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陳濟棠道:“別擔心,問題不大,李宗仁白崇禧都在重慶,他們也知道你去。”
彭小文這才鬆了一口氣,再想想,部隊的部署、整訓計劃都已經安排就緒,甚至連接下來假如日軍再度進攻廣州都有相關的預案,而且張師爺也已經到了這裏,杜聿明現在已經認同了彭小文,邱清泉和廖耀湘也同杜聿明關係相處的相對融洽,自己的內部現在沒有問題。
“退一萬步說,老蔣想派人來廣東接替你,那要問問我老陳答應不答應,別擔心!”陳濟棠安慰彭小文道。
想想也是,這已經不是半年前在信陽的時候了,那個時候彭小文是違反戰場紀律給了蔣介石理由,再加上彭小文當時根本就沒有可靠的後台,就算白崇禧想幫他,不在兩廣他的地盤上,白崇禧和李宗仁也是鞭長莫及。
現在是廣東,“南天王”陳濟棠已經通過彭小文的這次廣州會戰,重新取得了廣東的政治、經濟、軍事大權,蔡廷鍇蔣光鼐回歸,和桂係的關係緊密,現在想動彭小文,已經不是那麼容易了,因為彭小文已經是兩廣的一係列勢力重點保護的人。
彭小文之所以擔心,是因為一次次的折騰讓他厭煩了,不過這次先去重慶也好,早在武漢的時候,俞大維就要見他,而俞大維也是彭小文一直仰慕的人。
俞大維不是名將,沒進過黃埔也沒打過仗,連國民黨黨員都不是,但是卻在台灣擔任了國防部長。
如果說湯恩伯是國共兩黨都討厭的人,那麼俞大維則是兩岸都稱頌的人,雖然俞大維擔任國防部長期間曾經親自乘坐飛機偵察大陸,雖然他就職11年期間去了大陳、金門、馬祖各島視察130多次。
1999年9月18日,**表彰“兩彈一星”著名的23位科研人員,錢學森錢老代表獲獎人致答謝詞的時候,表示能夠取得當下的成就要感謝三位先賢,第一個就是俞大維。
俞大維先生有兩個頭銜,聽起來風馬牛不相及,一個是哈佛的哲學博士,另一個是德國柏林大學的彈道學專家,這聽起來簡直毫無邏輯,嗬嗬,俞大維先生上大學時候,學的就是數學和邏輯!而且他是先於華羅庚在德國的數學雜誌上發表論文的中國人。
從數學和哲學轉到彈道學,然後從事兵工生產,俞大維先生是中國軍工行業第一奇人!抗戰期間俞大維先生不止是保證了21個兵工廠的生產,而且中正式步槍、捷克式機槍、馬克沁重機槍的引進和仿製均是他的決策,此外他還在抗戰期間組建了10多個軍工研究所,包括理化研究所、應用化學研究所、彈道研究所、精密工具研究所、光學研究所、炮兵技術處、航空兵器研究所及軍用車輛研究所等,兩彈一星的眾多元勳,有不少都是他的那些研究所培養出來的老底子!
歸根結底,俞大維先生是個牛人!
講到俞大維就要講到吳大遒,他和俞大維先生同樣是個奇人,是個牛人,也就是錢老在答謝詞裏感謝的第二個先賢,彭小文想到昆明西南聯大去拜訪的,正是此人!
吳大遒先生是中國第三位物理博士,27歲在北京大學任教,後來在西南大學擔任教授,8年中共帶了617個學生,在他的學生中,有後來的中國科學院院士80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2人、兩彈一星元勳8人、獲得國家最高科技進步獎4人、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2人,李政道、楊振寧。其中李政道就是1946年俞大維的兵工署出錢,吳大遒擔任領隊赴美國的留學生,就是為了研發原子彈做人才儲備。
俞大維先生被稱為“中國兵工之父”,吳大遒先生被稱為“中國物理之父”。可以說中國從來不缺乏人才,而且蔣介石的手下人才濟濟!但是……
彭小文想要找到這兩位牛人,他不知道假如自己能夠告知他們一些超越當時思維的事物,他們能夠創造出多少奇跡!實際上俞大維正是看到了闊劍地雷之後,立刻看出這個地雷根本就不是什麼進口的,騙騙蔣介石還行,要騙俞大維那不是找栽嗎?彭小文也沒想隱瞞,他擅長的是戰術,如果兵工生產還有武器研發上麵能夠得到配合,對於他來說是天大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