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白崇禧回答道:“不是八路軍,也不是新四軍,第六十軍,龍雲的部隊。”
林蔚和劉斐瞪起了眼睛,疑問道:“啊!那支被赤化了的滇軍?他們能行?”
白崇禧道:“他們的確是讓共產黨擔任了184師的政治部主任,而且北上經過武漢期間還跟葉劍英等人聯係,不過這並不影響他們的戰鬥力,要知道這可是龍雲花費大力氣打造的,他們的裝備可全部都是從法國進口的!而且彝人戰鬥力之強悍,我和德公在廣西的時候是有所領教的。”
林蔚和劉斐沒有再做聲,桂係盤踞廣西,和雲南接壤,或多或少都有衝突,滇軍赤化是明顯的,不過在廣西和雲南那次對共軍的“剿殺”中,廣西的部隊與共軍達成默契,共軍不進廣西,桂係便不予追擊。此後共軍兵逼貴陽,滇軍馳援卻讓開了金沙江要隘讓共軍逃竄,同樣有種默契存在。
那是共軍稱呼的“長征”,縱然是共軍詭計多端,但如果不是桂係與滇軍采用給共軍“借道”的方式,估計共軍在廣西和雲南就被徹底剿滅了。
當然,那也是因為蔣委員長趁著“剿共”的名義,一舉將中央軍帶入了湖南、貴州和四川,兵臨城下,此三省的地盤從此成為蔣委員長的囊中之物,因此桂係和雲南方麵才采用了這種即拒絕共軍進入又拒絕中央軍進入的策略,這些地方軍閥與中央軍和共產黨的關係,都是無比的複雜。
李宗仁皺起眉頭想了想,然後舒展開來,點了點頭,道:“好!就這麼安排。現在是國共合作,不管是姓國還是姓共,都是我們中國人的抗日武裝!”
(二)
徐州會戰有共產黨的部隊?是的,不是杜撰,是曆史。真實的曆史,可歌可泣的曆史,禹王山血戰,紅色滇軍!一段不應該被遺忘卻幾乎被遺忘一空的真實曆史。
國民革命軍第六十軍,雲南王龍雲的部隊,中國唯一的一支全法式裝備勁旅,大部分由彝族戰士組成,有不少共產黨員。
其中60軍第一八四師師長張衝還安排了共產黨員擔任該師政治部主任,使用共產黨的黨務軍務雙核領導製度來管理軍隊,軍紀嚴明,訓練有素。
六十軍下轄3個師,即一八二師、一八三師和一八四師,3個師下轄6個旅12個團;此外,軍部尚有直屬機關、一個直屬炮兵團和一個戰地服務團,官兵總數約4萬餘人。
第六十軍裝備有德國克虜伯廠出產的山炮,法國的哈奇克斯氣冷式高射機槍,每分鍾射速達400發。每個連有3挺重機槍,6挺輕機槍,3門迫擊炮、4個擲彈筒、63支步槍、20支手槍;每人一頂法式鋼盔,這些均為當時中國戰場上最先進的武器,滇軍由此也成為當時中國裝備精良程度數一數二的部隊,並不亞於蔣介石的德械師。
滇軍中的排長、班長大多是訓練3年以上老兵老班長,有比較豐富的實戰經驗;而連長以上軍官則大多出身於雲南陸軍講武堂,均為資曆較深、能力較強的軍人。
軍長盧漢出生於奴隸主家族,曾與龍雲一道被送進昭通城內讀書,後來兩人流浪於雲南昭通與四川涼山的金沙江兩岸地區,拜江湖術士馬得勝為師,學得一手好拳法,頗有俠義心腸,與蔡鍔將軍之警衛副官“鄒家拳”創始人鄒若衡,並稱為“昭通三劍客”。
1945年日本投降,率軍到越南接受日軍投降的,就是盧漢將軍。
“我們來自雲南起義偉大的地方,走過了崇山峻嶺,開到了抗敵的戰場。兄弟們用血肉爭取民族的解放,發揚我們護國、靖國的榮光!不能任敵人橫行在我們的國土,不能任敵機在我們的領空翱翔。雲南是六十軍的故鄉,六十軍是保衛中華的武裝!”
這首《國民革命軍六十軍軍歌》就是冼星海為之譜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