就同意了。至於強拉各部隊兵員,這個不屬實,學生派人問過不少人,他們確實都是自願跟隨彭小文的。”
“娘希匹,這個唐生智,他簡直就是個飯桶!”蔣介石提起唐生智就火冒三丈,他歎了口氣,問道:“彭小文那個師爺,有什麼資料嗎?”
戴笠道:“這個人是江湖人士,沒有什麼資料和背景可查,不過可以肯定的一點是,此人肯定不是共產黨!”
蔣介石稍微放鬆了一下,道:“恩,江湖中也有不少高人啊,隻要不是共產黨,那就不用管他了,讓他幫著彭小文也不錯,哦,聽說吳克仁又在收納東北軍舊部,這個事情是不是真的?”
戴笠道:“學生聽到的是這麼個事情,從浦口撤下來到達蚌埠之後,不少打散編排到其它隊伍的東北軍官都要求重返吳克仁的部隊,吳克仁向彭孟鎮請示,是彭孟鎮同各個部隊協商的,因為現在各個部隊都是兵員不足,所以很多部隊怨言不小,說搞的人心惶惶。針對這個事情,我已經派人調查了,現在還沒有找到證據!”
“娘希匹的,還是賊心不死啊!”蔣介石的概念裏,人分成兩種,一種是“自己人”,一種是“別人”,現在彭家父子,他隻看成半個“自己人”,畢竟不是同鄉也不是黃埔。
戴笠合上資料夾,道:“不過校長,學生認為,這也有可能是一些曾經收編過東北軍的地方部隊害怕吳克仁會這麼做,因此才編造造的謠言,畢竟從到達蚌埠之後,第十五軍團並沒有接收過一個老東北軍,不管是士兵還是軍官!”
“知道了,去吧。”蔣介石麵無表情地答道,他看著戴笠走出房門,深深地歎了一口氣。
不光是那個“殺頭令”沒簽發,就連那個“嘉獎令”同樣沒簽發,蔣介石心裏一直歎息的就是,彭小文為什麼不是黃埔的,南京保衛戰雖然從整體上來講,最終是以失敗為結束,但是從南京撤出來之後還能咬掉日軍一塊肉,這不能不說是個莫大的安慰。
再議吧!再議吧!如果隻是嘉獎了新十五軍團,那無疑會傷害到黃埔係的自尊,畢竟那才是輔佐自己奪得天下的根本!可是如果連黃埔係都一起嘉獎,實在是有些說不過去,再議吧,這些都再議吧!
(三)
反複試探,反複澄清,反複再推翻,蔣介石的心思之重,沒人能夠摸清。
“報告,職部彭小文,奉命覲見!”接到通知第二天,彭小文就到了武漢,對於已經同意那些老兵不再歸建的事情,老蔣吩咐暫時不要告訴他。
蔣介石麵無表情,無喜無怒,他盯著彭小文,說道:“你的《陳情書》,我已經看了,這次沒有亂折騰,很不錯,不過你的《陳情書》,挺委屈的啊!”
“委員長!這些人很多已經在兵役署辦理了調動手續,兵役署都已經同意了啊!現在讓這些老兵歸建,那戰鬥力無法保證啊!而且......而且......”彭小文辯解道,這一半是真委屈,另一半則是按照彭孟鎮和吳克仁交代的賣乖。
蔣介石接過彭小文的話道:“而且什麼,而且這些老兵放在你彭小文的手裏更能打仗是嗎?不要打了幾個勝仗就驕傲自滿,天下就你彭小文能打仗是嗎?”
彭小文不敢再說了,自己又不是黃埔畢業的,蔣介石這句話明顯是動怒了,果然是這個原因,他趕忙答道:“卑職不敢!”
蔣介石頓了一下,緩和了一下口氣,道:“如果我們國軍內部各個部隊到處挖牆腳,那不是亂了套了嘛!抗日是整個國家的事情,不是靠你一個師能打下來的,精誠團結,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