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心魔的問題,不是一下子能夠解決的!但是現在短期的方向已經明確,迅速在粵東地區獲取主動,然後揮師向西,解決另一個問題。
戰爭的一個規律就是,當一方要快的時候,另一方就一定會拖,日軍現在的策略是堅守廣州,用粵東堅守牽製彭小文的部隊,繼續向南寧方向增兵!繼續加強向南寧方向的進攻!而粵東地區轉為防禦,拖的越久越好!
粵東的戰局慘敗讓日軍異常憤怒,日軍開始調整指揮係統,在南京設立了“中國派遣軍”,撤掉了第3軍和華南方麵軍指揮係統,由中國派遣軍對華北方麵軍、華中的第11軍、華東的第13軍、華南的第21軍進行統一指揮,任命西尾壽造為總司令,板垣征四郎為參謀長。
此時日軍的北上策略已經受挫,如果要執行“南進”計劃,那麼必然是要將海軍解放出來,沒有海軍,陸軍是不能遊泳去東南亞的。
越南海防港到廣西南寧的運輸線已經成為中國戰略物資運輸的重要支柱,1939年9月,運進中國的戰略物資總噸位是14700噸,其中12500噸是從這條路線運送進來的,比重高達85%!
這也是日軍不惜代價要攻占南寧的原因,隻有攻占南寧之後以陸軍堅守,無疑能夠牽製國軍大部分兵力,從而將海軍解放出來!
(二)
“日軍已經在欽州灣登陸,現在正向南寧方向挺進,第16集團軍擺放在這個位置的隻有2個師,現在日軍進攻勢頭很猛!”作戰廳長劉斐向蔣介石做著彙報。
何應欽道:“委員長,看起來第38集團軍趕到廣西的時候,南寧肯定是保不住了,白崇禧雖然已經親自指揮,但是第16集團軍的2個軍分成左右兩路,他們的戰鬥力和日軍的第5師團還是無法相提並論的。”
蔣介石問道:“日軍登陸欽州灣,各大媒體是怎麼報道的?還有彭小文那裏的進展如何了?”
陳誠說道:“委員長,日軍在欽州灣登陸,未遇到阻擊,但是各國沒有任何一家報紙表示讚賞,居然德國和意大利的媒體也沒有做相關的報道!美國的媒體推波助瀾,《紐約時報》拿不到彭小文的一手資料,因此他獨樹一幟,對日軍的“欽州灣登陸”做了一個整版專題,將彭小文的幾封戰報刊登出來,對日軍大為譏諷。”
《紐約時報》譏諷道:“這哪裏是日軍的成功,這簡直就是一場拙劣的演習,一支軍隊的登陸時間、兵力、方向全部都被判斷出來,可想而知,接下來的路上出了雷場和陷阱,還會有什麼等著他們!”
何應欽接過陳誠的話,說道:“委員長,不過我看到一個問題,不知道陳部長注意了沒有,對於彭小文的粵北戰鬥,蘇聯方麵這兩天的積極回應,明顯少了,而且英國和法國似乎也沒有前幾天熱情度高。”
陳誠道:“注意到了,委員長,有消息說,日本現在已經跟蘇聯談判,商談蒙古和滿洲相互承認的問題,日本人知道中國對外蒙古的感情,如果這個時候蘇聯和日本相互承認滿蒙獨立,搞交叉建交,如果中國抗議蘇聯的話,我們連這樣一個重要的援助都沒有了!”
蔣介石內心深深地歎息,連抗議都不能抗議,哪裏有這樣的外交!都怪國家積貧積弱,都怪各個軍閥不一心,如果不是多年的北伐東征中原大戰,何至於如此啊!沒有一個強大的中央集權政府,中國不會強大!
“忍!現在隻有忍耐!我已經讓宋子文與美國方麵談了,美國方麵是不會承認蒙古獨立的,英國和法國也不會承認,這樣在國際上,蘇聯和日本的協議就算簽了,也是得不到國際認可的!”蔣介石也隻有這樣聊以**了。
劉斐詢問道:“委員長,按照現在的兵力,粵北和粵東戰場上的部隊如果調回來守南寧......”
蔣介石看了劉斐一眼,劉斐沒有再說下去。
蔣介石道:“不!讓彭小文收複粵東不要停止!收複廣州也很重要!”
劉斐心裏明白,蔣介石迫切地希望能夠有一支絕對服從他指揮的有戰鬥力的部隊,彭小文的部隊戰鬥力雖然強,但是就像桂係、滇係、共產黨一樣,都已經成為蔣介石眼裏的“軍閥武裝”了,而且這個彭小文不光打仗狠,而且通過媒體推波助瀾,搞的全中國的抗戰就像是他一個人在打似的。
“向各個戰區下達命令,現在是11月7號,各部隊發動試探性攻擊,擾亂日軍視線,在12月中旬第二期整訓完成的部隊完全進入戰區,就向日寇發動全麵進攻!”蔣介石開始下達了冬季攻勢開始的命令!
(三)
曆史上的粵北會戰和桂南會戰,都是日軍進攻,國軍堅守,而現在的局勢卻是,雙方在東西兩個戰場上拚速度!日軍知道自己賭的是什麼,假如彭小文迅速解決了粵東問題,那麼桂南方向的日軍無疑大難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