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節 雄謀大略(1 / 2)

(一)

蘇聯入侵芬蘭,是重大國際事件。重大國際事件發生,自然需要多個國家通過外交進行斡旋、解決和磋商。如此紛亂的局麵,不是蔣介石運用他的“平衡”術可以解決的。

三國時期的吳國,孫權接管政權的時候曾經同時接收了一句話:“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公瑾”。實際上對於一個國家元首來說,蔣介石不見得要有超人一等的智慧,他隻需要有一批傑出的人才並且知人善用,足矣。比如黨務方麵用二陳,行政方麵用張群和孫科,經濟方麵用孔祥熙和宋子文,軍事方麵......軍事方麵是蔣介石的愛好,他以為自己很擅長,所以結果嘛,你懂的。

1939年底,蔣百裏已經病逝一年了,在這位大謀死後,國民政府中的戰略思想家家是誰?會是何應欽白崇禧陳誠他們嗎?當然不是的,別看他們在戰犯排行榜上排名靠前,但是講到國家戰略,他們的確不夠格。

在彭小文的視線中有兩個人,一個是他已經搭上線的國內的俞大維,另一個則是他通過南洋華僑總會搭上線的當前的駐法國大使,顧維鈞。

從開始構思《安南計劃》開始,彭小文就與顧維鈞保持著比較緊密的聯絡。

熟悉曆史,好處多多,比如說怎麼迅速跟這個顧維鈞搭上關係,然後除了外交方麵還能摟草打兔子得到什麼好處,彭小文算計的都他娘的鬼著呢!

(二)

顧維鈞的父親顧晴川是晚清第一任交通銀行總裁,出身自然能夠算做顯赫,陳道明曾經演繹過顧維鈞,坦白說,看看照片,真正的顧維鈞那種帥和酷不比陳道明差多少!而且人家顧維鈞的幾次婚姻,那轟轟烈烈的程度,在中國曆史上也算是罕見了!

他的第一次婚姻,在顧維鈞1912年從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國際法專業博士畢業回國之後,在當時的北洋政府外交部做三等秘書,結果被外交總長後來任總理的唐紹儀的女兒唐寶鑰看上了,而此時顧維鈞已經有了婚約,是前上海道尹的師爺,顧維鈞父親的世交。相當於現在的上海市政府秘書長。唐紹儀自然不會做出逼迫人家退婚的事情來!

那也他娘的不一定!咱們談談這個八卦就是熟悉一下什麼是“外交”!唐總理的寶貝女兒“外交手段”極高!人家逼父母同意結婚要麼尋死覓活要麼削發為尼,唐寶鑰告訴她的總理老爸,如果要是你不把小顧給我搶回來,那不好意思,我準備去北京八大胡同掛牌當**去,並且掛上“現任國務總理之女”......結果是唐紹儀宣布“無條件投降”。

可是這國務總理逼迫地方官員的女兒退婚,這不是扯淡嗎?這可怎麼“外交”?外交什麼啊,一聲令下,行伍出身大字不識的淞滬警備司令何豐林直接帶著一百多個士兵把《退婚書》送到了上海市政府秘書長的家中,雙方經過“友好談判”,在友好融洽的氣氛中簽訂了互惠互利的條約。

我沒說這些東西都是顧維鈞策劃的,我從來沒說。顧維鈞的準嶽父有個非常厲害的本事,他擅長看相,顧維鈞還小的時候他就看出此子前途無量,所以才將女兒許配給他,婚變之後他便抑鬱而死,死前說了一句話:“我會看相,但是我不會看心啊!”

可是就算是顧維鈞看到前嶽父失勢了,想要另找高門,又如何呢?假如不是這樣的話,中國在那個無比孱弱的時代,外交史上能夠有那麼一點亮光嗎?

“中國不能失去山東,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難道你以為顧維鈞的亮點,就是在《巴黎和約》簽訂的時候“憤然離場”嗎?真的錯了。

軍事家的武器是軍隊,而外交家的武器是國家,自己的國家別的國家,世界上所有的國家都是外交家的武器,1919年轟轟烈烈的五四運動之後大家開始反對腐朽的北洋政府,而這個政府的外交家顧維鈞通過36次談判曆經三年,策動了美國、英國、法國、比利時、荷蘭等多個國家通過外交、經濟個方麵向日本施加壓力。

可以去查一下,1922年2月4日,中日簽訂《解決山東問題懸案條約》,日軍撤出山東省,膠州灣德國租借地和青島海關的主權歸還中國......

沒有人為顧維鈞慶功,自然也沒有人為腐朽的北洋政府喝彩,一直到現在,正史上對此事件的評價是:“雖然此條約稍嫌不足......”

不過這個顧維鈞還在接著幹活,再接再厲!

(三)

1924年北洋政府與蘇聯簽訂《中蘇協定》,一、廢除中俄間一切不平等條約;二、蘇聯放棄帝俄在中國的一切租界、租地;三、蘇聯放棄庚子賠款的俄國部分;四、蘇聯取消帝俄在中國的治外法權和領事裁判權;五、中東鐵路同意由中國贖回。六、承認外蒙古是中國領土,中國在外蒙古有完全的主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