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節 雷霆手段(1 / 3)

(一)

李仰文大聲回答道:“到!”

彭小文這個架勢跟湘北執行軍法時候一樣,李仰文和王德勝知道,郭安華和參謀班子的人都知道,彭小文又要殺人。

彭小文說道:“李仰文,你和郭安華一起組織一支軍法隊,去把陳澤善綁過來!他的警衛連全部解除武裝,聽候處理!”

李仰文答道:“是!”

彭小文平息了一下怒氣,說道:“李仰文,我要提醒你一點,你要搞清楚,第122師不是第29集團軍的序列,而是第22集團軍孫震的部隊,算了,現在番號變來變去你也搞不清楚,你隻管去抓人,其它的事情我來處理!”

李仰文搞不清楚也屬於正常,第29集團軍潰退是從防區結合部開始,對於國軍這樣繁雜序列的武裝隊伍,每一支部隊最擔心的就是自己身邊的友軍跑掉,一旦附近有風吹草動,造成的局麵就是立刻崩潰。

王德勝很是奇怪,好像彭小文對於這些序列很是清楚,他當然不知道,這個陳澤善在曆史上是個連名字都留不下來的小人物,但是他的一紙電文在戰史上可是給川軍部隊帶來了足夠的羞恥,自然這一些東西都被有意無意的回避。

(二)

國軍抗戰中的會戰史寫的很有意思,比如徐州會戰非要把台兒莊分割出來,而棗宜會戰中的“宜”實際上很有嚼頭,他可以不解讀成“宜昌”,而單純解讀成“宜城”,因為這個會戰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中間有一個20天時間的停頓。

第一階段是棗陽失守開始,隨後日軍進攻第11集團軍、漢水和老河口告急,隨著湯恩伯第31集團軍南下和張自忠將軍拚死渡河出擊出現逆轉,隨著張自忠將軍在宜城南瓜店戰死,第33集團軍發動複仇攻勢,日軍退守棗陽和隨州,雙方陷入20多天的僵持。

而所謂的第二階段,日軍發動攻勢,僅僅用了三天的時間就突破了漢水防線,襄陽、南漳、宜城重地盡失,然後日軍繞到了江防兵團的背後,一路毫無阻礙,七天占領荊州、沙市,一天時間突破當陽,在第十二天就占領宜昌,這個第二階段幾乎一仗沒打!日軍玩了個徹徹底底的“結合點突破”、“避實擊虛”、“長途奔襲”!

而這一切都是因為一個人,一個小人物,陳澤善。

日軍施放毒氣,趁夜渡河,陳澤善不是命令死守,而是電告第122師師長王誌遠,電文原文如下:“敵人使用大批水陸兩用坦克向我陣地強渡猛衝。”電文發完部隊即行撤退。

第122師師長並沒有到現場去看看這個“水陸兩用坦克”到底長什麼樣子,也沒有做出分析,便向第41軍、第22集團軍和中央兵團總指揮黃琪翔發急電彙報。

第22集團軍孫震此時因為生病而告假,第22集團軍的指揮係統運轉失靈,黃琪翔此時的做法是命令中央兵團指揮部暫時撤出襄陽,到後方的安全地區安頓下來,然後再部署統一指揮,這會造成什麼結果,沒有別的可能,全軍潰退!

蔣介石聽到這種混亂之後勃然大怒,他親自給第122師下達命令“死守襄陽”,畢竟這是滕縣血戰中王銘章的部隊,雖然部隊裏有太多的新兵和壯丁,師長王誌遠手頭的部隊已經跑散了,還是第41軍軍長把軍直屬獨立團借給了王誌遠,開始向襄陽反擊,與此同時,得知襄陽失守的左翼兵團司令孫連仲親自帶著一支部隊趕來,他也是得到了蔣介石親自下達的命令,一天之後襄陽“克複”,但是在這個混亂的三天裏日軍先遣旅團已經趁勢南下,繞到江防兵團的防線背後,一路攻陷南漳、宜城,漢水防線全麵潰敗。

第一階段的開始,是李宗仁親自指揮一個團,第二階段的開始,是蔣委員長親自指揮一個師,而且是一個師長帶著軍長的獨立團,還不是屬於自己師的部隊!當前線指揮係統到了這種程度的時候,這種仗萬難取勝!

這段曆史沒辦法詳細分析,太丟人!

而且曆史總是有驚人的巧合,日軍從一處不起眼的結合點突破,與此同時德國裝甲兵團通過阿登森林,日軍繞到漢水防線的背後,德軍與此同時也是繞到馬其諾防線的背後,而且曆史上宜昌淪陷的那一天,就是德國攻陷巴黎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