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去前線,好,現在的確是可以去,我派一個警衛連跟著你,讓參謀處的杜建時處長跟你一起去!”
彭小文再次要求到親臨前線,這次薛嶽沒有反對,重點部署已經落實,接下來依然是按照這個套路進行部署和規劃,到達每個集團軍之後依舊是團以上軍官集中開會部署,4個集團軍連同路上的行程,10天時間已經足矣!
“太好了,薛長官,杜處長應該剛回國不久吧,正好一些國際政治的問題我可以跟他一起討論討論!”彭小文知道這個杜建時。
第一屆陸大招生,諸多黃埔保定軍校的學生報考,但是東北講武堂的杜建時卻以第一名的身份考取,蔣介石非常好奇,見麵得知,杜建時是投筆從戎,從北大政法預科班轉入講武堂,三年後蔣介石選拔一批陸大優等生留學,杜建時又以第一名的身份進入美國雷文沃滋軍事學院,攻讀炮兵軍事學科。
全麵抗戰爆發後杜建時要求回國參戰,蔣介石認為中國缺乏國際政治人才,便寫信給杜建時,讓他繼續深造,於是杜建時進入加州大學學習國際政治,兩年後歸國時,是中國軍內唯一的一個國際政治專業的博士。
薛嶽道:“杜處長回國才幾個月,上次你在重慶的那些英美法蘇世界大戰的觀點,杜處長覺得非常有道理,讓他陪你一起去前線檢查一下防務,你們也可以順便交流一下這個方麵的東西。”
杜建時回國時正是1939年,被任命為中央軍校江西分校主任,兼任第九戰區參謀處處長,同時在籌備國防研究院事宜。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蔣介石擔任中國戰區總司令,史迪威擔任參謀長,杜建時抽調成為蔣介石侍從室的中將參謀。
陪同蔣介石參加開羅會議、陪同孔祥熙宋子文會晤羅斯福總統、參加聯合國製憲大會,杜建時將軍在抗戰期間的軍事外交方麵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平津戰役中杜建時將軍擔任天津市長,被俘後作為戰犯關押,再無機會發揮他巨大的軍事外交才能。
(二)
湘北已經布下天爐大陣,彭小文要去的地方自然就是江西和湖北南部地區,彭小文決定先去江西,那裏有羅卓英指揮的第1集團軍和第19集團軍這個天爐大陣的右側爐壁,還有王陵基的第30集團軍和楊森的第27集團軍這兩處重要外圍。
彭小文知道,在中日雙方的軍史中,對第一次長沙會戰的表述是不一樣的,中國稱這是第一次長沙會戰,但是日軍的軍事中,稱為“湘贛會戰”,因為日軍認為在江西與國軍的交戰,和在湘北方向的交戰,激烈程度部分彼此。這也是彭小文規劃完了湘北以後堅持到贛北分戰區前線的原因。
湘北分戰區的任務,是依托地形,節節抵抗和消耗,將日軍在汨羅江和撈刀河地區予以圍殲。
贛北分戰區的任務,一是依托地形擋住日軍東線部隊向湘北戰區的增援,二是要在圍殲和追擊階段抽調兵力實施對湘北分戰區的策應,三是要防止日軍趁湘北和贛北作戰陷入焦灼的時候,施展他們擅用的大迂回手段,從贛中向長沙的側翼甚至湘南的衡山地區進犯。
從日軍規劃上,湘北分戰區是日軍兵力集中的要點所在,從戰術事實上,贛北分戰區是日軍出奇製勝的重要區域,也就是說日軍以湘北為正,以贛北為奇得招數,已經被薛嶽以及他手下的參謀團隊全麵分析了出來。仗打了兩年,小鬼子那點戰術早就沒有什麼新鮮的了!
薛嶽把握方向,九戰區的參謀團隊提供實施方案,那麼彭小文要做的事情就是“強化細節,揚長避短”!戰略與戰術的結合,軍事長官與參謀團隊的配合,在此次長沙會戰中可以得到充分體現。
(三)
贛北分戰區有三個任務,但是薛嶽卻沒有彭小文部隊那樣的機動能力和連續轉戰的指揮係統,所以九戰區的安排,就是劃分防守區域,分兵防守。
這就如同足球比賽中,當沒有速度優勢和體能優勢的時候,就隻有實施區域防守和層次保護,全攻全守那一套肯定是沒辦法打的!
贛北分戰區的兵力比湘北分戰區還要多,王陵基的第30集團軍和楊森的第27集團軍都是川軍,薛嶽把他們放到了外圍,讓王陵基和楊森聯係和配合,親不親,家鄉人,況且長沙失守湖南淪陷,四川必然唇亡齒寒。在這種情況下,川軍裝備再差也會爆發頑強的鬥誌。
對日軍可能采取的奇襲雖然是有了防範,但是代價是犧牲了部隊的機動性,等同於日軍的奇襲部隊還沒動,就已經牽製了國軍兩個集團軍的兵力!
在各支部隊之間配合難以解決的問題,薛嶽采用這種辦法也是無奈之舉,原因前麵也已經分析了,贛北沒有洞庭湖幕阜山兩側屏障,四條河流中間橫跨這種地形,那種天爐戰法也用不起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在布局階段薛嶽不敢貿然用險!
將外圍防止日軍奇襲的部隊進行部署之後,要堅決防禦住日軍從贛北向湘北的增援,就要用一支擅長防禦的部隊,好在薛嶽手頭有這樣一支部隊,第1集團軍。
現在第一集團軍司令,已經不是全麵抗戰開始的時候宋哲元的那個第1集團軍,而是在禹王山血戰的第60軍的基礎上擴編的滇軍部隊,司令長官先是由龍雲擔任,現在已經由盧漢取代了龍雲擔任。
全麵抗戰開始,國民革命軍為了加強軍事委員會的指揮,在全國設立了21個集團軍,其中這個第1集團軍的第一任司令就是宋哲元,下轄三個軍,分別是第59軍、第68軍、第77軍,三個軍的番號全部都是為了紀念七七盧溝橋事變,因為盧溝橋事變又稱為雙七事變,這三個軍,5加9等於十四,6加8等於十四,7加7等於十四,全部將國恥日暗含在內。
不過現在這三個軍都已經不在第1集團軍的建製,第59軍一直是張自忠軍長帶領,現在第59軍、第77軍已經擴編成了第三十三集團軍,第68軍先是編入了第7集團軍,台兒莊大戰之後編入了孫連仲的第2集團軍,留下來一個番號給薛嶽,三個軍全都在第五戰區。
在武漢會戰之前,滇軍6個團和國防常備訓練團合編成一個軍,由孫渡擔任軍長,從禹王山血戰扯下來的第60軍,下轄從三個師縮編為2個師,第58軍和第60軍各抽調一個師組建了新3軍。
台兒莊會戰和禹王山會戰之後,孫連仲的第2集團軍西北軍部隊和這個第1集團軍滇軍部隊的表現讓人驚歎,現在這兩支部隊為班底擴編的部隊一個在第五戰區,一個在第九戰區,不過這精髓中的精髓,池峰城仵德厚張衝,都在彭小文那裏。曆史上的新3軍軍長應該是張衝,由於張衝現在已經被彭小文拉走了,現在新3軍軍長由曾澤生擔任。雖然張衝走了,但是盧漢還在,滇軍擅長防禦、擅長山地作戰的特點沒變,因此把這支部隊用在這個防禦,依托崇山峻嶺,更容易發揮他們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