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節 阻援(1 / 3)

(一)

南線日軍過來的要比北線部隊速度快,因為北線兗州的山下奉文部隊是臨時得到的作戰命令,需要一段時間集結以及調集車輛,預計要到午夜才能趕來,從現在開始到午夜,瀨穀旅團主力需要不間斷的攻擊,必須要突破南沙河防線衝進滕縣增援,這關係到第10師團、第2軍、華北方麵軍以及整個大日本皇軍的尊嚴!

南線日軍跑到滕縣以南的南沙河大橋時候已經將近黃昏,腿都快累斷了,瀨穀啟親自帶領旅團主力正麵衝擊南沙河大橋。

瀨穀啟命令部隊,放棄兩翼迂回,以免分兵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即使是天皇他叔叔在滕縣,瀨穀啟在攻擊南沙河大橋的時候也擺出了一個相當穩妥的攻擊陣型,往左右500米處各放出一個中隊執行側翼警戒,正麵以一個大隊為箭頭進行衝擊,第二梯隊照樣是一個大隊,在第一波衝擊隊伍的後麵300米進行火力支援,大部隊在第二梯隊的後方500米按照大隊為單位,分成左中右三個戰鬥集群,瀨穀啟甚至把旅團指揮所都沒有放置在正中央的位置,擔心遭到彭小文部隊的炮擊!炮兵部隊在第二梯隊與大部隊之間。大部隊後麵500米處還留了一個大隊的後衛部隊。

瀨穀啟的確是被彭小文打怕了,帶了兩個聯隊過來增援,打個鐵路橋居然擺出了這麼一個“集群式散兵攻擊陣型”,從前鋒到後衛,進攻部隊拉出了一個左右各五百米,前後1300米的一個縱深,對彭小文有可能采取的兩棲作戰襲擾側翼和後背,全部都做了安排,前輕後重,炮火置於步兵保護之下防備被彭小文偷襲。

現在彭小文打仗是越來越難,關於彭小文擅長什麼,日軍華南華北方麵軍都要認真學習。想一想寺內壽一這樣的赫赫有名的人物都親自關注的部隊,日本大本營因為他親自組建了一個“櫻花季節”情報組,專門研究他的一舉一動,他的那些套路誰還不了解的一清二楚!

現在彭小文的戰術幾乎隻有在打擊方向上出乎意料才能達到效果,比如早晨偷襲薛縣之後接著對臨城和南沙河大橋的閃電攻擊,當時連寺內壽一都沒有料到他會往滕縣跑,這才被他占了先機。

打南沙河大橋是提前製定的方案,這邊打薛縣和臨城的時候,蔡英豪就已經率領兩棲作戰營悄然泅渡過了南沙河,一直在那裏等待機會,彭小文這邊打到南沙河大橋,雙方剛一交火,兩棲作戰營就從日軍的陣地背後出現了!後方一亂,前麵難保,三下五除二就把南沙河陣地解決掉了!

此次彭小文對付瀨穀啟的戰術是有變化的,其中難以涉水渡河的一側安排了兩棲作戰營,一旦日軍采取迂回,那麼兩棲作戰營就發動側翼攻擊。而容易涉水渡河的一側根本就沒有安排重兵,隻安排一個班的警戒部隊!一個班不少了,嗬嗬,黃橋事變中粟裕用兵,為了采用集中兵力的原則,在北門防禦陣地隻放了5個人擔任警戒!

這麼對比著看一下排兵布陣就知道彭小文和瀨穀啟的差距,瀨穀啟的排兵堂堂正正,教科書式樣毫無破綻,雖然左右兩個警戒部隊以及後麵一個擔任後衛的大隊幾乎用掉了四分之一的兵力,比擔任主攻的部隊還多。當然,也沒必要非要讓瀨穀啟和彭小文做比較,有差距也正常,妖刀隻有一把,是彭小文,不是他瀨穀啟。

彭小文的這種防禦戰術變化性很大,假如日軍真的從那個一側迂回,不僅是兩棲作戰營可以泅渡過去襲擊側後,而且在執行警戒的那個班發出指令之後,擔任總預備隊的警衛營就會支援過去,隨後廖耀湘團也趕過去。如果給這個機會打出“圍點打援”,彭小文準備打出一個“運動戰圍點打援”的典型案例!可惜,瀨穀啟不給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