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節 焦點轉移(1 / 2)

(一)

“彭司令,師父那邊有回複了!”蕭騰說道。

彭小文問道:“怎麼說的?”

蕭騰道:“我一個事情一個事情的說,第一個事情,是你說的太子以及於老先生要和幕僚團隊見麵的事情,師爺安排,讓陳恒先生給太子談談曆史,主要從唐朝將權力分散到鎮守使手裏,軍力強悍但是缺乏節度,宋朝把權力全部集中到中央分為禁軍廂軍還有什麼軍,結果權力穩固,但是導致的是軍隊戰鬥力低下,大概就是說這些,一直說到現在。”

彭小文笑道:“沒關係,陳恒先生是曆史專家,給太子講三個月都不帶重樣的!那於老先生那邊呢?”

蕭騰道:“於老先生那裏讓饒宗頤請處葉恭卓,師父和葉先生接待,主要跟他溝通民權立法和司法獨立的問題,他們先談的意思,是和於老達成基本共識,最後還要和太子一起討論,到時候由你主講,師爺問你都背會了沒有。”

彭小文點頭道:“都記下來,這段時間我一有空就看這些資料,現在我已經鑽進去了!要是沒有這麼多事情,大家能夠坐下來談談曆史,談談國家未來的規劃,該有多好啊!”

蕭騰道:“第二個事情,配合著中央考察團和各個報館的報道,南遷工作推進的很是順利。”

大遷移的進展順利,就是於右任和經國太子過來的第一重要目的,至於什麼主義不什麼主義,那個事情不強求,順水推舟,推進到哪裏算哪裏。

於右任和蔣經國到來,兩人對兩廣的建設評價很高,而且蔣經國和彭小文討論的很多問題,都是相當敏感的政治大問題,政府紛紛猜測彭小文是不是要走太子路線,這麼分析也不是不合理,假如彭小文成為了太子第一大臣,那麼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原來這彭小文是想當曹操,不是想當皇帝!

有了後台好辦事,而且現在媒體開始大量報道兩廣經濟建設,報道“兩廣速度”,而且就在於右任和蔣經國到達後不幾天,“招工辦”便來到了內地各個政府,右老和太子坐陣,彭小文親自派人過來,各地政府的配合力度自然很高,效率提高了很多倍。

(二)

一個記者來到一個工人的麵前,問道:“你是哪裏人,怎麼到這裏的?”

這是位30歲左右的婦女,她說道:“我是江西人,跑反尋親戚一路南下,在路邊差點餓死,後來聽說這裏有做鞋子的工廠招人,管吃管住,我就尋思著,這做鞋子,我在家裏也做過啊!就一路到這裏過來了!”

記者問道:“這個做鞋子跟你家裏做鞋子一樣嗎?你來了多久才學會的?”

婦女說道:“不一樣,這裏的規矩很嚴的,學習階段和打雜的管吃管住,但是沒有工錢,到了一段時間之後可以當一線工人,一個星期能吃一次肉,每個月還有工錢,廠子裏還在幫著尋找失散的親人,我有好幾個親戚都找到這裏來做工了!我算是笨的,我的表妹現在的工錢比我都高了!”

記者問道:“那有沒有偷懶和磨洋工的?”

婦女道:“最開始有,不過我們每天都上夜校,教認識字,知道我們不是為了填飽肚子幹活,也不是為了掙這幾個工錢!日本鬼子都已經把我們中國欺負成這樣了,再偷懶還是個人嗎?我們現在都很拚命,都想多幹點,廠子裏還發衣服和被子,工錢我們都用不上,就攢到一起捐出去,捐給前線買槍買子彈,打日本鬼子!”

記者問道:“家裏還有什麼人嗎?”

婦女頓了一下,把頭低了下去,一會功夫,紅著眼圈抬頭說道:“我一路跑反,挨過凍挨過餓,在死人堆裏找過衣服,也在收容站裏饑一頓飽一頓的,就等著死的那一天!哪怕就是到了這個工廠的時候,我也就是想著能有口飯吃。我來這裏時間不長,才一個多月,但是我敢說,這是我活的最象人的一個多月!”

(三)

“這也太假了吧!彭小文到底買通了多少記者,怎麼現在都是幫他說話的!照這麼說來,他彭小文成什麼了,大救星?觀音菩薩?淨他娘的扯淡!”何應欽看著手頭的報紙,嘟囔道。

張群和王世傑對視一眼,沒有說話,彭小文和何應欽的矛盾早就公開化了,隻不過他何應欽這麼說,也未免有點太小肚雞腸了。

蔣介石輕輕咳嗽了一聲,說道:“我是讓你們探討這種經濟模式!不是讓你們管這個事情到底是真的還是表演!”

何應欽還想再說,被蔣介石瞪了一眼,他喃喃地說道:“委員長,經濟什麼的,不是我的專長,您還是問張院長吧!”

張群看到蔣介石望著自己,便說道:“委員長,調撥製和配給製,的確是蘇聯那一套,不過現在戰爭時期,政府直接幹預經濟,倒也是個辦法!全麵質量管理和計件工資,我想這個大概就是他們共產主義所說的多勞多得、按勞分配吧,這一點也沒有什麼不對。這個股份製和公私合營,卻又不是共產主義那一套東西,所以說,這個也不是什麼共產主義經濟模式。”